喻腾云 谢钰汝 黄 琴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关于类中风、真中风的区别要点的历代文献资料汗牛充栋,诠释的含义层出不穷,可谓是百花争鸣。针对两者概念的叙述较多,观点各不一致。笔者通过对历代医家的观点进行整理研究,并对其不同名称加以梳理,根据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临床辩证的依据,从病因学、地质学、症状学等方面进行阐述。
从有无外感、有形之风邪论之,张山雷指出:“晚近医家所谓真中、类中之界限,即外风、内风之畛域,……”[1]。即认为外感风邪为真中风,内生风邪为类中风。所谓类中风,顾名思义为类似真中风,只不过区别风邪之外感与内生的来源。如蒋宝素言:“真中风者,真为风邪所中。……类中风者,乃阴亏火盛,阳虚暴脱之击仆偏枯神昏不语诸证,与真中风之击仆偏枯神昏不语诸证相类,而以类相从,以类相别之证也”[2]。从古代文献中得知,唐宋以前对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则多以内风立论。上述两种观点存在相对立的矛盾,导致金元医家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代表性的医家所推金元刘河间、李杲、朱丹溪,均认可“内因学说”。因此,元代王履折衷历代医家观点,提出了“类中风”、“真中风”之名,如《医经溯洄集·中风辨》言:“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3],王履概括了以刘河间“火热论”、李杲“气虚论”、朱丹溪“湿痰论”的病因学观点,折衷三子论述,言“……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3],提出了“类中风”、“真中风”之名,并且首次从病因角度上将类中风、真中风区分开来,强调外在因素,从“外风”立论即为真中风。强调内在因素,从“内风”立论即为类中风,是中风病因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和转折,引起新一轮的争鸣。王履此种见解一提出,后世医家对真中风、类中风各抒己见,有不同意将中风分类的,也有借用了真中风、类中风之名另辟蹊径的,也有把相似中风病的其它病证统称为类中风。如清代沈金鳌[4]《杂病渊流犀烛》言:“病痿痹瘫痪顽麻,或因痰而中,或因暑而中,或因湿而中,或因寒而中,或因虚而中,或因气而中,或因于恶而中,虽所中之因不一,皆为类中风”,扩大了类中风的范畴,并颠覆了以往的论述,将痿病、痹症、厥证罗列其中,但不难看出是一种从“内风”向“内伤积损”的病因转变。虽所述过泛过杂,但为后世医家启动了新的辨证论治的依据。
从不同地域水土差异论之,清代张璐[5]《张氏医通》言:“如西北为真中风,东南为类中风。从地域区分真、类中风,为辨证施治提供了用药指导,为拟定祛风药的选择及剂量提供了依据,即因地制宜。清代林佩琴也赞成此分类,言:“夫以地分真、类,谓真中者西北为剧,类中者东南为多,未可胶柱以谈也……。善乎!”[6]。笔者认为张顽石、林佩琴延续了朱震亨的湿痰论,但又强调地域环境的影响,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如《丹溪心法·中风》言:“案《内经》已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论……由今言之,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但极少尔。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3.1 从六经形症论之 按照有无六经外感症状来辩证,两者鉴别要点在于:真中风具有六经形症,即具有头痛、身热、项背强、目痛、鼻干、不得卧、口苦胁痛、耳聋、寒热、呕吐等六经形症者为真中风,反之,为类中风。如蒋宝素言:“……,有邪证、邪脉可据者,真中风也。无邪证邪脉可据者,乃阴亏火盛,阳虚暴脱诸证与真中风相似,即名类中风也”[2]。此处邪证即为六经形症。清代沈金鳌《杂病渊流犀烛》言:“盖类中者,卒倒偏枯,语言蹇涩,痰涎壅盛,皆与中脏腑血脉之真中风相类,但无六经形证为异耳”[4]。并参以有汗、无汗、恶寒、恶风、身热、身凉进行诊疗。而众所周知,六经辩证乃张仲景所创,专门针对外感伤寒疾病,而风邪为百病之长,笔者认为此种观点是辨别“有无外感风邪”观点的一个方位的投影,只是借助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症状罢了。
