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守登,邢书军,姚亚军
(1.陕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三门峡 472100;2.陕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三门峡 472100;3.陕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三门峡 472100)
规模猪场生产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戚守登1,邢书军2,姚亚军3
(1.陕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三门峡 472100;2.陕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三门峡 472100;3.陕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三门峡 472100)
我国生猪养殖正处于从传统养猪业向规模养猪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问题逐步显露:畜牧业生产用工难,劳动力成本不断加大;畜牧业标准化程度低,各个环节生产不够精准;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养殖场疫情时有发生;养猪业粪便污染严重,处理和后续利用滞后;这些问题制约着规模化养猪的健康发展,因此,规模猪场在做好生猪繁殖、饲养、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的同时,还应更加重视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饲养管理的规范化,不仅是提高生猪饲养效益的必要途径,而且是规模猪场疾病控制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否则,不仅影响养猪效益,更重要的是可能造成猪场发病率居高不下,甚至暴发某些疫病。因此,规模猪场必须首先抓好管理,夯实基础,才能确保猪场疫情稳定,效益稳步提升。
1.1 保持合理的密度
1.1.1 合理建造猪舍
规模养猪密度要求:育肥猪舍全漏缝猪床0.75 m2/头、非漏缝猪床1.0 m2/头,保育猪舍全漏缝猪床0.375 m2/头、非漏缝猪床0.5 m2/头;建设猪场时必须严格按照生猪养殖密度建造猪舍,猪舍面积只能大,不能小。否则,密度过大,必然造成空气质量差,生猪生长不良,体质差,发病率高。
1.1.2 合理确定母猪群数量
各个猪场必须根据本场母猪繁殖情况,合理确定母猪群数量,确保繁殖的保育猪、育肥猪密度控制在上述要求的范围内,并尽量留有一定余地,决不能因产仔过多造成密度大于要求。若密度大于要求应将多余仔猪转移到他处饲养或销售。
1.1.3 保持繁殖的均衡性
在合理确定母猪群的基础上必须按照均衡合理的配种计划搞好母猪繁殖工作,如果繁殖不均衡势必造成产仔高峰出现,造成某个阶段生猪密度大,给疾病控制造成压力;同时也势必造成产仔出现低谷,造成某个阶段猪舍闲置。
1.1.4 执行严格的生产工艺
各个猪场猪舍建造面积与类别、技术水平等情况不同,因此,各个养殖场必须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生产工艺。一个完整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猪场内育肥猪、保育猪、哺乳仔猪和哺乳母猪、妊娠母猪、配种母猪、空怀母猪等猪群饲养周期,一旦确定了生产工艺,就必须严格执行,一定要及时转群、出栏,决不能因任何原因推迟转群或出栏,特别是在生猪价格不理想时,更应坚持,否则必然造成猪舍不足、相对密度大。
1.2 采取良好的管理模式
1.2.1 自繁自养
规模猪场配备健全的种猪猪群,猪苗供应实行自供自给,禁止从场外采购商品猪苗,减少外来猪病传入。种猪必须到无疫情地区引进,经过当地检疫部门检疫无疫病后,方可引进;凡新引进种猪必须按强弱大小分群,在隔离饲养舍单独饲养,切勿与其他猪群合圈饲养;隔离饲养1个月后,进行疫病检测,确定无疫病后进行驱虫、免疫,并接触本场猪群病原,形成主动免疫。
1.2.2 全进全出
不同日龄的生猪对温度、饲料营养、抗病力及防疫要求不同,如果将日龄差别较大的生猪放置同一猪舍饲养,必然难以照顾每个生猪情况,势必造成一部分生猪环境不适或防疫不当而发病;同时,还可造成转群、出栏时间过长,甚至造成大猪未转出,小猪又转来,猪舍不能空置消毒,污染严重,病情不断。因此,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猪舍每次只能饲养日龄接近的一批生猪,一次入舍,同期出栏;出栏后猪舍清空,经过清粪、冲洗、消毒(有条件的进行熏蒸消毒),空置数日后(让微生物自生自灭),再进行生猪养殖。
