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想与中医学的研究进展评述❋

2015-01-24 17:57宋欣阳陈丽云严世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和中医学情志

宋欣阳,陈丽云,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中和”思想与中医学的研究进展评述❋

宋欣阳,陈丽云,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征性的哲学思想,中医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重视“中和”思想,并运用其指导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目前,学界对“中和”思想的概念和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故对现有“中和”思想与中医学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和谐”思维、“阴阳五行”理论、“气机”理论、情志观以及对“平衡”的认识等诸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中医学从“中和”思想中汲取智慧养料、更好地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

“中和”思想;中医学;评述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征性的哲学思想,它贯穿对宇宙和人事的认识中。中医学植根于传统文化,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相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重视“中和”思想,并运用其指导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因此,研究“中和”思想与中医学既具指导意义,亦具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学界对“中和”思想的概念和内涵尚无统一认识,对其与中医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学“天人合一”观、“和谐”思维、“阴阳五行”理论、“气机”理论、情志观及对“平衡”的认识等几个方面。

1 “中和”思想的概念

传统文化“中和”思想源远流长,自上古尧、舜开始,一脉相承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历经汉、唐、宋、明、清乃至近代延续了几千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1]。《周礼·大司乐》云:“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礼记·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较早的“中和”思想体现。后世《论语注疏》《孔子集语》《孟子注疏》《明儒学案》《朱熹文集》等儒学典籍,《入楞伽经》《法句譬喻经》《出曜经》《大哀经》等释家经书,《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老子河上公章句》《庄子》《道枢·云笈七签》《太平经》等道家著作以及《管子》《淮南子》《荀子》《传习录》等古籍均对“中和”思想有所阐述。

“中”即中正,不偏不倚;“和”即和谐、和治,“和”与“中”的概念虽然略有差别,但联系密切,互为因果,并举并用[2]。张胜忠认为,“中”有中庸、中正、平衡、阴平阳秘、“常得中医”等关联概念;“和”有自然、和谐、和谐、医道等和谐内涵,细分又有气血、脏腑、阴阳、药物的调和义理[3]。彭吉勇认为,“中和”思想内“中”是归宿,“和”是过程,一定程度上的“和”可以达到相应程度上的“中”,“中”与“和”是不断在动与静之间交替变化并曲折前进上升的[4]。薛武更、麻晓慧等认为,“中”是围绕“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事物的最佳结构,“和”则是侧重于由“中”的最佳结构而来的事物要素间与事物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和谐关系与状态,最终把“中”解释为把握事物的“度”,“和”解释为使事物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5-6]。对于“中和”的状态,宋洪娟认为是儒家提出的世间万物乃至人心理的最佳状态,是符合心理卫生的健康状态,是人对于自己情绪的把握,即不应不及,也不该太过,应该保持一个适中的状态[7]。章恪认为,“中和”思想要求对立双方持“中”守“和”,以求得事物的稳定统一,达到“刚柔合德而阴阳有体”,使得“保合太和,乃利贞”,强调对立双方的稳定结合与协调统一[8]。刘志梅认为,“中和”思想的本质内涵是顺合、和谐,包容、融合,用中、过犹不及,时中、动态平衡[9]。综上可见,“中和”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学界对“中和”思想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

2 “中和”思想与中医学关系

中医学的孕育与发展深受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其与“中和”思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两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为其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

刘志梅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发现,“中和”思想在先秦时已为中医学所吸收,并参与了中医理论基础的构建,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立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2]。温长路认为,中医药文化范畴“中和”思想包括以人为本的道德观,以顺为养的养生观,以述为作的发展观与以和为治的治疗观[10]。郭霞珍认为,中医学吸收了“致中和”理念,并运用到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中,创立了不同于西方医学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结合《黄帝内经》对“和”与生命、健康、疾病、治疗的相关论述,提出“和”是中医学术之本的观点[11]。目前,学者多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诸方面入手,对“中和”思想进行研究。若以中医学核心观念为视角,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2.1 “中和”思想与中医“天人合一”观

“天地合气”、“启阴感阳”、“人乃自生”的和谐元气论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而在中医学中表现得极为充分,如人和万物皆产生于“天地合气”的思想在中医理论中有深刻表现[12]。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为理想的追求目标,辨证论治用药为使患者体内外重新达到或恢复静态与动态的“中和”状态,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执“中和”为法则[4]。吕爱平认为,“中和”思想在中医学中体现为“天地人三才一体”[13]。

