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瘤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学特点及鉴别价值比较

2015-01-25 08:1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局灶低密度螺旋

2.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8)

董利刚1 胡春艾2 夏 平2

肝脏肿瘤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分为良恶性两种,包括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瘤及血管瘤等[1],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预后差[2];良性肿瘤则以肝血管瘤常见。为探讨诊断及鉴别肝脏肿瘤的有效方案,本研究对6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0.1±3.7)岁;其中肝血管瘤18例,原发性肝癌2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8例,肝转移瘤6例。19例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体检发现肝脏占位。7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头晕等,30例表现为上腹部肝区疼痛感。实验室检查证实27例患者甲胎蛋白阳性,22例患者肝功能正常。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①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前患者禁食8h以上,扫描前0.5h进1000-1500mL水,充盈胃肠道,作平扫与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膈顶至肝脏下缘,设定层距2.5mm,层厚5mm,螺距0.75mm,首先作常规容积薄层扫描。后作增强三期扫描,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剂量1.5mL/kg,总量控制在80-100mL左右,扫描完毕后,对原始横断面图像作薄层重建,设定重建间隔为0.5-1.0mm,层厚为1.0-3.0mm,测定动脉早晚期强化CT值及不同层面肝实质CT图像表现,比较病灶强化程度及患者血供特点。②MRI检查。检查前,禁食4h以上,采取MRI检查仪对所有患者作常规SET1WI、TSE-T2WI及STIR序列的轴位扫描。设定层距为3.0mm,层厚5.0-8.0mm,矩阵256×256,FOV为256×358,层数为30层,作平扫及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将扫描数据及图像传输至工作站。比较两种不同扫描方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价值。

2 结 果

2.1 病灶数量及三期密度本组60例肝脏肿瘤患者动脉期检出病灶68个,其中高密度病灶28个,低密度病灶8个,等密度10个。门静脉期共检出病灶40个,其中低密度病灶22个,其中4例患者CT平扫未见异常表现,后作MRI检查,T2WI序列检查提示存在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显示清晰。

2.2 CT及MRI图像表现及各期特征本组患者均接受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三期扫描。其中25例患者CT平扫可见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多表现为低密度,呈“快进快出”表现(图1-2);MRI扫描,T2WI序列呈低信号,T1WI扫描呈低信号,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强化快速减退。其中20例患者增强扫描呈“慢进慢出”或“早出晚归”的强化表现,且从边缘开始,门脉期,肿瘤内强化灶呈融合表现并朝中间填充,中央未强化区域减少。伴随延迟强化其向中心扩散,延迟扫描则呈等密度填充表现。MRI检查平扫呈长T1与T2信号。其中4例患者CT平扫可见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1例为等密度且均匀,2例可见“星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病灶呈明显强化表现,2例伴中心瘢痕,瘢痕组织增强后无强化、呈低密度影(图3-6)。MRI检查,SE-T1WI序列,4个病灶呈现等信号表现,其中2例呈略低信号表现。其中11例患者累计检查转移瘤33个,直径5.0-105.0mm。CT平扫表现为单个及多个大小非均匀低密度灶,呈弥漫或散在分布,为类圆形。增强扫描,门脉期与门静脉期呈现边缘持续环状强化表现,病灶中心区域血供小,呈牛眼特征,延迟期则呈低密度改变表现。

图1-2典型肝细胞癌CT强化呈“快进快出”表现,动脉期瘤体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减退、呈等低密度。

图3-6典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平扫肿块呈稍低密度,中间可见低密度瘢痕,增强后呈“快进慢出”表现,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影。

3 讨 论

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占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80%左右,同时也是目前位列前三的致亡肿瘤疾病[4-5]。早期研究者表示,肝癌与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及接受化学致癌物质等因素相关,其中病毒性肝炎是诱发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其与肝硬化、乙型及丙型肝炎的进展有密切的关联[6]。本组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13例均合并肝硬化表现。

人体肝脏为重要的双重供血器官,一般正常肝脏的75%~80%的血液均来源于门静脉,仅20%~25%左右来源于肝动脉[7]。由于人体肝脏血供丰富,遂成为除淋巴结外较易出现转移瘤的脏器官。且大部分研究者表示,对肝脏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均可能产生直接性的影响[8]。多层螺旋CT目前是临床诊断肝脏肿瘤的常用方法。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目前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常用方案。大量影像学研究者证实,典型肝血管瘤CT强化特点表现为同“早出晚归”“慢进慢出”[9],动脉期病灶边缘则呈现片状、结节状及簇状非规则强化表现,门脉期强化灶逐渐向中央填充,延迟期大多数病灶均可完全填充,呈等密度表现[10]。本组18例肝血管瘤患者CT平扫可见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后强化形式与典型血管瘤相似。MRI平扫则可见边界清晰的长T1、T2信号,但部分非典型血管瘤患者其CT及MRI影像学表现呈多样化特征,在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联合CT及MRI两项,作鉴别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为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其病因目前未明,多发于女性群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血供较为丰富,不仅存在异常血管,同时有正常肝细胞,胆管及增生纤维结缔组织[11]。一般典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平扫呈低密度肿块,中央可见低密度星状瘢痕,增强后呈快进慢出表现,门脉期与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降低[12]。本组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均有其典型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肝脏同样为转移瘤的好发区域,包括邻近脏器官浸润转移、腹膜种植转移与血行转移等途径。大部分肝转移瘤血较肝实质少,因而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密度低于肝实质密度,且中心密度更低。其与肝血管瘤在鉴别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结合病史、多层CT及MRI影像学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在肝脏肿瘤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充分反映肝肿瘤血供特点,提高肝脏肿瘤的检出率,两者联合诊断,可为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李杨,杜勇,罗天友,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8,14(2):139-143.

[2]林志东,文宠佩,符孔,等.肝癌肝外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8):607-609.

[3]石桥,刘鹏程,王成林,等.外生型肝癌影像特点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4):20-22.

[4]谢敏.16层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1):22-23.

[5]张华山,邓建永,注小舟,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2,24(6):1170-1172.

[6]朱旭娜,苏丹柯.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脏富血供肿物诊断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4):653-655.

[7]王继萍,冷吉燕,崔亚琼,等.多层螺旋CT对小儿常见肝脏肿瘤的诊断特征及临床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7):718-721.

[8]柳勇,陈君坤.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2):72-74.

[9]黄金华,范卫君,李长江,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指导作用[J].癌症,2009,28(2):193-198.

[10]朱力平,候海燕,姜建威,等.多层螺旋CT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在肝脏增强中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微循环,2007,11(5):336-339.

[11]李靖翊,刘建滨,史凤霞,等.256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型肝癌与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2):63-65.

[12]黄莹,李嘉家,黄艺峰,等.64层螺旋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效果[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29):84-86.

猜你喜欢
局灶低密度螺旋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