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艳玲 张晓红 李 玲 赵 燕
(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5)
社区居民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及护理干预
邹艳玲 张晓红 李 玲 赵 燕
(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5)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压力与日俱增,我国居民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我们就亚健康的相关状态进行研究并结合郑州市社区居民现状提出了相关护理措施。
亚健康;状态研究;护理干预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追究其根本,我们不难得出亚健康是由于日常生活中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导致体内毒素沉积,从而影响到肌体健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加大,亚健康状态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符合WHO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世界总人数的15%,处于疾病状态的人群占15%,剩余的70%人口都处于亚健康状态[1]。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亚健康状态不止是指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及精神方面,所以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只停留在身体状况方面,更多的是予以心理疏导。下面我们将结合郑州市居民亚健康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导致亚健康状态出现的多种病因中,饮食不合理、休息不足以及压力过大是居民亚健康存在的主要原因。
1.1 饮食因素:饮食不合理。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达不到合适值,从而使机体毒素积累,影响健康状况。
1.2 休息因素: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对于青少年,由于影视、网络、游戏等娱乐,以及备考开夜车等,常打乱生活规律。成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娱乐(如打牌、麻将)、看护患者而影响到休息。而我们在前边提到,亚健康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因此过度的熬夜以致机体疲劳,从而产生亚健康状态的比重在这几种重要因素中是最多的,约可达35%。
1.3 压力过大:过度紧张,压力太大。特别是IT白领人士,身体运动不足,体力透支,这样种种在压力之下产生的后果导致人体极度疲惫,难以维持正常的机体状态,也就出现了在病态与非病态之间的第三种状态。
1.4 不良的生活习惯:过量吸烟、酗酒、缺少运动、情绪低落、心理障碍以及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品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生活环境也可以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线异常等情况。
亚健康问题不只是生理功能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心理及精神层面的问题导致。简而言之,亚健康问题就是身心问题,是处在病态与非病态之间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包括作息习惯,更包括了它在社会中所处环境带来的压力。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较之其他城市更快,社会节奏及竞争压力更是不逊色于国内的一线城市。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处在哪一行业的工作人员压力都是与日俱增的,而这样一种压力也就恰恰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状况,但却又不能说是机体出现问题,退而说是第三种的亚健康状态。调查发现,郑州市社区居民亚健康人口所占比例为41.2%,远远高于欧洲一些国家公布的20%的调查结果[2]。这样的数据显示出了,郑州市生活节奏加快后人们身体状况的变化。根据我们对郑州市某社区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郑州市居民亚健康存在以下特点:
2.1 生活习惯:前边我们提到生活习惯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状态,经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长期抽烟、酗酒、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的发病率较之其他人要高。
2.2 年龄上。经过调查,我们得出在校大学生与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亚健康状态明显,究其原因,多是生活压力大,竞争就业难导致心理出现障碍。加之现在人们的抗打压能力较低,使得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易于焦虑,从而影响身体健康状况等。
3.1 开展健康教育。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心理压力所带来的亚健康追其根本都是不了解其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使大家思想重视,从而提前防御。进行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更加了解健康常识,提高其健康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
3.2 改变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或者不合理导致肥胖症等,均需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从细微之处入手,改变由于生活习惯带来的不良影响。
3.3 社区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定期为居民进行全面检查。居民自身由于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当自身出现相关症状后很难联想到自己所患的病症。社区建立起长效体检机制就可以帮助居民提前发现自身问题进行相应的措施调节。
3.4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亚健康症状表现中首要一条便是免疫力的下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帮助改善亚健康所带来的其他不良影响。
[1]王素琴,孔繁增,王健.河北北方医学院医科女大学生中亚健康状态的分布与表现形式[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3):56-58.
[2]刘雷,龙云,张涛,等.湖北省青壮年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其与睡眠和性格之间的关系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9):970-974.
Stud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Sub-health Statu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ZOU Yan-ling, ZHANG Xiao-hong, LI Ling, ZHAO Yan
(Zhengzhou Health School, Zhengzhou 450005, China)
The sub-health refers to non disease - health status, this is a kind of inferior health state. WHO will body no organic disease, but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the function of the state is referred to as the "third state", China is called "sub healthy st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creasing the resulting pressure, Chinese residents of sub-health state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Based on this, we correlated sub health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Zhengzhou city put forward relevant nursing measures.
Sub health status; Research; Nursing intervention
R473
A
1671-8194(2015)03-0225-02
郑州市社区居民亚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项目(131PRKXF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