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东
(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丽江 67420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控措施
肖 东
(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丽江 67420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出现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胸膜肺炎。近年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永胜县偶有发生,给永胜县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该病的防控是实现永胜县养猪效益提升的关键。
隐性感染的带菌猪、病猪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传染源。其中,亚临床感染的母猪是病原体的贮存宿主,可以通过和呼吸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染,威胁幼猪安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能够使发病猪舍内病健猪间传播,也可由发病猪舍传播给健康猪舍。同时,该病还能够通过被病原污染的器具、车辆及饲养人员流动等间接接触进行传播。不同年龄、性别的猪都易受到感染,其中,发病较多的是5~15周龄的猪,发病率高达80%以上,甚至是100%,死亡率50%。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4~5月份、9~12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另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与流行也极易受到长途运输、饲养环境、饲养密度、通风状况、气温等因素的影响,提高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猪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1 急性型
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1℃,患猪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站立不稳,呼吸急促,并伴有阵阵咳嗽,有短期的腹泻和呕吐出现。病猪皮肤发红,鼻部有少量出血,心衰竭,大部分猪发病后2~5 d内死亡,死亡率很高,其他少部分耐过5 d以上的猪,症状可逐渐消退直到康复,或转为亚急型或慢性型。
2.2 亚急性型
通常由急性型患猪发展而来,感染猪体温升高,一般可达40℃~41℃,患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食欲废绝,不愿站立,呈现出犬坐状[1]。病猪皮肤发红,呼吸十分困难,张口呼吸,并伴有咳嗽。亚急性型的病程比急性型稍长,可与其他病原协同感染,导致猪的病情加重,死亡率很高。
2.3 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体温升高不明显,只有轻度发热,一般为39℃~40℃,患猪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呼吸异常,间歇性咳嗽,四肢乏力,活动较少,慢性型病猪生长十分迟缓,皮肤无光泽,饲料利用率很低,是危险的带菌体。若与其他病原交叉感染,如巴氏杆菌、支原体等,会加重病情。
发现病猪必须立即隔离,越早治疗,治疗的效果也越好,能降低感染猪的死亡率。
3.1 肌肉注射
用15%的氟苯尼考注射液按猪体重0.2~0.3ml/kg,肌肉注射,在配合使用阿米卡星注射液,按猪体重0.1~0.2ml/kg,肌肉注射,1次/d,连续使用3~5d,可有效减缓病症。
3.2 饲料拌入药物
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500~800 g/t饲料,磺胺嘧啶800~1 000 g/t饲料,连续饲喂5~7 d,可有效防止出现新病例。
3.3 中药治疗
方组:银花12 g、连翘12 g、淡豆豉15 g、荆芥15 g、竹叶15 g、薄荷12 g、牛蒡子12g、芦根20 g、甘草12 g、栀子15 g、黄芩5 g、石膏15 g、花粉10 g,候温灌服。
4.1 药物防控
主要针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规律,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断奶2~3月龄的幼猪进行预防性投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开疫苗注射[2]。在投药时,要先进行药敏实验,若不能进行药敏实验,可参考本猪群或附近猪防控此病用药。在饲料中可添加的药物:0.05%~0.08%的土霉素、0.03%~0.05%的北里霉素、0.03%~0.05%的氨苄西林等,通常情况下可连续使用3~5 d,饲喂时要把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
4.2 做好安全措施
要加强猪场内的安全措施,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要严格做好猪场内的卫生消毒措施,人员、车辆、器械等在进入猪场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也要定期对猪舍内外进行消毒,做好对污水的处理,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沼气发酵池,最大限度预防病原体进入健康猪群。猪只要严格进行分群隔离饲养,在一批猪全部出栏之后,要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扫、冲洗和消毒,3~5 d后新猪才可进入,这样可有效预防疫病交叉传播。
4.3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科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猪群的影响[3]。要做好猪舍内的清洁卫生,并保持猪舍的干燥,防止潮湿,猪舍内的通风要好,粪尿等污物要及时处理,防止有害气体刺激伤害到猪的呼吸道黏膜。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在秋冬两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饲养密度不宜过大,要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饲料的营养,以此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4.4 加强疾病检疫
在引进新猪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必须选择在健康猪场引种,首先要做好检疫工作,然后才能引进。新进猪到猪场后要隔离饲养一个月,通过检疫要淘汰阳性猪只,不能当成种猪使用。在新进猪隔离检疫的期间内,要注意补注疫苗,比如口蹄疫、伪狂犬病、猪瘟以及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火苗,并在其饮水和饲料中添加保健药物,直到确认新进猪健康后才能混入猪群饲养。
总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任何年龄、性别的猪只上发生,特别是在永胜县一些规模化的养猪场,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势必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理,并加强管理,采用综合的防控措施,这样才能让该病的传播与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1] 郭秀英.浅谈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11):168-169.
[2] 刘义伟,赵哲,秦建华.浅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4,(3):22-23.
[3] 杨晓平.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农业科技,2014,(9):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