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伟,吴皓萌,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岭南医学特色述要❋
徐志伟,吴皓萌△,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探讨从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两方面整理、归纳、概述岭南医学特色,认为外部特征对岭南医学内部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部特征中阐述了地域、气候、人群、文化等与岭南医学的联系,形成岭南医家重视气候、地域和人群“多湿热”的特点,各科临证治法常合以清热、祛湿、利湿、化湿和渗湿等法。内部特征介绍了岭南医学的基本特性和各科学术概要,希望能有助于把握岭南医学的规律,有利于领悟其学术精髓,有益于其传承创新。
岭南医学;学术流派;学术特色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是地域性的医学流派,它传播中医知识,孕育中医人才,丰富中医学术,促进理论深化和创新。本文概述了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现就教于同道。
1.1 地域特色与岭南医学
岭南泛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荫渚岭、越城岭等五岭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地区等,可辐射至东南亚部分国家,其中以广东地区为主体,是岭南医学的发源地和学术中心。地理上,地卑土薄,阳气易泄,又北倚五岭,南濒海洋,与中原阻隔,故岭南地区蛇虫咬伤、瘴气、疫病等高发,同时丰富的山岭、海洋资源又是岭南地区中草药、矿物药、海药多产的温床。
1.2 气候特色与岭南医学
岭南位于中国南方,属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日照长、气温高、雨水多、岚雾重、湿度大。季节上,春夏淫雨,冬无严寒,夏季偏长,植被长青,百花争妍,这些对岭南的病种和医家的辨证论治无疑有重要影响。
1.3 文化特色与岭南医学
对岭南医学影响较大的有4方面:一是南越文化鲜明,医学启蒙早,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可见医药相关记录;二是开放重商,是岭南医学得以推广、传播、增强影响力的加速器,岭南医学推开了南大门,开启了世界之旅;三是兼容多元。南越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闽越文化、吴越文化、外来文化等多元交融,“思潮不断”、“活水有源”让岭南医学生机勃勃;四是膳食文化突出。岭南人喜炖汤煲粥,饮凉茶、糖水以养胃祛湿降火。
1.4 人群特色与岭南医学
岭南地区汉族与越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丰富的人群“基因库”是岭南的特点之一。岭南人群的体质可概括为“阳浮阴闭,元气不固”,主要包括“上焦多浮热”、“中虚多湿蕴”、“下元多寒湿”[1]。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入粤务工、定居的外来人群剧增,在稀释本土人群特色的同时,他们也受岭南气候风土的长期影响逐渐形成“岭南体质”。
2.1 岭南医学的基本特性
回顾岭南医学的发展历程,可梳理出以下特性:一是继承性:岭南医学主要继承了诞生于中原文化的中医学并以之为主流;二是兼容性:岭南医学融合地方医学(主要是南越医学和其他少数民族医学)和外来医学[2];三是创新性:岭南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果敢创新,如邱熺擅于牛痘种植,补充、丰富了“引痘”理论内涵,认为用牛痘代替人痘,并“引痘”在手臂更安全可靠,同时改良了“痘苗”的纯净技术,发明了“干苗法”,并针对“引痘”后的并发症创制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验方;四是传承性:家传师承、院校教育齐头并进,使得岭南名医的学术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五是务实性:岭南医家始终扎根于临床实践,讲究务实,追求卓效,不尚玄说或泛滥空谈,从邓铁涛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便可见一斑;六是开放性:全国传播交流,辐射东南亚,弘扬于重洋之外;七是地域性:对岭南地域性疾病认识深刻,如论治“脚气病”、“瘴疟”等经验丰富。同时重视“南药”,地域性药物运用广泛,研究深入,相关整理著作颇丰,青蒿素的开发运用颇具代表性。
