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

2015-01-24 12:49相萍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脾虚抵抗健脾

相萍萍,王 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9)

探析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

相萍萍,王 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9)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临床证候的总和,其发生与体质差异、饮食不节、运动不足、七情内伤等原因相关;脾虚失运、痰湿内蕴为其主要病理环节,脾与代谢综合征证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而临床中应当重视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以健脾助运、化痰祛湿为主要治疗大法。

代谢综合征;从脾论治;中医药治疗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证群的总和,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IFG及/或IGT)、高血压、血脂紊乱(高TG血症及/或低HDL-C血症)、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根据ATPIII定义我国约有6400万成人患有MS,而根据最新的IDF定义则上升为7700万人,患病率达16.5%。由此可见,MS已成为现代人的多发病。笔者依照中医理论对其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探究,认为MS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脾关系密切,从脾辨治取效明显,故而提出从脾论治。

1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古代中医文献对MS本身并无记载,但其组分中的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在中医古籍中均有记载。笔者认为,体质差异、饮食不节、运动不足、七情内伤等是代谢综合征的常见发病原因。

1.1 体质差异,痰湿为多

体质差异决定了个体对许多疾病的易感性,许多疾病的发生也常常源于其共同的体质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认识到体质差异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内在因素。如《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消渴等疾病与人的体质有关。李艳秋等[2]认为,先天痰湿体质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也是MS形成的病理基础。王琦[3]等分析9种中医体质类型,提出痰湿体质之人多因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而致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与MS的核心定义中心型肥胖相吻合,且其发病倾向于消渴、胸痹、眩晕等病证。

1.2 饮食不节,肥甘厚味

《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人们的饮食结构日趋西化,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糖、高盐等高热量、低纤维的膳食成为日常饮食主体,长期饮食不节、肥甘厚味甚或嗜好烟酒等都会导致中焦脾胃受损。《素问·奇病论》有言:“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进一步说明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蕴,影响精微物质的转输,从而引起MS诸症。

1.3 运动不足,气机失运

人一身之气贵在升降出入条达。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人们普遍久坐少动、运动不足,导致中焦气机失于调畅,脾胃呆滞,运化失职,饮食精微不归正化聚而生湿成痰。《吕氏春秋》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行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长期运动不足,再加之饮食偏嗜,肥甘厚味得不到正常运化转输,同样化为痰、湿、浊、脂积聚体内,化热化毒,阻碍气机升降。马伯艳[4]等也研究指出,久坐少动,气机失畅,中焦气机上下斡旋受阻,脾失健运,从而变生MS诸症。

1.4 七情内伤,气滞困脾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普遍存在紧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致七情内伤。脾在志为思,忧思烦劳过度,使脾失健运,而长期不良情绪刺激,又致肝失疏泄。肝失条达,使气机紊乱,肝脾功能不调,各脏腑功能失常,引起代谢异常,体内津液输布失畅,聚浊酿痰。王坤玲等[5]认为,肝脾失于调畅是MS发展的重要环节,肝气郁滞,脾气受困,脾无以升清降浊,则饮食不化,聚饮成痰,导致MS诸症。

2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代谢综合征实为本虚标实之证。《素问·汤液醪醴论》说:“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故其治疗须“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根据MS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笔者认为本病其本在脾虚,其标在痰湿。

2.1 脾虚失运为本

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虚气化不足,精气不能游溢,脾气不能散精,易致体内气血津液输布、运化失常,物不归正化,化痰、化湿,困阻于体内,致使形体日渐肥胖,血糖、血压、血脂增高,最终损伤脏腑经络,引发MS诸症。与此同时,脾虚失运,物不正化,痰湿日久,积聚体内,渐致脾阳困遏,痰湿无以温化,反而又伤阳气,形成恶性循环,终致MS难以控制。

2.2 痰湿内蕴为标

痰湿易困脾,致使脾主运化功能下降,脾气受困,失于健运,影响精微物质的转输。水谷精微进入体内,不能为机体所利用,形成多余的膏脂,膏脂流溢血脉而致血脂异常;痰湿阻滞,蒙蔽清窍可致眩晕;痰湿聚于中焦,则易形成肥胖。《丹溪心法》有云:“无痰不作眩”,“头痛多主于痰”,说明痰湿是肥胖、眩晕、头痛等MS证候的病理基础。现代研究表明[6],MS患者血糖、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血液聚集性和黏滞性升高、血尿酸增多等,均与痰有密切关系。李东晓[7]进一步阐释痰湿是MS诸症的共同发病基础,提出胰岛素抵抗的病理过程即为“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的痰湿形成过程。

3 从脾论治

目前MS已在全球广泛流行,其发生与脾密切相关,故其论治当以健脾为要。清·沈金鳌认为:“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安能不病,凡治四脏者,安可不养脾哉?”MS的发生主要源于脾,故当从脾论治。

3.1 中医药治疗

笔者认为,脾虚失运、痰湿内蕴为MS的病机关键,治疗当以健脾助运、化痰祛湿为主要原则。《冯氏锦囊秘录·痰饮大小总论合参》曰:“惟脾虚不能致精于肺,下输水道,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故MS的治疗应以健脾为主,温补脾阳,促进脾之健运,以治其本。古人言:“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朱震亨指出:“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通过健脾既可化痰除湿,又可防止痰湿再生,从根本上杜绝痰湿的产生。临床上通过采用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MS往往收到较好的疗效。施红[8]以脾虚湿盛为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提出以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组成平代汤(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麦冬、山药、五味子、生地黄、葛根、苍术、玄参、黄连、丹参、玉竹),明显改善了胰岛素抵抗,并起到胰岛素增敏作用,从而改善MS患者的临床症状。王琦[9]等采用化痰祛湿方(白术、苍术、黄芪、防己、泽泻、荷叶、橘红、生蒲黄、生大黄、鸡内金)健脾益气消脂,化痰除湿祛瘀,可改善MS患者脂质代谢,减少脂肪积聚,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中载脂蛋白含量,适用于痰湿阻滞所致的胸痹、肥胖、眩晕等病证。练建红[10]纳入60例痰湿内阻型M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培哚普利、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加味温胆汤(法半夏、茯苓、陈皮各12 g,淫羊藿10 g,竹茹、枳实、地龙、大黄、生姜、大枣、甘草各6 g)。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法可有效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血压、血糖、血脂和临床症状,同时亦可改善痰湿内阻型M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3.2 针刺治疗

