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畜牧业升级转型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5-01-24 18:20:54敏王瑾芮梦奇许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5期
关键词:宜兴市宜兴畜牧业

谢 敏王 瑾芮梦奇许 琪

(1.宜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宜兴 214200;2.宜兴市新建镇农服中心,江苏宜兴 214200;3.宜兴市湖父镇农服中心,江苏宜兴 214200)

宜兴市畜牧业升级转型情况的调研报告

谢 敏1王 瑾1芮梦奇2许 琪3

(1.宜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宜兴 214200;2.宜兴市新建镇农服中心,江苏宜兴 214200;3.宜兴市湖父镇农服中心,江苏宜兴 214200)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近年来,宜兴市坚持以畜牧业的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为目标,致力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业由生产型向质量型、产业型、生态型转变。

1 产业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畜牧业在宜兴农业中的经济比重和地位逐年提高,结构逐步优化,规模化养殖程度较快提高。作为宜兴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养猪业、养禽业发展迅速。随着历史的变迁,宜兴畜牧业从家庭散养发展到如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体现出畜牧业已成为宜兴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市规模畜禽场达到632个,其中,规模猪场515个,存栏16万头左右;规模禽场116个,其中,蛋禽场76个,存栏88.21万羽;肉禽场40个,养殖量43.46万羽;规模奶牛场1个,存栏480头。

1.1 良种繁育体系基本成型

全市现有良种扩繁场7个(其中种猪场5个、种禽场2个),如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托佩克配套系等优质瘦肉型外种猪;如海兰褐蛋鸡、京海黄鸡、雪山草鸡、绿壳蛋鸡、扬州鹅等优质家禽品种;如荷斯坦良种奶牛。也有苏太猪、太湖猪、太湖鹅、野鸭、野鸡、肉鸽等地方保护品种和特色品种。

1.2 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

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提高,目前规模养猪占养猪总量的80%,规模养禽占养禽总量的91%,奶牛占100%。其中省级规模猪场24家,省级规模禽场31家,省级规模奶牛场1家。

1.3 优质畜禽商品化生产优势区域基本形成

全市已形成西部渔区以生猪和水禽生产为主,南部山区以山羊和草鸡生产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和各镇从传统产业发展而来的养殖特色村。

1.4 畜牧相关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宜兴市畜牧集约化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市现有饲料生产企业10家、兽药生产企业3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7家、山羊屠宰加工企业2家,年产值近20亿元。

1.5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宜兴市已经构筑了市、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建成了1个市级动物疫病实验室和18个乡镇采样实验室,能够完成主要疫病抗体监测和常见流行病学调查任务。

2 存在问题

2.1 畜禽规模结构不合理

年出栏2 000头以上的省级规模养猪场只占全市规模猪场的50%,年出栏50~1 999头的中小规模猪场占了50%;肉禽规模场也有类似情况;中小规模场生产水平低、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弱的特点已成为制约宜兴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2.2 畜禽品种结构不合理

宜兴市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是养猪业、养禽业,而规模养猪业粪尿排放量大,对周边环境污染大,需消纳的土地占有量也相应增加,治理成本也随之提高。相反,宜兴市草食畜禽养殖比重一直不高,尤其是低污染的羊、兔、家禽应是今后发展的突破口。

2.3 畜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

宜兴市畜牧业是从家庭散养逐步发展起来的,规模养殖存在先建后治的问题;北部、西部渔区以生猪和水禽生产为主,离太湖、水道较近,存在污染危险;南部山区以山羊和草鸡生产为主,离山地、树(竹)林相邻,存在草料缺乏和规模养殖瓶颈问题。全市畜牧业没有经过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先天不足、发展受限。

2.4 与土地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宜兴市土地资源的分配余地并不大,全市人口约110多万,耕地面积6.41万hm2,人均耕地0.06 hm2,按照“太湖治理”和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限养区等设置要求,用于畜禽规模生产的土地已十分有限,规模养殖户想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与此同时,畜牧业对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局部有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农村的第二大污染源。在一些养殖密集区,脱离周边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规模化养殖,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污染治理的难度和成本也随之增加。

2.5 融资难问题无法化解

随着宜兴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赖以发展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制约畜禽规模生产发展的各类矛盾正快速累聚并日益突出。养殖业是农业中的一个弱质产业,时常会受到市场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威胁,比较效益很低。另一方面,金融部门服务于畜牧业的机构和网点少,贷款门槛高、还款期短、续贷难,以及利息过高。由于劳动力成本和饲料原料等直接生产成本上升过快,而当生产过剩时的非理性价格下滑和由此造成的高额亏损问题,将造成宜兴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难以为继。

2.6 疫病风险难以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重大疫病的公开化和农产品贸易竞争的加剧,畜牧业的自然风险和贸易风险不断加大,且多种风险交织一起,相伴而生。每次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都会引起畜禽及产品国内流通受阻、消费需求下降、出口遭遇封关,产品价格下跌、库存积压、生产效益下滑,畜牧业生产遭受极大冲击。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设置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限制农产品贸易,保护国内生产,给我国出口企业和畜禽养殖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重大动物疫病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卫生、增加养殖风险、打击消费信心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重大隐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高发、流行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许多病毒正在发生较大、较快变异;外源性、输入性疫病相继发生;畜禽流通频繁,外控难度加大;人畜共患病传播的可能增加。

3 对策措施

3.1 坚持用全面协调发展的思路发展宜兴市畜牧业

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各级责任。以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根据区域情况合理控制养殖规模、调整养殖布局和优化养殖结构,形成比较合理的区域化优势产业带;既保证宜兴市“菜篮子”工程中畜禽产品安全和有效供给,又全面推进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2 加强种质企业和龙头企业建设

继续重点扶持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种畜禽场和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扩大供种能力,推进种质产业化,打造名牌产品,拉长产业链和提高产业附加值,形成市场竞争主体;并强化畜禽养殖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提高出栏畜禽质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3.3 努力促进养殖业发展转型升级

宜兴市地处太湖上游,保障养殖环境生态安全建设尤为重要,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一是要加快循环体系建设。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场采取农牧结合的方式,构建循环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粪便制沼、沼气发电、沼液肥田、沼渣施树、树梢挂果、园区休闲的形式,实现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产业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加快养殖方式改良。从宜兴市实际出发,采取政府扶持、项目配套等措施,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确立生态优先意识,主动实施养殖环境整治,建设必要的集污、处污设施和装置,确保干湿、雨污、饮污“三分离”,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三是加快现代装备应用和人员素质提高。注重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注重新型实用技术人才引进,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科技贡献率。出台鼓励大中专畜牧兽医毕业生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优惠政策,包括提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资金待遇等。使绝大多数规模养殖场都成为标准化养殖场,实施设施化生产。通过引进感知技术,对养殖环境实行智能化控制,自动合理进行投饲,实现节本增效。使多数规模养殖企业都建立网上营销平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营销。

3.4 建立合作化经营新机制

充分发挥宜兴市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规模养殖户为龙头,标准化生产技术为纽带,良好的市场信誉与占用率为引擎,建立畜禽养殖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饲料采购、饲养品种、疫病防控、技术标准、营销品牌“五统一”措施的落实,提高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养殖水平与组织化程度,有效防止恶性竞争,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养殖收益,提升宜兴市畜牧业产业化生产水平。

猜你喜欢
宜兴市宜兴畜牧业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映像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2022年4期)2022-04-02 13:21:22
点赞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22
宜兴釉陶
江苏陶瓷(2020年6期)2021-01-12 07:01:42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34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50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