2.2 各科主要学术特点
2.2.1 岭南内科概要 理论上崇尚经典,师古不泥,勤于著述,擅长总结;病因上认为以湿热居多,“蒸湿”为患,四季常见;体质上总结为“阳浮阴闭,元气不固”,以气阴两虚和湿热性体质居多[3];病理上重视痰饮、瘀血,发病上认为“愆阳所积”,邪气易伏;病机上常虚实错杂,以脾虚挟湿为主;治疗注重调理脾胃,外感内伤均理气化湿,强调清利;方药上经方时方并重,用药轻灵,善用南药,喜用花药。
2.2.2 岭南温病概要 风温、暑温、暑湿、湿温在岭南温病中多发且发病不拘四时。研究发现,岭南温病多按卫、气、营(血)、伤阴、伤阳5个阶段发展和传变,其中气分证突出,常见湿邪困遏和阳热怫郁,温病后期伤阳多于伤阴[3]。治则上主张清透化湿,调畅气机,顾护气津。治法倡导“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消而不伐”;补而不燥指补气不助火,补血不动血,补阳不耗精;滋而不腻指滋阴不碍湿,滋阴宜益气,滋阴并化浊。消而不伐指挟食用消导而不伤中气,挟瘀用活血而不耗血,水停用利水而慎用逐水法。药物喜用花、叶类药物和南药,如岗梅根、山芝麻、水翁花、木棉花、千层纸、鸡骨草、田基黄、独脚金等。
2.2.3 岭南伤寒概要 岭南研究伤寒的医家有何梦瑶、郭元峰、陈焕堂、麦乃求,以及清末至民国初的“四大金刚”陈伯坛、黎庇留、谭彤晖、易巨荪等。岭南医家将伤寒理法活用于岭南,勤于实践、长于方证、病机合参治疗岭南常见病;受明清伤寒三派格局影响但不全相同,临证能不断突破,扩大方证应用范围。岭南伤寒学派医家运用方药有如下特点[4]:一是岭南地卑土薄,胃气易虚,不论外感疾病或内伤杂病治时均重视顾护胃气;二是病理体质见下元多虚寒,肾难蛰藏,阳气不潜,故论治重视温补阳气;三是遣药擅于寒温并用,本是重视存津液。
2.2.4 岭南妇科概要 岭南妇科的主要学术观点有[5]:一是先后天并重,擅调理脾肾;二是主张护阴、培元、调冲任;三是清热化湿、袪邪宁血治经带;四是行气活血、散结软坚除癥瘕。而具有岭南特色的临证经验主要是创制新方、添用南药,如蔡氏祖传秘方补中固经汤[6]用紫珠草、猪乸稔、绿升麻、岗稔根、牛大力等,用药平和、毋伤阴津,如清热多用甘寒少选苦寒泻热,温经多用甘温少选大热辛燥,补益多用平补亦少选峻补之品,并善用药膳调理,常用清热养阴、化痰除湿的方法治疗妇科病证。
2.2.5 岭南儿科概要 岭南儿科名医有刘昉、陈复正、程康圃、杨鹤龄、吕安卿等。其中刘昉的《幼幼新书》和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是儿科巨著,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为小儿指纹诊法的运用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便出自陈复正的《幼幼集成》。同时陈复正辟旧立新提出了“三搐”学说(即误搐、类搐、非搐),以解表透邪、清里、健脾温中为治疗大法。程康圃的《儿科秘要》在汲取儿科诸家所长的基础上,总结了祖传六代的儿科经验,提出了“八证六字”学说。“八证”指风热、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脾虚、疳证、燥火、咳嗽,“六字”治法即平肝、补脾、泻心。
2.2.6 岭南针灸概要 岭南著名的针灸学家有梁湘岩、周仲房、曾天治、司徒玲、靳瑞等,其中靳瑞是著名的“靳三针”创始人,主张“治神得气,辨证补泻,三针取穴,直指病所”。他们精研经络腧穴,探求针灸治病的原理,重视研究针刺手法,总结禁针、禁灸的经验,推动了针灸在岭南地区的发展。而艾灸在岭南的运用源远流长,其特点主要有[7]治疗病种广泛,内外妇儿各科皆施用;突破“热证忌灸”的束缚,运用灸法治热病经验丰富;疮疡肿毒早灸以引毒外透、毒聚不散,灸以活血消散;灸治疫疠颇有效验,如鼠疫、霍乱等。
2.2.7 岭南喉科概要 岭南喉科论著颇丰,学术地域特色鲜明,论治喉科疾病经验丰富,一些效验方药传用至今。岭南喉科主要经验有[8]重视脏腑官窍一体观,强调整体调治;注重经络辨证,谨守寒热变化;内外结合,主要是外治与内治结合,针灸和方药结合;慎用辛香走窜和苦寒折中之品,注重养阴分、益元气、顾胃气。
2.2.8 岭南肿瘤概要 岭南地区是鼻咽癌和肝癌的高发区,岭南医家的论治特色主要有以下5点[9]:鼻咽癌治宜除痰散结、益气养阴,放射治疗导致的副作用可按温病论治,重在保护阴分,初用放疗则清热养胃,久用宜滋阴补肾;论治原发性肝癌重“扶正”,常用健脾、补肾及护肝利胆的中药,目的是改善肝功能和整体状况;较早提出“带瘤生存”理念,认为中晚期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癌灶与全身状况相对稳定,在邪正僵持的情况下可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南药抗癌如常用蒲葵子、土茯苓、猫爪草、马齿苋、五爪龙等;饮食文化中的“凉茶”、“药膳”等蕴含抗肿瘤食疗特色。
