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玉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 晋城 048006)
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护理体会
李 玉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 晋城 048006)
目的分析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18例的护理资料。结果218例透析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动静脉瘘均使用良好,无并发症。动静脉瘘均满足患者出院后长期血液透析要求。结论正确使用和保护好动静脉瘘管,避免反复穿刺及护理不当导致瘘管堵塞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某些药物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后期维持生命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血管通路的建立又是血液透析的基本条件。所谓动静脉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手术后静脉血管中流动着动脉血液,由于血流的不断冲击,使静脉管壁扩张、变厚,形成动脉化的静脉血管(内瘘成熟),可以反复穿刺进行长期血液透析。具有通畅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方便,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延长生命的基本保证。但由于反复穿刺及护理不当,可导致血管损伤、瘘管狭窄、堵塞、感染、假性动脉瘤等,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正确使用和保护好动静脉瘘管,避免反复穿刺及护理不当导致瘘管堵塞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至关重要[1-4]。我科通过对2008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18例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透析效果,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8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18例,均行动静脉瘘血液透析。其中,男118例,女100例,年龄31~62岁,平均(56.7±5.6)岁。原发疾病:药物中毒致慢性肾功能衰竭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高血压肾病56例,多囊肾9例,糖尿病肾病例63例。218例患者规律透析(每周2~3次,每次4~5 h,血流量200~300 mL/min)。动静脉瘘使用时间>5年10例,1~5年178例,<1年30例。
1.2 方法:患者采用动静脉吻合术,手术方式采用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内瘘成熟后4~6周开始使用。
218例透析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动静脉瘘均使用良好,无并发症。动静脉瘘均满足患者出院后长期血液透析要求。
3.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患者因长期的疾病折磨,各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患者极易产生忧郁、焦虑、恐惧、偏执、抗拒等一系列心理障碍[5]。护理人员以热情关怀的态度,针对本组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造瘘的目的及瘘管的形成、作用、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减轻或解除思想顾虑,自愿接受手术并在术后积极、主动地配合内瘘管理[6]。最终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力,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具体做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宣教,使患者心有所依,充分认识到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只能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疾病的转归[7],只有正视现实,消除不必要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增强依从性,才能使疾病尽快好转,提高生活质量。②血管护理:早期护理干预极为重要。由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严格评估内瘘血管,检查血管震颤,判断血管走向。可用食指和拇指指腹分别压在内瘘吻合口上5、10 cm处,交替放开和压迫血管,可明显感觉血管内血流方向[8]。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内瘘血管,避免在内瘘血管上穿刺输液、测血压,以保护皮肤的完整与清洁,并告诉患者保护好血管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线,为血液透析做好充分的准备[9]。
3.2 透析中的护理[10]:透析前应保持手臂清洁,经常湿热敷,穿刺后可涂些喜疗妥软膏。冬天注意肢体保暖,以免血管受冷痉挛。刚成熟的内瘘管壁脆而薄,易引起皮下血肿。因此,最初由临床穿刺技术好的护士进行穿刺。禁止反复定点穿刺,防止血管壁纤维化,弹性减弱及瘢痕的形成。透析过程中应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以免穿刺针头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形成。透析结束拔针后,压迫止血也是保护动静脉瘘的重要环节,患者应自己掌握压迫的技巧。针眼处用1 cm大小的正方形纱布压迫止血,也可先用创口贴贴在上面再用纱布块压迫。压力要适当,以既能止血又能感到血管震颤为好,一般30 min放松,2 h取下纱布,24 h内禁止擦洗穿刺点。移植血管透析结束后,应压迫穿刺针进入处,压迫时间长于直接动静脉瘘者。如果按压不当,过重过轻或时间过长,都会造成皮下血肿不同程度损伤血管,造成内瘘闭塞。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防止医源性损害的发生。
3.3 术后护理:内瘘处不要包扎过紧,同时注意观察内瘘处有无血肿及瘀斑、局部有无渗血。教会患者判断内瘘是否通畅,如静脉侧能扪到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提示内瘘通畅,否则怀疑有血栓形成,联系医师及时处理[11]。造瘘术后应适当抬高肢体约30°,保持其血流通畅避免受压,注意保暖。术后第2天进行功能锻炼-反复交替进行握拳动作或反复挤压握力球或间断热敷内瘘以上的静脉,每天3~4次,以促进血管的扩张。但注意功能锻炼开始时动作应轻,握拳力度应由小到大慢慢增加。内瘘侧肢体禁止测血压、输液、抽血,衣袖不可过紧,避免提重物。电话随访透析患者平常应经常进行自我检测动静脉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以免瘘管感染或闭塞。一旦发现瘘管震颤或杂音消失或疼痛,立即到医院就诊。
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是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血液净化方式,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象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内瘘。保持长时间使用一个通畅的内瘘,既能避免因反复造瘘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能保证充足的血液量,达到一个理想的透析效果。本组资料提示:护理人员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注意观察,正确指导患者保护好动静脉瘘,有益的功能锻炼尽早进行,促使动静脉瘘早日“成熟”,科学启动动静脉瘘,穿刺方式方法熟练,运用自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造成内瘘感染,结束后按压方法正确,注意保护好血管。尤其是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情绪,提高自我的护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透析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1]张玉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 2010,23(12):1151.
[2]高惠玲,郭宝茹,张凤仙.106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61-62.
[3]邓雪.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瘘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0): 2575-2576.
[4]曲立枝.937例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9.
[5]张家敏.尿毒症造瘘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1,8(35):244-245.
[6]周明辉,孙岩,蔡淑芬,等.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性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80.
[7]李红,乔金红,郝丽萍.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3):63-65.
[8]张秀容,宗秋岩.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5):514-515.
[9]高爱华,李海艳,刘霞.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 35(2):149.
[10]李淑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5):549-550.
[11]蒋琼.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巧[J].当代护士,2009,32 (12):77-78.
R473.
B
1671-8194(2015)03-02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