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医“三子”、“四性”失衡与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15-01-24 12:42:20沛李鑫党毓起陈怡萌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银川市中医院宁夏银川750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四性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时 沛李 鑫党毓起陈怡萌.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 2.银川市中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

回医“三子”、“四性”失衡与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时沛1李鑫1党毓起2*陈怡萌1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 2.银川市中医院,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回族医药认为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等原因使自身得不到良好的代偿,而打破其动态平衡.“四性学说”认为其病机为“禀性衰败而湿.”其根本在先天禀赋不足,而“三子”又由“四元”和与其相对应的“四性”化生而成,先天禀赋不足,则导致“三子”失衡,则后天失养,故使其体质禀性变为偏热、偏湿,则易患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关键词】三子;四性;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回族医学

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人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约是正常人的3倍,且动脉粥样硬化占61. 2%[1].有调查显示[2]:宁夏回族糖尿病患者中TG的增高较普遍,且成为独立危险因子.故说明回族是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人群.为了能因地制宜地指导本病的辨证论治,探讨回医理论与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是有临床意义的.

糖尿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病症,而在《回回药方·卷三十·杂症门》中沿用了“消渴”的病名,与中医理论中对“消渴”的定义相似.动脉粥样硬化由糖尿病发展而来,其在中医中没有确切的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归于“消渴、胸痹、心痛、偏枯、痰证”等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临床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的具体要素.回医的辨证与中医的辨证一样,着重在寻找导致病变和症状的直接原因和机制,以确定病证的“根源”(或“病根”、“因”),这种辨证体系就是病因(包括原发性致病因素如风、寒、热等,和继发性病因如痰、湿、黄水、黑血等)与脏腑结合的辨证系统.

1 “四性”失衡与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四性学说”(寒、热、湿、干)由天人合一论、性智本原论、禀性论和四性气质论四部分有机地构成,是“体质禀赋”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3].回医认为[4]疾病之所以会发生发展,是生命体身心性智为响应内外环境变化引起了自身内在的变化而发生.也就是说,四性之间的协调保持了机体正常的生化代谢,若因某些原因,导致寒热或干湿失调,又不能得到自身的良好代偿,而机体为了适应这种反应,改变内部禀性、气质、体液机能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综合态势,这种综合态势被称之为禀性衰败.

回族医学认为,发病的内在依据是禀性衰败,而发病的重要条件是邪气,人体先天之禀性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大多起着主导作用.《回回药方》[5]言“禀性湿者,不作渴,身不瘦,却脏腑不住干者而硬.”又“冷根源在胃经、肝经、脾经、腰子等内生的证候”.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与宁夏回族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与特殊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相关,宁夏地区回族消渴病患者以体质偏寒兼有湿邪者居多,根据“四性”理论指导认为其病机为:“禀性衰败有湿者,作消渴而治”.

而人体先天之禀性在中医则体现在先天失养,禀赋不足中,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认识到消渴病乃先天禀赋不足.《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并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患病,其最明显表现为肾阴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生理活动起重要作用,它的气化功能对机体津液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代谢的平衡起重要作用,故肾精亏,则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至肾虚肺燥热俱现,发为消渴.

“四性”学说中,从体质气性而言的冷、热、干、湿是其具体的表达方式,正常的生理称为“四素”(热、寒、干、湿),回族医学称为“四禀性”,它不但决定机体的反应性,且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若“寒素”凝滞,则影响寒热代谢过程,能量释放调节障碍,组织功能衰败,动力减弱,易形成“寒病质”;“湿素”异常,则壅阻气道,体液瘀滞,输布代谢不及,就会形成“湿病质”[6].宁夏回族地区糖尿病患者符合“寒病质”、

2 “三子”失衡与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三子”(木、金、活)是由人体心身气质四种不同的元气(水、火、气、土)及分别对应的四性(寒、热、湿、干)所结合化生而成,其之间充满了各种联系.回族医学阐述生命的本源为水、火,气是命的征兆,生命力的强弱取决于气的盛衰,有赖水、火在共振中是否和合适中,而“木”成能助火,“金”成亦能助水,以后天而济先天,并处在不断变化与稳定的状态.“木”能使气火升达,“金”能使土水下坠.当自身的调控能力不足对抗这种变化而失衡时,便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三子”理论中认为,“木”见于土外,其性半湿半热,化生繁衍,易凝易解,喜游溢、浸泛,为酸质[7].木气至所专盛之“气”,其性湿,至所专盛之“火”,其性热.在糖尿病的内外致病因素刺激下,且宁夏地区回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如喜食羊肉等致使体内自稳态系统不足以抗衡,而禀气、火胜者,使其禀性随之偏热、偏湿,水湿津液停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聚而生痰,痰阻脉络,便会发为动脉粥样硬化.

3 小结

综上所述,宁夏回族地区人民因饮食与体质原因易患糖尿病,且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率高于汉族,“四性学说”认为其病机为“禀性衰败而湿.”其根本在先天禀赋不足,而“三子”又由“四元”和与其相对应的“四性”化生而成,先天禀赋不足,则导致“三子”失衡,则后天失养,故使其体质禀性变为偏热、偏湿,则易患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文献

[1]卢雪玲,谢自敬,王宁,等.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若干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5): 427-429.

[2]雷晨,张如意,何兰杰,等.宁夏回族糖尿病住院患者并发症的13年回顾性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6): 450-453.

[3]袁玲,南一,牛阳.从“四性学说”谈“回回体质假说”的建立[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2): 159-160.

[4]孙涛,牛阳.回族医学哲学基础[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16

[5]佚名.回回药方卷三十[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73.

[6]杨森,高永举,杨杏,等.回族医学中四性体质与发病关系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14(8): 50-51.

[7]单玉德,单利.回医“三子”生理特征与病理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7,01: 26-27.

收稿日期:( 2014. 12. 03)

通信作者:党毓起,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心脑肾并发症研究.

作者简介:时沛,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心脑肾并发症研究.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01-02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29

猜你喜欢
四性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2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56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20
糖尿病知识问答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 01:42:39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分析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小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20:2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山楂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干预机制
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 20:03:30
新材料作文有效教学应把握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