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勤
(贵州省正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乐俭分所,贵州正安 563400)
肉猪生产的技术要点
陈明勤
(贵州省正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乐俭分所,贵州正安 563400)
肉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生产一定规格的商品肉猪。该生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利用猪的生产长发育规律,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以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增加猪肉产量,提高肉品质量,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1)猪是杂食动物,具有较发达的消化器官。猪和肉食动物一样具有发达的门齿和犬齿,齿冠尖锐突出,便于食肉。也和草食动物一样具有发达的臼齿,齿冠有台面,上列横纹,便于食草。下门齿紧相并联,向前突出,嗅觉灵敏,吻突发达,能掘食埋藏在地下的各种饲料。猪能广泛地利用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质饲料,对各种饲料的利用能力都较强,但对含纤维素多和体积较大的粗饲料的利用能力则较差。
(2)猪利用饲料的特点。猪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消耗的能量较少,有利于长肉,贮积脂肪。
(3)猪的繁殖力强,生长强度大,屠宰率高。猪一般3~5月龄达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的发情无季节性限制,一年四季都能发情、配种,妊娠期短,只有110d。每胎产仔约6~13头,一年两胎共产仔13~26头。若缩短仔猪哺乳期和采用激素处理,则一头母猪一年可以产三胎。如果后备猪在6~8月龄配种,则10~12月龄产仔,当年留种,当年产仔,世代间隔很短。猪生后头2个月生长发育特别快,1月龄体重为初生重的5~6倍,2月龄体重为1月龄体重的2~3倍,生后6月龄体重可达90kg即可上市。猪的利用饲料的能力很强,每增重1kg一般只需2.8~4.5kg饲料,饲料报酬高。猪的屠宰因品种、体重、膘情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可以达到65%~80%。
(4)猪对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较敏感。一般讲猪怕热不怕冷,因为猪的汗腺退化,皮下脂肪层厚,妨碍大量体热的散发。此外,猪皮薄毛稀,对日照的防护能力差,这些生理解剖特点造成猪不耐热。猪需要的适宜温度为15℃~18℃、相对湿度为60%~80%。
2.1 吊架子肥育法
吊架子肥育法是我国传统的肉猪饲养方式之一。具体做法是按猪的生长规律划分几个阶段,给予不同的营养水平,以达到节省蛋白质饲料,获得兼用型或脂肪型猪的目的。
2.1.1 小猪阶段(3~4月龄) 从断奶体重10kg养到25kg左右,这个阶段小猪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对营养要求较高,日粮中蛋白质约16%,到4月龄降为15%,逐渐向架子猪阶段过渡。
2.1.2 架子猪阶段(5~8月龄) 体重从25kg养到50kg左右,所谓“吊架子”主要是这一段时期,这时猪的消化系统已发育完善,主要喂饲青粗饲料,要求骨骼、肌肉得到充分发育,长大架子。此期日增重较慢,约为150~200g。
2.1.3 催肥阶段(9~12月龄) 体重从50kg肥育到80~90kg,由架子猪开始转入肥育时,逐步增加日粮内能量饲料,减少粗料喂量,逐步过渡。
总之,“吊架子”肥育法,猪增重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胴体脂肪含量高、经济效益低。但该方法能利用大量青粗饲料,节约精料,利于积肥,在不少青粗饲料丰富的地区被广泛采用。
2.2 直线肥育法(一贯肥育或一条龙肥育法)
直线肥育法是精料型肥育法,其本质在于短期内获得腌肉型或鲜肉型的猪体。本法在仔猪断奶后,即用全价高蛋白质的配合饲料喂养,使早期生长的瘦肉部分得到充分发育,在生后6月龄,最多不超过8月龄,体重达90~110kg。采用一贯肥育法的肉猪,增重速度快,精料喂量大。
2.3 快速育肥法
快速育肥法就是按照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饲料配合,并结合干湿生喂,当猪长到一定时期再在日粮中增喂复合饲料添加剂,从而达到猪生长快、出栏早的一种饲喂方法。
按照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在实际生产中,有人提出了三阶段饲养法,20~40kg阶段、40~68kg阶段、68kg至出栏(105~113kg)阶段,在这3个阶段,分别应用3种不同的日粮。在肥育早期让猪自由采食氨基酸平衡的高能量饲粮,肥育中后期根据肌肉增长规律分档次人工控制饲喂,可得到较佳肥育效果,这样既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重速度,又提高了饲料报酬和瘦肉率。
3.1 合理分群,大栏群养
根据断奶仔猪的体重、品种、体质等大体一致的条件编群,每群30~50头,猪群的大小,视圈舍的面积和猪的体重而定,为了提高猪舍的利用率,密度不宜过稀,一般每头猪占1~1.2m2为宜。猪栏面积一般40m2,每栏可养30~40头肥猪。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定额饲养肥猪250~300头。
3.2 加强调教与管理
训练猪群在固定地点吃食、睡觉与排粪尿,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且也可减轻劳动强度,便于日常管理,同时要抓好两项调教工作。即防止强夺弱食;固定生活地点,使采食、睡觉、排便三角定位,保持猪圈干燥与清洁。
3.3 创造适宜的环境
保证安静、充分休息,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要求肥育猪舍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肉猪吃食后,特别是催肥期间,必须使其养成安静休息或睡眠的习惯。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减少热能消耗,达到增膘长肉的目的。
3.4 供给充足而清洁的饮水
水是机体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转运、消化和吸收废物的排泄等生理功能极为重要。
3.5 防疫驱虫,保持健康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对猪的健康与增重有很大影响。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注射和投药,预防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6 适时去势
供肥育用的公母猪要进行去势,我国地方品种性成熟早,一般在35日龄左右、体重5~7kg时进行去势,对生长快、性成熟晚的瘦肉型品种及其杂交母猪可以不去势肥育,但公猪一般要去势,去势后性情稳定、易于肥育。
3.7 月底称重
分析生产情况,对肉猪每月底逐头称重,大群猪应抽样称重,计算增重速度、饲料消耗、料肉比例与成本,根据这些数据,再衡量肥育生产水平,及时发现问题、酌情调整,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效益。
陈明勤(1972-),男,贵州正安,畜牧师,本科,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