人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只有当人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状态时,才能使疾病少发生或不发生。曾镛霏认为中医强调天地人和,即是与天“和”、与人“和”、与身“和”、与心“和”,“和”为平人,平人不病[14]。汤小虎等认为,中医学汲取“致中和”的思想,在养生上注重天人、形神合、动静、阴阳的“合一”,履“致中和”中庸之道[15]。方满锦研究《黄帝内经》后总结“天人合一”与“中和”思想的关系,其内容包括天人关系、天人相应比拟、天人之和、胜复与失和、五运胜复失中和及六气胜复失中和等[16]。熊玉鑫认为《黄帝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理论,不但从一个发病观的角度体现了中医养生学的中和观念,而且还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中医养生学与“中和”之间的联系,并以一种哲学的行为准则倡导人们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顺应日月星辰的阴阳消长变化和人体本身“生物钟”的自然节律[17]。陈立夫指出,中医学以风、寒、暑、湿、燥、火等天象来分析病象,并配合四季节气变化以处方用药的诊疗思维,深受《易经》“天人合一”、“中和”思想的影响[18]。综上可见,“中和”思想所追求的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已广为学者认同。

2.2 “中和”思想与中医“和谐”思维

《灵枢·本脏》有云“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等为“常平之人”,从多个角度强调“和”在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中和”思想认为,人体各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应和谐、协同、协调,以共同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这与中医学人体观中形神之和、气血之和、脏腑之和的观点一致[3]。吕爱平认为,中医“和谐”思维即“机体内部四时五藏阴阳”的协调(和谐)思维[13]。郭延东指出,中医学汲取了儒家“用中”、“执中”、“中和”、“反对过与不及”的思维,强调人体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在治则、治法、组方法度、用药方法、治疗目标等方面突出“以和为治”,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治疗观[19]。段晓鹏认为,中医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体内部的和谐,在养生方面无论是时令、心理、膳食、运动、房事等均强调和谐,都是“中和”思想的体现[20]。可见,“中和”既是中医学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和谐”的方式。

2.3 “中和”思想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

中医学中“阴阳和”、“阴平阳秘”、“五行生克制化”的生理机制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21]。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以“中和”为本,即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制化胜复均是强调复杂系统、多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6]。郭新宇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中医生命观的阐释,指出中医对生命起源及其生命活动的认识深受“中和”思想影响[22]。且“中和”思想不仅指导中医生理观,也贯穿于病理观和治疗原则中。“和”是人体的生理状态,“不和”是人体的病理状态,中医治疗在以调和阴阳为核心的“中和”思想指导下,补其不足,损其有余[5],在临床治疗时其根本法则为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进阴平阳秘[23]。由此可见,“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的总目标,也是“中和”思想的具体体现。

2.4 “中和”思想与中医“气机”理论

中医学认为,六气变化为万物生长变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六气太过或不及的失和状态,亦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邰东梅针对“致中和”理论对中医病因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病因中时气失常、情志失平、饮食失节、劳逸失度等可概括为4个字,即“失中为病”[24]。詹小美认为,中医学以“中和之气以治百病”为核心思想,以“启阴感阳,人乃自生”和“四诊会参,复方治疗”为基本内容,这些均植根于“中和”思想[12]。五脏气机运化所产生的气血津液各安其位,便达到“中和”的平人状态,反之则失和发病,这些中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符合儒家的“中和位育”的思想[18]。王新陆等认为,“致中和”思想对中医稳态理论的形成影响极大,“用中”思想影响了中医最佳有序动态生命观的形成[25]。中医治疗的重要原则是调和气机,使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行有序,“调”是手段,“和”是目的,这是“中和”思想在中医学“气机”理论中的重要体现。

2.5 “中和”思想与中医情志观

情志“中和”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与法则之一。邓占明指出始终置情志于“中和”状态,不但可以祛疾,更有利于跻登寿域、尽享天年,认为情志摄养要以“中和”为宗旨,把握一个“度”字,使其处于既不绝对寂静如痴,又不至于动无制节,而力致保持在动静有常、七情弛张有序的最佳状态,如此才不失情志中和养生的根本则意[26]。叶明花提到在精神养生方面,朱权继提出神隐养生观之后,受古代“中和”思想的影响,倡导中和养生之法,并在其著作《活人心法》中创立人生修养的处方“中和汤”,使中和养生的内容更加具体,更便于践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发展了古代精神养生的智慧[27]。由此可见,在祛疾延年的过程中,情志“中和”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