1.2.3 猪舍(场)适度空置
多数猪的病原微生物只有在生猪或其他动物体内才能大量生存与繁殖,病原微生物与生猪是一种类似寄生关系,离开了生猪或其他动物这些病原微生物多数是难以生存。因此,对于发病率高、病原复杂的猪舍最好的方法是冲刷干净后空置一段时间,这样多数病原微生物则失去生存基础而死亡。空置时间越长越好,一般以7~10 d为宜。条件好的养猪场可以实行多点布局,设置若干个小型专业场,病情复杂时,全场空置,彻底消除一些猪病。
规模猪场养猪与传统生猪养殖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生猪存栏多,饲养密度大。由此而带来生猪养殖环境较差,出现生猪养殖环境病原体多、有害气体多、散热多、散湿多,氧气含量少,最终造成发病多。良好的通风是规模猪场管理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可以向猪舍输入新鲜空气,降低猪舍高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的主要手段;而且是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手段,因此对于规模猪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猪舍通风设施建设,搞好通风管理工作。
2.1 寒冷季节注重通风换气,解决有害气体多、氧气含量少问题
寒冷季节进行通风换气工作时,首先是要完善供暖设施,保证暖气供应,兼顾通风与降温,最好应配置气体测定仪和温度计,根据测定结果进行调整,既要保证有害气体低于临界值,又要保证猪舍温度尽量接近适宜温度;有条件的猪场尽可能安装变频风机,自动控制舍内温度与空气质量;二是要把握通风时机,早晨必须及时通风,但应将猪群哄动处于清醒活动状态以防感冒,中午气温升高应加大通风强度;三是要有良好的通风方式,冬季通风换气的进风口不要过低,出风口尽量低,这样可以让舍外冷空气与舍内热空气经过热交换后,温度比较温和,不致引发生猪感冒等问题。
2.2 炎热季节加强通风,解决温度高、排湿问题
炎热季节尽量采取各种措施,如打开通风孔、开启喷水降温设施、启动风机等通风降温设施,降低猪舍温度和湿度;如果使用降温水帘,则应关闭降温水帘外的所有进风口,以确保降温效果。
2.3 安装地沟风机
实行漏缝猪床养殖的,最好安装地沟风机,以利于有害气体迅速排出。
2.4 合理绿化
绿化可以防止阳光直射,降低舍内温度,增加舍内舍外温差,有利提高通风效果。绿化时要注意:除场内隔离带外,其他地带栽植树木不宜过密,否则易阻挡风力,影响整个猪场通风;猪舍周围宜种植黑麦草等适量草坪,栽植少量较低树木;紧靠猪舍可以栽植泡桐等高大阔叶树木,顶端对猪舍形成良好遮阴,下端则保持良好的通风。
3.1 物料运输自动化重要性
3.1.1 降低劳动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生猪养殖行业的特殊性,饲养人员自由性和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加之生猪饲养要求文化程度还较高,因此生猪养殖人员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实行生猪自动化生产,可以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3.1.2 提高物料取样、供给精准性
生猪养殖许多环节均需要取量准确,如:饲料加工时的原料称取,种猪饲喂时饲料定量等,但是人为操作不但缺乏定量设备或称量时间不允许,而且有一定随意性很易造成计量不准,直接影响工作效果;而采取自动化设备则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问题产生。
3.1.3 减少人工操作引发的应激反应
生猪生产过程难免引起猪的应激反应,特别在母猪饲喂环节表现更为突出,这是由于母猪多为限饲,实行定量定时饲喂,母猪往往吃不饱,到下次饲喂时,由于人工喂料方式不能快速地将饲料添加到每个料槽,势必造成食槽无食的母猪出现抢食现象,容易造成怀孕母猪应激流产和设备损坏;而实行自动化供料,定时快速,数秒钟内将饲料同时下落到每个母猪食槽,使母猪同时得到饲料,则避免了上述现象发生。
3.1.4 减少人员流动造成疾病传播
生猪生产中人工操作,操作人员要穿梭于不同猪群,以人工清粪为例,清粪人员多次接触不同猪群,势必将某些含有病原体的粪便带到其他猪群,人为引起猪病传播;而机械清粪则可消除以上弊端。
3.2 物料运输自动化主要环节
3.2.1 饲料加工自动化
实行机械化自动取料,提高饲料配比精准性;实行自动化饲料粉碎、混合、制粒等加工程序,促使饲料加工程序更加合理化,提高饲料质量。
