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5-01-25 00:40:43常雪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肝素原发性肾病

常雪静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常雪静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和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均为3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55%同对照组患者的74.19%相比,P<0.05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临床上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作用,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低分子肝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安全性

在临床上,肾病综合征为一种由多种因素产生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和导致患者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的综合征,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病情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特从我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31例,男18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11~40岁,平均年龄(25.53±1.14)岁;对照组31例,男17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

12~41岁,平均年龄(26.51±1.21)岁。对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强的松和其他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每日晨起口服1次强的松,1毫克/次。同时,依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通过口服潘生丁、依那普利、肾复康和静滴川芎嗪等药物进行治疗,持续治疗4周。

1.2.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患者每12 h皮下注射1次低分子肝素,2500 IU/次,持续治疗4周。

1.3疗效判定[1]:完全缓解,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尿蛋白转阴,水肿现象消失,且血清白蛋白>30 g/L;部分缓解,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尿蛋白减少幅度>50%,水肿现象消失,血清白蛋白<30 g/L;无效,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没有变化,且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患者例数+部分缓解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统计学处理: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二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55%(29/31),其中,20例为完全缓解,9例为部分缓解,2例为无效;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4.19%(23/31),其中,14例为完全缓解,9例为部分缓解,8例为无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3/31),其中,1例出现瘀点和斑点症状,1例出现头痛症状,1例出现头晕症状;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其中,1例出现瘀点和斑点症状,2例出现头痛症状,1例出现头晕症状。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肾病综合征疾病主要是指患者大量尿蛋白从其尿液中丢失,血清胶体渗透压出现降低,同时血清白蛋白下降等,使患者血液中水分进入组织间隙中,导致血容量减少。在采用利尿剂和激素进行治疗过程中,使患者血液出现浓缩现象。基于患者机体中部分抗凝因子和纤维酶原分子量较小,因此,其会出现从尿液中丢失的现象,但患者机体中凝血因子分子量较大,因此,其不易从尿液中丢失,导致患者机体中的抗凝、凝血和纤溶系统出现失衡现象,部分患者会伴有高凝状态和形成血栓等[2]。其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带来显著改善作用。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该种药剂对患者免疫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自身免疫产生的肾小球炎性反应和损害等。对于对激素敏感的疾病,其会迅速缓解肾病,减少尿蛋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肾功能。但长期使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出现肝素耐受、脱发、骨质疏松、和血小板减少等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康复。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其可显著改善采用激素进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该药剂主要是通过缓解患者肾小球内高凝状态,避免其肾损伤出现进展和硬化等症状,同时,对患者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的产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该药剂本身带有较大负电荷,通过电场力改变,防治尿蛋白漏出,有效修复肾小球基底膜[3]。及时采用该药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增加患者尿量,减少血栓和栓塞的形成,对系膜细胞增殖起到显著抑制作用,促进纤溶和抑制炎症等。除此之外,低分子抑制素不会激活患者机体中的血小板导致其肾脏出现损害现象,同时,还不会因患者机体中血小板减少出现出血现象等。该药剂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生物利用度较高,且不需对其进行定期监测,有效舒张患者血管,改善患者肾脏血流灌流,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4]。综上所述,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临床上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且两组患者间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该研究结果同袁保荣学者在《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因此,低分子肝素值得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赵广林.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26-127.

[2]吴超,伍尚平,王茂军.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8,8(1):638-640.

[3]李德林.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9):1211.

[4]龙京花.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7-98.

[5]袁保荣.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164-165.

R692

B

1671-8194(2015)11-0164-02

猜你喜欢
肝素原发性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58
中医怎样治肾病?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20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24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重女轻男”的肾病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32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