除应用健脾祛湿中药方剂治疗MS外,针刺疗法也可发挥健脾化痰祛湿之功,对血压、血脂水平、血黏度等均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足太阴脾经,可通调脾胃,是健脾化痰的要穴。解秸萍等[11]指出,该穴有良性调节血脂的相对特异性,电针该穴位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或可替代降脂药物成为临床调节血脂的安全有效方法。杨月穗[12]纳入60例脾虚痰湿证M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降糖、降压、调脂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针刺健脾祛湿化痰穴位(中脘、下脘、天枢、大横、气海、关元、水道、足三里、丰隆、阴陵泉、膈俞穴)治疗,结果治疗组腰围、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内脂素、脂联素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充分说明采用健脾化湿的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脾虚痰湿证MS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纠正内脂素抵抗,改善腰围,控制血糖,降低血脂。

3.3 健脾单味药研究

近年来,通过对中草药的药理研究发现,许多益气健脾中药[13-18]如白术、茯苓、山药、黄芪等具有降糖、降脂、降压、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马立新[15]等研究发现,山药可调节糖尿病肠病患者空腹血浆P物质浓度和血管活性肠肽浓度,控制糖尿病肠病患者血糖,改善肠道功能。山药与胰岛素合用还能通过神经-激素-免疫网络调节,增强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实验研究表明,黄芪中的主要成分如黄芪多糖、黄芪总皂苷、黄芪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双向调节血压、降血脂、血糖的作用[16],可增加各脏腑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17],并可防治MS后期的并发症[18]。临床治疗中可辨证配伍应用,以健脾为本,化痰祛湿,标本兼顾。

4 结语

目前MS已成为临床常见且难以治愈的疾病,研究指出脾虚湿盛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而MS证候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故健脾除湿是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关键,也是MS治疗的重要方法。《灵枢·本脏》认为“脾脆则善病消瘅”,脾虚失运,痰湿内蕴是MS的病机关键,故其治疗当以健脾助运、化痰祛湿为主。然而我们强调脾在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因此而忽视肝肾等脏腑。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需借助肾中阴阳的温煦滋养而运化水谷精微;肾精亦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得以充盛成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之阴息息相通。肝气调畅,疏利胆汁,促进脾胃运化,脾运健旺,肝体得以濡养而疏泄有度。肝脾肾三脏相互制约、协调平衡,三者之中,脾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故当重视从脾论治。当然,从脾论治MS仅是基本思路之一,不可能以偏概全,临床上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求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法。

[1]顾东风,ReynoldsK,杨文杰,等.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181-186.

[2]李艳秋,张志玲,李惠林,等.健脾化浊法治疗代谢综合征探讨[J].新中医,2012,44(7):146-147.

[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4]马伯艳,张福利,田旭升.从脾胃内伤、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J].中医药学报,2010,38(6):1-3.

[5]王坤玲,王建清.从肝脾肾浅析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J].新疆中医药,2011,29(5):1-3.

[6]徐胤聪,吴建林.代谢综合征痰证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5):352-354.

[7]李东晓.痰与代谢综合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144-146.

[8]施红.代谢综合征从脾论治[J].吉林中医药,2009,29(10): 839-840.

[9]王琦,李英帅.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及辨治探讨(下)[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23-625.

[10]练建红,张玉辉,张飞燕.加味温胆汤对代谢综合征痰湿内阻证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8):52-53.

[11]解秸萍,刘桂玲,乔晋琳,等.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5):346-34.

[12]杨月穗.针刺治疗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12-16.

[13]张晓娟,唐洁,梁引库.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946-2949.

[14]曹岗,张晓炎,丛晓东.白术多糖的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3):15-18.

[15]马立新,吴丽平,贾连春,等.山药对糖尿病肠病患者血糖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64-1865.

[16]陈国辉,黄文凤.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7):1483-1485.

[17]仝欣.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247-1248.

[18]栾佳杰.黄芪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2:3-7

Analysis of treating metabolic syndrome from spleen

XIANG Ping-ping,WANG xu△
(First Clinical Medicine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China)

Metabolic Syndrome(MS)is a clinical syndrome featured as insulin resistance,which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congenital differences,irregular acquired diet,and lack of exercise.Internal injuries seven emotions and so on.“The failure of transportation resulted from the spleen deficiency with internal accumulation of phlegm-damp”is regarded as the key pathogenesis.The spleen in Chinese Medicine sense has close relationship on MS.Thus,the treatment of MS focusing on spleen is proposed,and define its treatment principles as“recover the function of spleen in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y getting rid of phlegm and dampness”.

Metabolic syndrome;Focusing on Spleen with trea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R589

A

1006-3250(2015)01-0038-03

2014-10-13

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1817);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产业创新创业项目(2013-A-10)

相萍萍(1989-),女,江苏连云港人,在读硕士,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王 旭,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Tel:025-85811627,E-mail:njzywangxu@126.com。

猜你喜欢
脾虚抵抗健脾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老年健脾操(一)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