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科病从肾论治

2015-01-24 12:26张二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8期
关键词:妇科病肾阴肾阳

浅谈妇科病从肾论治

张二平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妇幼保健院,030600)

妇女的生理功能与肾气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妇女天癸的发生,冲脉的通盛,皆以肾气的盛衰为前提,若肾中水火不足而致阴阳失调,必然会导致妇女的生理功能失调而发病。因此妇科病从肾论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兹就妇科经带胎产诸病及妇科杂病从肾论治的临床所得简述如下。

月经病从肾论治

经者血也,血者阴也,冲任二脉主之,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俱通于肾,故妇女月经病变,均与肾有关,肾气的强弱,决定月经的盈亏、有无及通畅与否。《傅青主女科》谓:“经水出诸肾”。肾为经水之源,肾气充沛,则月经按期来潮;反之,肾气不足,则月经错后或闭经不通。至于月经病的治疗,《景岳全书》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在肾,主张采用或兼用调补肾之阴阳来治疗,方用左、右归丸之类。前贤所论,足资临床借鉴。

笔者曾治一少女经闭,以补肾法为主而获得满意效果,兹录案于后。

患者某,女,19岁,未婚。自诉16岁初潮,以往月事2~3月1行,经期2~3 d,量少。无其他诱因,近1年来月事未行,曾间断用中药,多是当归活血片等活血祛瘀类药,效果不明显。现症见:头晕,神疲倦怠,腰酸腿软,不耐劳作,面色晦暗,眼眶发黑,纳谷尚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属先天不足,肾气衰弱,致冲任二脉不盛,月经不能按期而至。治以滋补肾精为主,辅以益气活血之品。

处方:熟地黄20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5 g,茯苓12 g,党参20 g,香附10 g,川芎6 g。续服6剂。

二诊:患者自感两乳作胀,阴道有少量分泌物,遵上方加红花10 g,牛膝10 g 。连服8剂,月事即来潮,后以此方为基础,略施化裁,每于行经过后半月起服药至来潮,前后治疗4个月,月经接月而行,诸症消失。

上述验案为一继发性闭经,《女科经纶》云:“月经全赖肾气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涸”。笔者认为,经闭一证虽有气滞血凝等病机,但属于肾虚者亦不少,尤青春期少女以先天肾气不足者为主要因素。如初潮较迟或行经后由量少色淡至经闭等,应首先从肾论治。个人认为,肾虚型经闭除月经症状外每兼有头晕耳鸣,面色萎黄,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虚细等肾虚症状。治宜补肾通经,方选归肾丸加味。药物有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枸杞子、杜仲、菟丝子、何首乌、香附、党参等。

经闭可以从肾论治,崩漏亦然。曾治一患者主诉:近6个月来经后淋漓出血,少则10 d,多则半月,量少色淡。证见:面色白,头晕神疲,失眠多梦,腰酸痛,舌质淡、苔薄白,尺脉沉迟无力,辨证属肾虚失藏,下元不固而致。拟补肾固漏,佐以补血。

处方:鹿角胶15 g,枸杞子15 g,阿胶10 g,山萸肉12 g,当归6 g,杜仲15 g,龙骨、牡蛎各20 g,龟板10 g,炙甘草6 g。4剂尽,淋漓止。后遵上方,加减化裁调理1个月,以巩固既取之效。

肾为先天之本,藏元阴元阳,只宜固藏,不宜耗泄,故病理变化多为虚证。肾气不足,早婚房劳,多产伤肾等均可引起冲任失调而崩漏下血,初步体会,偏于肾阳虚者,多见出血量多或淋漓日久,色淡或紫黑无块,腰酸无力,畏寒肢冷,大便稀,宜以补肾摄血为治,常用右归丸去肉桂加仙茅、巴戟天、黑姜等。若属肾阴不足、精血亏损者,上方去附片、仙茅、巴戟天,加阿胶、龟板效果好。

月经病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仅限于经闭、崩漏。但以崩漏常见多发,经闭较难治愈,故引以为例。月经病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肾虚是一不可忽视的机制。治疗月经病,应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但肾与冲任、月经密切相关,临床须慎重考虑。

带下病从肾论治

带下是妇科常见病,《傅青主女科·带下》谓:“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又云:“夫带下,俱是湿证”。脾为土脏,主运化水湿,而皆赖于肾阳温煦,充分说明带下病变不仅与脾有关而且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笔者在门诊录一验案。患者某,女,37岁,已婚。自诉:带下清稀,阴部潮湿,历时1年有余,伴精神委靡,纳差,小腹冷,小便清,四肢发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以健脾除湿之法从脾论治。

方药:党参18 g,茯苓15 g,苍术、白术各15 g,车前子15 g,薏苡仁15 g,柴胡12 g,白芍12 g,龙骨、牡蛎各20 g,甘草10 g。服3剂,疗效不佳,从肾而治。

方药:鹿胶15 g,菟丝子15 g,党参18 g,山药12 g,苍术、白术各15 g,茯苓15 g,龙骨、牡蛎各20 g,芡实10 g,附子10 g,乌贼骨15 g。连服5剂后带下明显好转,精神振作,形寒肢冷消失。

此证虽有脾虚症状,实以肾阳衰微为主,故二诊重用温肾之品,疗效显著。带下病健脾除湿为常法,而从补肾入手治带不能不承认也是治带一法。但从肾论治,当以辨证为前提,有肾虚之机制、有肾虚之症状则用此法施治,药不欺人。

