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华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西方国家报道其发生率高达30%~50%,我国仅2.6%~10%[1]。由于下肢DVT可影响下肢活动,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力,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PE)而导致患者猝死。故术后早期预防、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十分重要。
我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26例,术后并发DVT患者8例,发病率为6.3%。年龄36~71岁,平均52.3岁;体重51~89kg,平均体重61.4kg。
所有患者均经腹手术。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肢疼痛及肿块,有凹陷性水肿、局部压痛、皮肤瘀血、皮温增高。彩超检查:发生典型症状的时间为手术后5~6d,平均11d。8例患者均采取抬高患肢、绝对卧床休息、抗凝、溶栓、去聚等综合治疗措施。7例治愈,1例未治愈。
1.病因探讨:DVT的病因为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内膜损伤,前两者为主要因素[2]。主要发病因素有三个:①静脉血流迟缓,使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停滞于血管壁,形成血栓,如长期卧床。②血液高凝状态,如烧伤、手术及感染后、肥胖、长期卧床、输血等。③静脉内膜损伤,如静脉注射刺激性药液。手术中由于麻醉的作用使下肢肌肉完全麻醉,失去收缩功能,周围静脉扩张,血流缓慢;术后卧床休息,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肥胖者血脂水平高,血液黏稠度大;输血者库存血时间长,血液中颗粒细胞碎片较多;子宫肌瘤合并早孕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能促进肝脏产生凝血因子,致血液呈高凝状态。以上均为发病的高危因素。
2.预防:①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患者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跖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等[3]。不能活动者,护士或家属每日被动自下而上按摩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也可穿弹力加压长袜,减少静脉淤滞和增加血流,有助于预防DVT。②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手术后可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可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复方丹参液或口服肠道阿司匹林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预防血小板凝集。③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尽量避免下肢输液,避免静脉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炎性反应应立即重新建静脉通路,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如必须反复静脉抽血,可选择一处血管采用留置套管针,穿刺后封管。穿刺时尽量缩短扎血管的时间,减轻对局部和远端血管的损伤。
1.心理护理:由于疾病会带来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有并发肺栓塞的危险,担心治疗费用高,时间长。针对以上情况,应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让患者及家属放心,也可让获效的患者传授经验并鼓励其他患者,让患者及家属增强治疗信心。
2.一般护理:①治疗期间患者严格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并制动,通常患者抬高15°~30°,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屈曲10°~15°,可使髂内静脉呈松弛状态,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血液淤滞,缓解肿胀疼痛。②严禁冷热敷。热敷易促进组织代谢,增加氧耗量,对患者无益;冷敷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解除疾病和建立侧支循环。③告知患者须禁烟,以防止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进食低脂、富含丰富维生素的饮食,以保持肠道通畅,减少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流。④预防肺栓塞。DVT形成后1~2周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要十分警惕肺栓塞发生。如出现突然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发绀甚至休克,应考虑肺栓塞发生。
3.抗凝治疗护理:患者应用肝素钠抗凝药物治疗期间要观察有无异常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血尿、黑便、刀口辅料渗血增加,同时观察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此为脑出血症状。如用药过量引起出血时,须立即停药。
4.宣教:①详细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②讲解DVT常见的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护士。③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丰富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④讲解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活动的方法。
[1]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74,629-630.
[2]刘咸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2-303.
[3]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