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及防治措施

2015-01-24 19:32张旭东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链霉素体病青霉素

附红细胞体病为春到秋季奶牛的常见病,虽致死率不高,但严重影响牛生长发育。笔者选择一个奶牛饲养场分别采集不同日龄奶牛的血液,检查感染程度。然后采用不同药物防治,以筛选出最有效药物。

1 调查对象

试验动物在遵化市某牛场选择178头奶牛用于试验。

2 调查方法

2.1 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的检测

对各种年龄的奶牛进行采血,包括:犊牛、青年牛、泌乳牛,对各种年龄的奶牛进行采血液学镜检的方法,检测附红细胞体感染及感染强度。

2.2 垂直传播检测

在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检测过程中,对怀孕母牛在产前一周进行颈静脉采血检验,对其新出生犊牛在出生后利用脐血立即检查,检测此病是否存在垂直传播。

2.3 奶牛附红细胞体发病情况检测

对牛场中患有附红细胞体病的奶牛进行详细检测,包括其病原学检测、发病史、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

2.3.1 病原体检测

涂片染色:从牛的颈静脉采血,滴于载玻片上推片,用甲醇固定,姬母萨染色30min后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镜检。

鲜血压片:取牛的耳静脉血(犊牛采颈静脉血)1滴置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后盖上盖玻片,直接镜检。

2.3.2 临床检查

对染色镜检确认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牛只跟踪观察,详细记录病牛临床症状等。

2.3.3 病理变化

剖检死于附红细胞体病的奶牛,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详细记录

3 检测结果判定

阳性判定:400倍镜检血片,检查200个视野中,在细胞上和血浆里只要查到一个附红细胞体存在,此份样本则判断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感染强度的判定:每份血样计数200个红细胞体,红细胞体感染率≤25%为判为+。25%〈红细胞体感染率≤50%判为+ +,50%〈红细胞体感染率≤75的判为+ + +,75%〈红细胞体感染率≤100%判为+ + + +。

4 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对病死牛一律深埋做无害化处理;对受威胁牛群进行全面采血检查;对病牛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对牛槽、地面环境、粪便、场地等用5%的热火碱液进行喷洒消毒。

阳性牛只按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的不同分为轻度感染(1%-3%)、中度感染(30%~60%)、重度感染(60%~100%)。对不同类型牛采用下述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用该场兽医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药物进行对照试验。

(1)对成年重度感染牛的治疗:试验组1,阳性牛30头,用尼克苏剂量为70~150g/头·d,连喂6d。头孢多烯剂量为1.5 g/ 头·d,连喂2d。对照1组,阳性牛25头,用青霉素80IU×20支/ 头·d,链霉素100IU×10支/头·d,连用6d。

(2)对13~14月龄牛的治疗:试验组2,阳性牛20头,用尼克苏剂量为35 g/头·d,连喂6d;对重度感染牛可用70g/头·d,连喂6d。对照2组,阳性牛14头,用青霉素80IU×20支/头·d,链霉素100IU×10支/头·d,连用6d。

(3)对6~8月龄牛的治疗:试验组3,阳性牛20头,用贝尼尔剂量为5mg/kg体重,一次肌肉注射,对严重感染牛可注射两次。对照3组,阳性牛20头,用青霉素80IU×20支/头·d,链霉素100IU×10支/头·d,连用6d。

(4)疗效判定 治愈:用药1~2个疗程后,病原学检查结果阴性,临床症状消失,产奶量回升。有效:用药1~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减轻。无效:用药2个疗程后,症状未见好转。

5 结果

(1)牛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检测结果 在不同时间抽查不同年龄奶牛的血液,共178份,其中94份为附红细胞体阳性,感染率达到52.8%,但不同年龄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强度不同。

结果犊牛的附红细胞感染率最高,即其感染附红细胞数量最多,同时观察到红细胞变形比较大,其次是泌乳牛,其感染率也较高,但感染强度相对犊牛较小,而青年牛则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较低。

(2)母子垂直传播检测 对隐性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怀孕母牛所生的犊牛在出生后立即进行血液学检验,

从结果看,即使母牛分娩前无任何临床表现,但血液学检查呈阳性,其所产生的犊牛很大部分都会有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有的甚至会发病,可以表明,母牛与犊牛间存在垂直感染。

(3)奶牛附红细胞体发病情况检测结果

①发病特点:感染牛只无年龄差别,新生犊牛、青年牛、泌乳牛都能感染,发病牛多是刚产后的母牛和一月龄以下的犊牛。

②临床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食欲减退,异嗜,可视黏膜黄染,随着病情发展,可视黏膜黄染加重,甚至被及乳房、阴部等皮肤。体温升高40.5℃~42.5℃。呼吸、脉搏加快,反刍减少或停止,产奶量下降,四肢无力,走路摇摆多汗,便秘或腹泻,粪便带血,重者卧地不起,孕牛流产,后期严重贫血,可视黏膜黄染,皮肤苍白,全身肌肉震颤,结膜色淡,被毛逆立,皮肤弹性降低,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粪便时干时稀,体温时升时隆,磨牙、异嗜。

③剖检变化:剖检可见血液稀薄,皮下水肿,黏膜、浆膜、腹腔内及脂肪、肝脏等呈不同程度黄染,皮下黏膜苍白,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脏明显肿大并呈土黄色;脾脏肿大呈紫色,质地变软,并有针尖大的灰白结节;肺水肿或肺实质肉变,缺乏弹性,有出血斑;胆囊肿大,内充满黑色胆汁;肾肿大,外观颜色发白,髓质可见出血点;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胸腹腔有大量积液,血液稀薄不易凝固。

尼克苏、贝尼苏、头孢多烯对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有效率为60%~75%,治愈率为30%~50%;青霉素、链霉素等对附红细胞体有效率为12%~20%,治愈率为0%~7.14%。

根据临床疗效表明:青霉素、链霉素等对附红细胞体治疗疗效较差,只可暂时使体温下降,少量采食,但停药后体温又回升,病情加重。尼克苏、贝尼苏、头孢多烯对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有明显疗效。

6 结论

(1)奶牛附红细胞体病除媒介昆虫、血液传播外,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2)奶牛附红细胞体阳性率很高,但发病率不高,多为隐性感染。奶牛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后,尼克苏、贝尼苏、头孢多烯等对该病有明显疗效,但要早期使用。常规抗菌药物不能达到很好疗效,但其可以防止其他细菌继发感染。

猜你喜欢
链霉素体病青霉素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不同硫酸链霉素浓度对烟草夏枯病防治效果探究
体外诱导禽巴氏杆菌链霉素耐药株及耐药机制的初步分析
Genome Shuffling选育普那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LS15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