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明
(云南景东县太忠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景东 676299)
仔猪黄白痢的病因及综合防控措施
杨洪明
(云南景东县太忠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景东676299)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发的急性传染性病,临床典型症状表现为肠炎、肠毒血症,同时,排出黄色或者是乳白色、带有腥臭味的稀便,仔猪感染可迅速死亡。主要易感种群集中在出生后数小时到7日龄仔猪,特别是1~3日龄仔猪发病率最高,严重的窝发病率高达90%以上,病死率在80%以上。此外,此病发病程度与饲养管理条件、气候条件等等因素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都可增加此病的病发率和病死率。
1.1母猪管理不善
在母猪体内除了含有正常的大肠杆菌群外,还在肠道内积聚了大量的致病大肠杆菌。当致病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仔猪吮吸乳头时,不小心舔食被致病菌感染的圈舍、母猪皮肤等等,常诱发感染而引起仔猪黄白痢。
1.2仔猪自身原因
初生仔猪肠胃机能未发育完善,胃酸分泌对致病菌的杀灭和抑制能力较差,如此当食入致病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时,常会因大量繁殖诱发消化机能紊乱,造成仔猪黄白痢问题的出现。此外,母猪乳质差、供乳不足、补饲时间晚、缺血性贫血、患低血糖症、硒元素及维生素E缺乏等等,都可诱发仔猪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诱发此病。
1.3环境应激
仔猪出生后,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遇气候突变而仔猪保暖不及时,极易导致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断奶仔猪如管理不善,仔猪转栏后,由于环境、温度改变,仔猪还未适应,易发生争斗。猪舍环境差,不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或猪舍饮水卫生差、阴雨潮湿、转群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该病。
2.1改善猪群养殖环境
仔猪黄白痢致病因与不良猪场环境及不当的饲养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由此,改善猪群养殖环境对于防控此病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冬季注意保暖,配备必要的保暖设备,勤换垫草,预防贼风侵袭,尽量减少冷应激,避免由此诱发仔猪感冒继发黄白痢。夏季注意防暑,舍内增设通风设备,及时降温降暑,减少热应激,避免猪中暑诱发黄白痢。日常注意改善养殖环境,及时清扫圈舍,定期组织消毒工作,根据养殖实际合理规划养殖密度,注意通风,减少有毒气体在舍内滞留带来不良病患。条件允许的养殖户,建议尽量“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做好种源控制对于此病预控也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2.2加强消毒灭源工作
日常饲养管理,严格分群饲养。尤其是种猪群和肥育猪,群舍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每群舍最好安排专人饲养,严禁相互间串舍。舍内及时清扫,定期组织消毒,所用消毒药品建议定期更换,避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严格产房消毒,产房设置专门的消毒池,进出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流程。加强消毒管理,每周至少2次安排猪舍带猪消毒,坚持全进全出,每批母猪调走后全舍清洗1次,同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2.3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改善母猪饲养管理,确保优质乳汁供给乳猪生长发育。饲喂全价日粮,确保母猪健康生长,母猪舍内温湿度适中,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干燥,为母猪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一旦形成固定的饲喂模式,必须坚持下去,严禁突然更改,减少各种不良应激因素。此外,严禁饲喂哺乳母猪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避免造成母猪乳脂含量升高。
2.4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刚出生仔猪身体机能有待完善,适应环境能力差,由此必须要加强人工护理,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产房内温度控制在18℃~20℃,预防黄白痢的发生。仔猪出生后,确保其及早吃上初乳,尽快获得被动免疫能力,提升其抵抗疾病能力。出生后2~3d,及时补充硒、铁等微量元素,做好补盐、多种维生素准备,避免 因硒、铁补充不足诱发贫血和拉痢。生长至7日龄,开始训练其吃食。生长至2周龄时,仔猪开始补饲全价日粮,开始向育肥阶段过渡。
2.5提早做好预控准备
根据发病规律,建议待产母猪分别与产前28d和15d,用大肠杆菌多价苗各免疫1次,对于降低出生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大有裨益。条件允许的猪场,可采用中西医药物配合抗生素进行此病的预控,效果较好。但是,在使用抗生素时,切忌盲目用药,必须要集合药敏试验进行。而且,所用抗生素必须要定期更换,避免大肠杆菌由此而产生耐药性,影响用药效果。
[1] 王国春.鸡新城疫的诊断[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9):182-183.
[2] 黄新娟.新生仔猪传染性胃肠炎与黄白痢合并感染的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3)155.
[3] 霍永平,李朝飞,霍之剑,等.中西药综合防治仔猪黄白痢[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