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光
(长春急救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6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杨 光
(长春急救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中心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救治的6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急救记录及护送护理记录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外伤性昏迷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结果61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8例,有效率为95%;死亡3例,无效率为5%,因患者并发多器官衰竭,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无1例患者因意外死亡发生投诉现象。讨论120急救护理人员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医学知识,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的安排急救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抢救率,减少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外伤性昏迷;急救;护理
外伤性昏迷多由高能外力作用所致,是急诊科常见的急诊病之一[1]。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或伴有病态反射活动,对自身和外界环境无感知力,意识丧失,并发症多,随时存在生命危险。此病发展迅速,起病急、病死率高,因此120救护人员要具备精湛专业技术,对病情进行迅速评估,采取有效,快速,细致完美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为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急救与护理方法,完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更好的服务。现将本中心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救治的6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急救护理资料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中心进行外伤性昏迷抢救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男患者40例,女患者21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0.5岁,就诊时间为外伤后10~50 min。其中交通事故患者31例,打架斗殴患者9例,高空坠落患者8例,跌倒摔伤患者8例,脑挫裂患者3例,干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2例。伤口明显者31例,明显骨折患者21例,呕吐患者9例。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急救记录及护送护理记录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外伤性昏迷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在接到120急救信息赶往现场途中与报警者进行电话联系,及时了解患者以往病史并且指导其对患者实施紧急处理,到达现场后诊断与治疗方案同步进行,首先根据患者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状态对患者作初步检查判断,救护车现场进行急救[2]。抢救措施包括:
2.1 评估病情:到达现场后120护士要通过询问病情、有目的性检查和敏锐的观察力在短暂时间内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初步评估内容涉及昏迷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3]。在未送往医院之前,首先要准确判断患者在短时间内是否有生命危险,针对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初步抢救措施。当同时出现多名患者需要抢救时,应首先考虑患者危险程度,以病危者或病情急剧恶化者优先。评估病情同时,准备好抢救所需器械及药品,争取缩短抢救时间。
2.2 气道保持畅通:气体交换维持人体生命之根本。只有呼吸畅通才能达到气体良好交换,因此保障患者氧气供应,应该放在抢救首位。外伤患者多为被动体位,进行评估时将患者改为侧卧位,防止呕吐等现象引起窒息。抢救过程中,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包括口咽部血块,呕吐物及分泌物等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量及气体交换达到最佳状态,防止脑、心、肾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衰竭。对于抽搐或牙关禁闭患者要用开口器防止咬伤舌部。对病情严重或呼吸抑制患者采取机械通气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治疗可改善脑供应,是任何昏迷症状所必须的。
2.3 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通道的通畅固定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4]。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可保障抢救性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维持循环功能发挥抢救功效。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要建立两组以上静脉通路。对于病情轻度患者置静脉留置针,中重度患者使用深静脉穿刺,甚至用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建立静脉通路。
2.4 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120护理人员在接诊抢救时应快速对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便对病情危重程度做出初步判断,亦有助120护士了解患者病情的随时变化,同时也为抢救措施和护理方法的实施提供有效依据。在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其他并发症产生,如意识障碍、瞳孔放大、大小便失禁等,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可防止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在急救人员护送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防止意外发生,做好突发情况产生时的应急准备,保证患者在转送途中安全。
2.5 体位护理:外伤性昏迷患者可在不影响急救护理情况下,保持舒适卧位姿势,急救时轻度患者均予以被动仰卧位。对病情危重患者以平卧位为最佳,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发生的窒息状况,颈椎损伤者除外。
2.6 对症护理:对于生命垂危的外伤性昏迷患者还要及时对症处理[5]。①颅内压增高患者:颈项强直,瞳孔不等大及喷射状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要立即给患者静脉输注125 mL 20%甘露醇注射液,15~20 min内静脉滴注完成,记录尿量。②大出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包扎止血,必要时用止血带。止血同时采用静脉滴注方式补充患者体液,维持血量有效循环,调节酸碱平衡,禁用甘露醇。③骨折昏迷患者,首先对骨折部位做简单有效固定,防止骨折部分神经血管进一步损伤,预防患者休克症状加重。对于骨折伴有昏迷躁动患者要着重看护,必要时进行约束带固定,防止骨折病变部位发生错位。④肝脾破裂失血休克者,要建立多组静脉通道,输入大量补液、快速有效增容处理,尽快做好手术及输血前准备。合并脑脊液耳鼻漏患者,勿用棉球堵塞耳鼻腔及消毒水清洗,禁止鼻腔内插管及吸痰现象。
2.7 书写抢救记录:急救护理同时,120护士应书写抢救记录,确保记录“准确,客观,完整,及时,简洁”。为后期治疗留下可靠依据,便于患者进一步诊断,亦为抢救过程保留客观证据。
通过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并观察病情随之的变化,保持气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体位护理及对症护理方法的处理后,61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8例,有效率为95%;死亡3例,无效率为5%,因患者并发多器官衰竭,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无1例患者因意外死亡发生纠纷或投诉现象。
昏迷是脑功能意识障碍,对外界刺激无反射活动,无意识,随运动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与大脑皮层代谢异常,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脑干系统损害有关,患者病死率高,对于外伤性昏迷患者最佳抢救时间在30 min内,因此120护士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节省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以保证[6]。通过本中心对61例患者进行有效抢救护理,得出以下经验:①抢救及时,迅速。120护士应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3 min之内完成5~7项急救任务,为患者争取较多时间,增加存活率,带给患者家属安慰,有效避免事故纠纷。②抢救前,必须事先准备好抢救物品。其一,救护车内药品及医用器械要充足,及时清除过期药品,杜绝抢救物品及器械发生缺失与缺损。应设专人保管充电器械,定时充电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定期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作;其二,120护理人员应具备较高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对患者报以同情心,责任心,掌握规范的护理流程,业务精湛、技术熟练,做到快准稳,具有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的能力。其三,120护士在接诊重症患者时要有警觉性,不可自乱阵脚,做到忙而不乱。③120护士之间要积极配合。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相互配合,对于昏迷患者的护理不可能由一人快速完成。各护士应分工完成,抢救护士对患者进行抢救,处置伤口护士对患者进行骨折定位,止血包扎等。一部分护理人员从旁协助,收集疾病信息,做好家属工作。分工合作使急救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④加强患者家属急救意识。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应让患者家属学会在现场对危重患者实施急救方法,到达现场由医护人员继续进行有效救护,这样能缩短急救时间,达到抢救患者生命目的。因此加强对公众院前急救知识的教育和完善院前患者的转运工作对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总之,120护士运用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抢救率,减少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1]余淑英.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2): 2467-2468.
[2]张雅辉,鞠艳凤.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J].当代医学,2013, 17(4):137.
[3]胡晓,桂月玲,王晓娟,等.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J].中外健康摘,2011,8(24):383-384.
[4]唐晓燕.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2,24(8):4052-4053.
[5]赵春玲,郭鹏举.急诊昏迷患者308例鉴别分诊与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23(9):90-92.
[6]任显坤,李俊英.252例急症昏迷患者临床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 2011,34(3):203.
R473.6
B
1671-8194(2015)03-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