3.2.2 生猪饲料输送自动化
配置机械化饲料输送设备,实现生猪饲喂自动化,既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又增加饲喂量的精确性,提高养殖效果;更重要的可降低生猪特别是妊娠母猪的应激反应。
3.2.3 粪污清理自动化
实行生猪粪便自动清除,既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又可减少因人工清粪引发的疾病。
3.3 物料运输自动化应把握好几个方面
3.3.1 养殖场建设便于实行自动化生产
养猪场规划建设时就应当充分予以考虑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要求。生猪自动化饲喂,要在猪舍靠生产道路一侧留足3 m以上空间,以便安装生猪自动化饲喂供料塔;同时,猪舍长度保持适当,介于30~60 m,过长会导致饲料输送线路长,输送动力不足,过短会增加动力箱和自动控制设备分摊的建设成本。
3.3.2 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实行自动化供料时,生猪猪栏、料槽要排列整齐有序,便于料线输送。生猪自动化清粪应设置漏缝猪床;粪槽地面平整、规则、呈直线,便于刮粪机运行。
3.3.3 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
就生猪自动上料设备而言,目前饲料传送有塑料刮板和绞龙传送2种方式,绞龙适合输送线路短(一般在70 m之内),且不能有直角转弯。而刮板则适用于输送线路较长,可以有直角转弯,一般主机用尼龙齿轮拨动由钢索串联的塑料刮板运行效果较好,也有主机用铸铁齿轮拨动串联刮板的链条运行,其他动力传送方式容易出故障,不宜采纳。
3.4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自动化设备组成和运行原理较为复杂,因此,加强对员工培训尤为重要,养殖场在每个设备使用之前必须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一要让员工掌握操作流程及方法,能够按要求熟练操作自动化设备;二要让员工了解设备运行原理,能够进行科学操作,做好平时养护,排除一些简易故障。
现代养猪业主要以规模养猪为主,粪污排放量大不能实现就地消化,直接向外排放不仅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也必然影响本场生产。因此做好废物无害化处理成为现代猪场管理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4.1 采用减量排放
首先应采用干清粪工艺,对猪粪进行清理,减少污水产生量;其次是对猪粪水进行干湿分离,将干性粪便分离经处理后留作有机肥,节约资源,废水通过沼气发酵,减少沼液产生数量,减少后续处理压力。
4.2 建设生产性能稳定的沼气发酵工程
沼气发酵是规模猪场发展方向,通过沼气发酵,既降低猪场废水中的COD和病原微生物,又节约资源产生沼气。但是,近年来沼气建设以及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北方冬季寒冷季节沼气发酵效果差,有的冬季就停止发酵;池内结痂,难以清理,造成沼气产生量少;特别是北方有的大型猪场或大型沼气项目,搞一些形象工程,采用地上大型USB发酵罐,不仅造价大,而且冬季发酵效果差;对此,猪场在建设沼气工程时,应从实用角度出发,建设发酵性能稳定的沼气工程。近年来发展的红泥塑料沼气发酵工艺,采取地下建设沼气池,用红泥塑料封顶,既有利于利用地温,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再辅以塑料大棚,保温效果好,解决了冬季发酵难问题;此类工程设计对猪场粪污先实行干湿分离,较低浓度废水经处理后进入沼气池,再在沼气池底辅以曝气装置,池底不易沉渣,解决了沼气池清渣难、寿命短问题;用红泥塑料封,使沼气池内压力较为稳定,既有利于沼气外排,又可以避免高压事故发生,还能降低建造成本,便于维修,一举多得。
4.3 农牧结合
猪场经过发酵的废水或沼液均含有大量的BOD,即含硫、含氮、含磷化合物,它对环境仍有危害,不能直接向外排放,但是它却是很好的肥料。将经过发酵的废水或沼液用于浇地不仅节约了肥料和水源,而且还可以防止其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沼液浇灌前应先行稀释,浇灌次数要根据当地降雨量、气候特点、季节、土壤类型以及农作物种类确定,降雨量少、干旱气候、炎热季节、含沙量大的土壤以及叶片较大的作物需要浇灌次数多;反之,则浇灌次数少。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