2.2.9 岭南伤科概要 岭南伤科素有传统,尤以诊疗骨伤著名。辨证上何竹林提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治法上蔡忠提出伤科外治13法和内治10法,方剂上不断创新、效验名方沿用至今,如李广海跌打酒、跌打万花油等;手法上李广海提出“摸触辨认、擒拿扶正、拔伸牵引、提按升降、内外推端、屈伸展收、扣挤分骨、抱迫靠拢、扩折反拔、接合碰撞、旋翻回绕、摇摆转动、顶压折断、对抗旋转”等正骨14法[10];治疗上重视补益肾脾、结合手法整复、药物熏洗等;主张分期论治,如骨折的接骨过程初期用药以祛瘀生新、攻多补少,方用桃仁承气汤;中期宜活血祛瘀、攻补兼施,方用复元活血汤;后期宜生新祛瘀、补多攻少,方用八珍汤、四物汤、补中益气汤[11]。
2.2.10 岭南养生概要 养生在岭南萌芽早、传承久,学术主张鲜明,主要是道教内丹养生素有传统,主张养身养性,导引推拿,综合为主[12];同时地域性强,针对岭南体质养生喜用艾灸保健,天灸疗法在岭南的兴起可见一斑。同时,重视调补脾肾和利湿并举,强调岭南多发疾病的预防,如服用防瘴养生方药、脚气病的药酒预防等;突出饮食养生观,粥食、凉茶、糖水、草药入膳等承载了“养胃”、“清补”、“祛湿”、“降火”等思想。
三因制宜是地域性医学流派防治疾病的重要指导思想。岭南医家重视气候、地域和人群“多湿热”的特点,各科临证治法常合以清热、祛湿、利湿、化湿和渗湿等法,这与岭南医学的外部特征密不可分。研究岭南医学要注意内外特征的相互联系,总结归纳出共性的规律或认识,并深入研究其机制,提高临床疗效,借此推广一批岭南中医流派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诊疗技术,进一步凝炼出具有岭南医学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理论,建立一批学术底蕴深厚、特色技术鲜明、人才梯队完备、群众影响广泛的岭南医学流派学术团队,更好地发扬岭南医学。
[1]郑洪.岭南医学与文化[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243-245.
[2]刘小斌,郑洪,靳士英.岭南医学史(上)[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9-10.
[3]彭胜权,李迎敏,林培政,等.岭南温病研究[J].新中医,1997,29(10):2-4.
[4]余洁英.岭南伤寒文献收集及医家学术思想探讨(清至近代)[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5]罗颂平.岭南医学之妇科学术与临证特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7(3):519-521.
[6]周睿.岭南灸法古籍《采艾编》与《采艾编翼》整理及相关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7]蔡妙珊.蔡纯臣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J].新中医,1998,30(10):9-10.
[8]郭强.建国前岭南中医喉科文献的整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9]周岱翰.岭南医学论治肿瘤的特色与展望[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1):105-107.
[10]刘小斌,郑洪,靳士英.岭南医学史(中)[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9-10.
[11]黎立.当代中医骨伤科流派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12]靳士英,靳朴,刘淑婷,等.岭南医药启示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135-157.
222.15
:A
:1006-3250(2015)09-1083-02
2015-02-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国中医药科技发[2012]27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29B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2011CB505103);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144)
△通讯作者:吴皓萌,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的临床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