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顺 张 栋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辽宁 大连 116100)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评析
王元顺 张 栋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研究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至2011年接收的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病患56例,其中29例病患进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27例病患采用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都实施术后随访12~36个月。5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19例为优,33例为良,4例为可,无效为0例。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无并发症现象出现。结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脱位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适合于临床应用推广。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
跖跗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一旦遭遇高能量外伤,就很容易出现骨折脱位[1]。手术治疗为临床上治疗跖跗关节脱位的主要方式,其中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是近年来最常用的手术之一[2]。研究观察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是我们此次研究的目标。随机抽取本科室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56例,经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科室自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6.22±10.58)岁;受伤原因:砸伤15例,高空摔落18例,交通事故23例,全部患者都属于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住院后都进行了X线片检查,依据Myerson分类法将患者的骨折情况分类。A型患者16例,B1型患者3例,B2型患者6例,C1型患者12例,C2型患者19例。其中29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27例患者选用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1.2 手术方法:患者首先进行硬膜外麻醉,然后在手术时选择仰卧位。手术时,将患者跖跗关节1~2段中间纵向切开。向外侧牵拉足拇短伸肌的肌腱,向内侧牵拉趾长短伸肌肌腱。其次依据患者骨折脱位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若患者属于新鲜骨折脱位,需先彻底的清除患处的碎骨片与血凝块等;若其为陈旧骨折脱位,则应该先全面去除患者骨折端与关节间隙内的陈旧瘢痕组织,同时将其1~3段实施松解和复位,待其成功复位之后,选取克氏针将它暂时固定起来。假如当时患者的跖跗关节的软骨早已遭到严重的损坏,那必须首先进行关节融合术治疗,剔除其关节软骨,之后实施自体小骨片植骨治疗。对待第4、5段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应选择其外侧实施纵向切开。待患者成功复位,再用克氏针将其暂时固定,然后采用直形、L型、或T型的微型钢板螺钉把患者跖跗关节实施背侧固定。一般跖跗关节第1、2、5段骨折脱位的患者采取内固定,而其他关节相对稳定,大部分患者就不必采取内固定,假如患者跖跗关节的3、4段出现不稳定,就需采取克氏针经皮持续2~3周临时固定。患者在实施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不需打制石膏制动,只需抬高患肢。待患者的局部肿胀症状明显消退以后,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关节锻炼。至患者伤处痊愈后,取出内固定物即可。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全部患者随访12~36个月。跖跗关节骨折脱位56例患者,其中19例临床疗效显示为优,为总有效率的33.92%;临床疗效显示为良的共33例,为总有效率的58.93%;临床疗效显示为可的4例,为总有效率的7.14%;临床疗效显示差,即无效的为0例;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达92.86%。29例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为优的10例,临床疗效为良的17例,临床疗效为可的2例,无效的0例,其优良率为93.10%。27例患者实施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显示为优的9例,临床疗效显示为良的16例,临床疗效显示为可的2例,无效0例,其优良率为92.59%。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与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跖跗关节为前足和中足相连的重要关节,对于足横弓有重要作用。当人体的脚发生旋转时,跖跗关节属人体足部的最弱处,特别容易因受外力作用而导致骨折脱位[3-4]。一旦患者发生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就会使患者的足横弓遭受明显的破坏,假如其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让患者手术后留下可怕的后遗症,严重的甚至残疾。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应本着恢复患者的足弓结构和形态,以确保病患跖跗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原则。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利用克氏针实施固定,并且手术后长期利用石膏实施外固定,效果不错,而且手术时创伤较小,但是克氏针的使用伤骨程度深,而且患肢功能恢复欠佳。最不可取的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是介于克氏针与螺钉中间的,实施内固定的时候,螺钉不必透过患者的骨关节面,也不必利用石膏固定,这样术后患者的患肢便能够尽早的开始锻炼恢复其功能,从而保证了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可以避免医源性损伤患者的跖跗关节的关节面软骨,有效的预防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减小了螺钉与钢板在发生断裂时取出困难的可能性,提高了固定的强度。观察结果显示,临床上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效果显著,并且有助于跖跗关节功能的完全恢复,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5-6]。
[1]王天旭,李兴华.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6):79-80.
[2]谭海军.观察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理哦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4):57-58.
[3]谢玉超.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4,4(2):157.
[4]肖益明.148例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2(4):343-344.
[5]燕晓宁,余光荣.跖跗关节不稳定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2011,5(5):457-458.
[6]李作为,徐向阳.跖跗关节稳定性与本体感受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19(1):253-254.
R683.42
B
1671-8194(2015)03-0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