3 “中和”思想与“平衡”

经文献研究发现,多位学者从平衡的角度论述“中和”思想。段振离、陈昌元均从动静平衡观、制约平衡、和调平衡观对“中和”平衡论进行阐释,认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人体内外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中和”思想平衡论建立了中医学的“中和”思维平衡论,即生理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病理上“阴阳失和,百病乃生”,治疗“以平为期”,养生“中和阴阳,延年益寿”[23-28]。邰东梅认为“中”是协调平衡之意,非绝对静止,而是相对的动态平衡,当平衡被打破、阴阳失和,人体即是病态[21]。景浩认为,中医治疗旨在恢复“阴平阳秘”的平衡、协调状态,“平”更直接体现了儒家“致中和”“执中两用”思想[29]。

严世芸与陈丽云从“和”的视角重新审视“平衡”认为,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理论,都渗透了“和”的理念,具体表现为中医学生命观,即精气神的和谐、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失和则为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疗的目的在于达到“和”,而“平衡”非中医本身所固有,不能用“平衡”来衡量人体是否健康,故“衡”字似难以持作中医学的基本、核心思想看待[30]。

综上,“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信守的崇高理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条重要原理,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中和”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体系中扮演着或深邃、或易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医学从“中和”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散射出“天人合一”、“和谐”思维、“谨和”气机、“畅和”情志等智慧光芒,研究“中和”思想与中医学对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程静宇.中国传统“中和”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刘志梅.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3]张胜忠.中医养生文化核心价值:精气神辨养治中和仁(上)[J].养生保健指南,2013(10):30-30.

[4]彭吉勇.论中医是中和之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4-22-23.

[5]薛武更.“中和”理论与中医关系之概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7):1-3.

[6]麻晓慧,周颖.中和文化与中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8(4):397-399.

[7]宋洪娟,王米渠.论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心理学[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81-82.

[8]章恪.浅析《易传》“中和”思想对祖国医学的影响[J].国医论坛,1989,2:5.

[9]刘志梅.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10]温长路.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学的中和观[J].环球中医药,2010,3(1):58-61.

[11]郭霞珍.“致中和”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4):221-223.

[12]詹小美.基于中医学理念的我国传统“中和”思想[J].学术研究,2006(9):60-62.

[13]吕爱平,蔡丹梅.论中医学中和思维的内涵及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2):120.

[14]曾镛霏,李袭.体悟儒家“中”、“和”、“位”、“育”的思想——谈糖尿病的中医疗法[J].光明中医,2013,28(1):5-6.

[15]汤小虎,唐辉,邓中甲.谈中医养生保健方的致“中和”思想[J].陕西中医,2007,28(8):1103.

[16]方满锦.《黄帝内经》“中和”思想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17]熊玉鑫.从“生病起于过用”看中医养生的中和观[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3):185-186.

[18]陈立夫.中医的“中和位育原理”(新的医学如何产生)[J].新疆中医药,1993,1(3):52-53.

[19]郭延东.中医治疗学的"和"思维[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94-95.

[20]段晓鹏.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与中医养生观[J].河南中医,2012,32(9):1163-1164.

[21]邰东梅.儒家“中和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5,31(11):909-910.

[22]郭新宇.中和思维对中医生命观形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4):704-706.

[23]段振离.儒家中庸思想与中医学的中和观[J].中医研究,1990,3(3):9-11.

[24] “失中为病”——探讨中医病因学中的儒家“中和观”[J].医学信息:上旬刊,2008,21(8):1463-1464.

[25]王新陆.儒家“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稳态理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9):49-51.

[26]邓占明.祖国医学情志中和养生思想初探[J].中医药学报,1990,5(4):13-16.

[27]叶明花,蒋力生.朱权中和养生观阐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7):7:492-493.

[28]陈昌元.略论中和平衡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9):24-25.

[29]景浩.《黄帝内经》与儒家“致中和”思想[J].中医药学刊,2006(3):481-482.

[30]陈丽云,严世芸.“和”的追求:传统哲学视域中的中医学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9-36.

R222.15

:A

:1006-3250(2015)09-1191-03

2015-02-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中医优秀文化思想的传承研究(12AZD015);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科研项目-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作用研究(2013JW85)

宋欣阳(1983-),男(锡伯族),辽宁人,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从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

△通讯作者:严世芸(1940-),男,浙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学教育、中医药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中和中医学情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科学家摸清HIV-1中和抗体产生途径
半碗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