胎产病从肾论治

《素向·六节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胞脉络于肾,故与肾的生理、病理有密切的关系,肾的封藏正常,则胎儿牢固,反之,若肾气虚衰,封藏不固,则胚胎夭折。《傅青主女科》说:“摄胎受孕,在于肾脏先天之气,而胎孕之养成,则在于肾阴。”提出了肾气的盛衰,是怀孕养胎的重要条件。产后多虚多瘀为特点,虚者多产创和出血,以及临产用力等,造成冲任损伤,亡血伤津,元气受损,对于胎产病的认识,《医宗金鉴·妇科心法》有“胎前无不足,产后无有余,此言其常也。然胎前虽多有余之证,亦当详察其亦有不足之时;产后虽多不足之病,亦当详察其每挟有余之证也”的认识比较客观。

仅举胎动不安为例,冀以对胎产病的从肾论治有所说明。

患者某,女,29岁,已婚。自诉:停经2个月,阴道流血1周,伴腰痛及小腹坠胀,头昏神疲倦怠,恶心欲吐,食纳不香,脉细滑,苔薄白。超声波检查回报:子宫增大约2月大小,妇科诊断为早孕。患者诉婚后4年曾先后流产3次。分析证情屡孕屡坠之体,致已虚之肾气愈伤,冲任之气不固,理当以补肾固胎为治。

处方:菟丝子15 g,川续断15 g,桑寄生30 g,阿胶12 g,党参12 g,黄芪30 g,白术12 g,黄芩10 g,艾叶炭10 g,升麻6 g,砂仁5 g。6剂。

二诊:阴道流血减少,诸症减轻,用上方去升麻、艾叶炭连续服用60剂停止,后足月顺产一婴。

任主胞胎,胞脉系于肾,肾以载胎,如果肾气亏损,冲任不固则不能摄血养胎,而致胎动不安。临床可见妊娠后头晕耳鸣,腰酸痛,小腹下坠,阴道出血,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细弱。因此胎动不安从肾入手论治,固肾以安胎可谓常法。《医学衷中参西录》主张用寿胎丸(菟丝子、川续断、桑寄生、真阿胶)加味治疗,并解释说:“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菟丝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寄生能养血、强筋骨,大能使胞气强壮……续断亦补肾之药。阿胶系驴皮所熬,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前人论治,对我们启发甚多,而其众多经验,足以为我们提出从肾论治胎产病的证据。

妇科杂病从肾论治

妇科疾病以经带胎产为主。妇科杂病症候不同,病因各异,一言难以尽括,试以不孕为例,谈谈从肾论治。

除先天性生理缺陷所致的不孕外,属于病理性变化引起的不孕则多责于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而采用补肾法多可取效。笔者整理一病案,很能说明所论观点。患者某,女,31岁,婚后6年未育,多次医治无效,月经40~60 d一行,经期3~5 d,量少,色淡清稀,行经前小腹坠胀而绞痛,腰酸带下,精神欠佳,纳谷不香,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属肾气不足,寒气乘之,胞脉瘀阻,胞宫难以充盈。拟补肾暖宫法兼以化瘀通经。

处方:仙灵脾20 g,仙茅12 g,巴戟天10 g,当归15 g,熟地黄15 g,党参20 g,白术12 g,肉桂10 g,穿山甲10 g。连续服药32 d月经来潮,腰酸减轻,经量稍增,治法同前,加香附10 g,丹参15 g,服用28 d月经又潮,以此方加减治疗3个月,经期基本正常,停药1年多,孕产一婴,母子均健。

《圣济总录》云:“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临床观察,不孕症往往多是由于肾虚所致,肾阳温煦不足可致宫寒不孕;肾阴素亏不能养胞成孕。因此,肾虚所致的不孕,以温肾补气益血及滋阴益精调冲辨证而用,或可取效。

不孕症从肾论治,不排斥辨证指导下的他法治疗,事实上,补肾法与他法配合,或他法佐以补肾,其效果往往更佳。

讨论

通过以上论证和病例治疗,可以看出,从肾论治的确是治疗妇科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前人的经验,是我们应继承的。一般来说,肾虚在临床分阴虚、阳虚和气虚三大类,总的治疗原则是培其不足、温补肾阳,补益命火以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病症。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补骨脂、仙灵脾、仙茅、杜仲、巴戟天等,方如右归饮、右归丸等;若肾阴不足或真阴亏损则以滋养肾阴,填精益髓为治法,常用药物有熟地黄、阿胶、山萸肉、龟板胶、枸杞子、菟丝子等,方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肾气虚,宜以补益肾气为法,一般应从肾阴肾阳两方面加以调补,常用方有肾气丸、寿胎丸等加入党参、黄芪补气之品。然而,肾阴、肾阳、肾气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转化的关系,病理情况下,亦相互影响为病。故治疗肾虚之证,要注意补阳配阴、补阴配阳、阴阳并补的主次关系,才能达到辨证准确、药证相宜的目的。

总之,妇科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发病机制也很复杂,同时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故妇科病从肾论治不失为一主要法则,在临床上适应范围很广。笔者仅以妇科经带胎产杂病为例,说明妇科病从肾论治,点滴所得,敬请达者指正。

收稿日期(2014-12-12)

猜你喜欢
妇科病肾阴肾阳
常见妇科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研究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得病
我国农村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与防治措施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