3.2 从相关主症言之 王永炎把传统中医中风的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卒中统称为真中风,即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五大主症;反之,不以传统的中风病五大症的,但符合西医脑卒中的影像学变化,统称为类中风。随后,王老针对类中风的主症范围及诊断要点对585例样本进行了临床资料分析,并得出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诊断方案,方案如下:
①主症:眩晕,身体感觉障碍,剧烈头痛,视物异常,不随意运动,精神障碍,癫痫样发作,失认失读失写。②不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謇或不语为主要临床表现。③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可有先兆症状。④发病年龄多在40 岁以上。⑤头颅CT、MRI 等影像检查有急性梗塞或出血灶。具备一个主症以上,并符合②、③、④、⑤项即可作出类中风的诊断,或症状轻微,结合影像学检查亦可确诊[7]。除此之外,还提出类中风不只是单纯的一个疾病,而是以不同主症为表现的多个疾病的统称,但又有别于类似的疾病,沈金鳌《杂病渊流犀烛》对上述杂谈不清的疾病作出更详细的鉴别,使类中风的概念更加清晰,不至于与痿病、痹症、厥证纠缠不清。如:在类中风中,以眩晕为主,定为类中风眩;以身体感觉障碍为主,定为类中风痹;以剧烈头痛为主,定为类中头痛;以视物异常为主,定为类中视歧或视惑;以不随意运动为主,定为类中风痱;以精神障碍为主,定为类中风癫或风痴等;以癫痫样发作为主,定为类中风痫;以失认失读失写为主,定为类中风癔(懿)。但后世有些医家仍认为中风病无真中风、类中风之分,把类中风分割成几个小块,并将各个小块主要表现的症状纳入到昏迷、厥证、痹病、痿病、痉病等独立的疾病之中。另外,将不经昏仆的类中风症状命名为中经络。从此取消了类中风的概念,认为类中风从属于真中风,现在学术界认为真中风、类中风为脑卒中的二级病名。
3.3 从醒后有无口眼歪斜、偏瘫等后遗症状,且昏迷时间长短来论之 吴灼焱[8]认为凡类中风患者醒后无后遗口眼涡斜、肢体偏瘫、言语蹇涩等症状,且昏迷时间较短;反之,真中风昏迷时间一般较长,且后遗以上一种或几种症状。并且将类中风按病因分为八类,即为:虚中、气中、食中、火中、暑中、湿中、寒中、恶中。笔者认为吴老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起的一过性昏厥即为类中风,其余具有后遗症状的脑卒中统称为真中风。吴老类中风的八种分类方法其实是沿用了明代李中梓的论述,但在类中风这个疾病的总体分属情况又与其截然不同,李中梓言:“类中风者,有类乎中风,实非中风也”,不难得出,李中梓认为类中风与真中风其实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并非有从属关系,只是类中风类似真中风罢了。
自类中风概念由元代王履提出之后,后世医家不断的补充、整理、完善,更加规范了真中风及类中风的概念与诊断标准,这不仅提高中风病的诊断率,而且对其预后转归有着深远的意义。1986年召开的中风专题学术会议及内科学术会议,将真中风及类中风统一病名为“中风病”,并制定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中风病的病名、病因病机、五大主症都全面地进行了全国统一的权威界定[9]。从此结束了真中风、类中风的分类,而将二者统一称为中风病的二级病名。
[1]张山雷,中风诠.近代中医珍本集(内科分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0.
[2]蒋宝素.珍本医书集成(第二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48-154.
[3]王履.医经溯洄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5.
[4]沈金鳌,田思胜.杂病渊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4-365.
[5]张璐著,王兴华,张民庆,等.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
[6]林佩琴撰,李德新整理.类证治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7]王永炎,郭蓉娟.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的研究[J].中国药学刊,2002,20 (4):391.
[8]吴维城.吴灼焱医论医案选集[M].中华古籍出版社,2011:9.
[9]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N].中国医药学报,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