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敏
(岳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邹 敏
(岳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目的探析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并观测患者的血脂、血糖、凝血功能、水电解质情况、肝肾功能以及心肺功能,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而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水电解质情况以及心率与呼吸情况,同时予以营养支持、抗生素等基础治疗。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共有34例的治疗结果为显效,所占比例为85.00%;4例为有效,所占比例为10.00%。其余3例患者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老年胆囊炎结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具体需要结合患者结石的实际分布情况并在全面掌握相关基础资料的前提下确定手术方法,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度,临床疗效显著。
胆囊炎胆石症;腹痛;肝肾功能
胆囊炎结石症是充血水肿的炎性病变,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该病发作时的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1],具体包括右上腹不适、腹胀以及消化功能失调等,主要由胆囊管被结石阻塞致使胆汁潴留所导致[2]。在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胆道结石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已经达到8%~10%[3]。这一疾病发病率的提高也直接助长了胆囊炎结石症发病率的增加。再加上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呈现衰退趋势,机体逐渐老化,因此也导致该病的预后效果受到影响,病死率远高于青年人。基于此,临床医师需要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掌握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以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探析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的效果。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在59~74岁,平均年龄为(67.1±2.2)岁。病程在3个月~5年,平均年龄为(3.1±0.7)岁。患者存在发热、腹痛以及寒颤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出现了黄疸症状。17例患者存在合并症,6例为糖尿病,5例为高血压,4例为慢性支气管炎,2例为冠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上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胆囊增大,胆囊外壁的增厚现象比较明显。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并观测患者的血脂、血糖、凝血功能、水电解质情况、肝肾功能以及心肺功能。仔细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比如结石的分布情况以及胆道的扩张情况等,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其他科室的医师进行会诊,确定合适的基础治疗方法并获得适应证之后为患者进行手术。本次研究患者的手术时间在入院后3~7 d内,采用全身麻醉。本次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情况如下:12例患者为胆囊切除术,8例患者为胆囊造瘘术,20例患者采取胆囊切除联合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方式,术后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水电解质情况以及心率与呼吸情况,同时予以营养支持、抗生素等基础治疗。
1.3判定标准:患者可进行正常活动,机体无异常情况、临床症状以及检测指标均处于正常,为显效;患者无法进行正常有氧运动,机体以及各项观测指标无异常,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共有34例的治疗结果为显效,所占比例为85.00%;4例为有效,所占比例为10.00%。其余3例患者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
身体功能的下降以致胆囊器官纤维增多,使得胆囊外壁增厚最后导致破裂进而诱发胆囊炎是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发病原因。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较差,神经突触的敏感性因此也比较低,因而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也就比较迟钝。因此,该病的发生与年龄有着较大的关系,有研究资料显示,60~69岁群体的发病率在42%左右,而超过70岁的老年群体,发病率则在50%左右[4]。再加上该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很容易导致漏诊以及误诊等情况,患者意识不到自己身体功能的异样也会影响到该病的早期诊断,进而耽误治疗时机。本次研究的患者抓药表现为腹痛、寒颤以及发热等症状,体质量腹痛是最普遍的一种症状,但这些症状的出现并不足以说明患者属于胆囊炎胆石症。实际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CT以及B超等检查结果予以确诊。
老年胆囊炎结石症患者的手术选择方式需要结合患者结石的分布情况并尽量选择手术时间短、操作较简单以及安全性高的手术方式,以消除病灶、解除梗阻以及疏通引流作为手术目标。比如,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并且并发症情况也不严重,自身的适应证比较充足,耐受情况较好,则可以为患者选择胆囊切除术,彻底治愈胆囊炎胆石症,防止出现复发的情况。如果患者的自身情况不够稳定,耐受能力较差并且存在严重的并发症时,则需要在麻醉状态下为患者进行胆管切开及引流术,将潴留在患者体内的结石与脓液排出。本次研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了T管引流、胆囊造瘘以及胆囊切除等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胆囊炎结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具体需要结合患者结石的实际分布情况并在全面掌握相关基础资料的前提下确定手术方法,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度。
[1]蒙岭.老年胆囊炎胆石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0):4278-4279.
[2]罗文红.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5):137-138.
[3]杨劲松.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15):41-42.
[4]潘志伟.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4(20):502-503.
R657.4
B
1671-8194(2015)11-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