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头皮缝合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观察

2015-01-24 10:53陈德生韩焕超马少彬黄志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期
关键词:骨瓣头皮张力

陈德生 韩焕超 马少彬 黄志刚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颅脑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改良头皮缝合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观察

陈德生 韩焕超 马少彬 黄志刚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颅脑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中改良头皮缝合法。方法帽状腱膜层用1-0微乔可吸收线间断连续缝合,<8 cm直线或小弧形切口,予4-0微乔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8 cm的创口,予1-0微乔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观察手术缝合速度、切口线头外露,头皮创口裂开、术后脑脊液切口漏,术后咀嚼颞部疼痛。结果该改良后头皮缝合法在颅脑手术中能明显加快手术缝合速度,术后无线头外露,无头皮裂开及感染,无脑脊液漏,术后咀嚼颞部疼痛明显减少。结论该改良头皮缝合法简单安全,成本不高,易于临床推广,在颅脑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头皮缝合;可吸收线;颅脑手术

近年来,改良头皮缝合法正逐渐被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其中皮内缝合,因其瘢痕小,且不需拆线,也逐渐应用到颅脑外科中。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本科开始用该改良方法应用于符合条件的颅脑手术患者,取得了相当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因颅脑创伤及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治疗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均无头皮严重挫裂伤及缺损,无糖尿病等明显影响切口愈合因素,共206例,男134例,女72例,平均年龄45.6岁。其中后颅窝直切口及小弧形切口12例,额颞部小骨腔直切口及小弧形切口99例,额颞顶大骨瓣切口25例,额颞部大弧形切口18例,额颞马蹄形切口52例;去除骨瓣或骨瓣难回纳47例,额颞部小骨腔切口均无骨瓣。

1.2 方法:肌层先予用1-0微乔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张力部位先予1-0微乔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帽状腱膜层,再予4#或7#普通丝线全层缝合固定,如马蹄形瓣的拐角处及大骨瓣“?”切口的转弯张力位,约1~3针;随后帽状腱膜层用1-0微乔可吸收线间断连续缝合,从刀口一端起间断连续缝合帽状腱膜,针距一般,皮下缝至真皮层,针距0.5~0.8 cm,深浅一致,在缝合过程中缝线要保持一定张力,连续缝合距离约5 cm或到张力位处打结,打结缝合处行内翻缝合,把线结置于帽状腱膜里侧,打结后一般建议剪线后再次缝合,如此类推一直缝到切口的另一端打结[1]。而头皮的缝合,对于<8cm直线或小弧形切口(骨瓣缺损直径<2 cm),直接予4-0微乔可吸收线皮内缝合[2];≥8 cm的切口用1-0微乔可吸收线间断缝合。

2 结 果

平均缝合时间25 min。术后间断缝合切口的患者均7~10 d拆线,皮内缝合切口不拆线,头皮切口均达到甲级愈合,无缝线过敏红肿反应,无切口感染及切口开裂,无脑脊液漏发生,患者恢复后进食咀嚼颞部疼痛明显减少;1例大骨瓣开颅并去骨瓣患者出现明显硬膜下积液,但头皮愈合良好,经穿刺引流后,硬膜下积液明显减少。随访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头皮均愈合良好,无1例头皮线结外露。

3 讨 论

3.1 在头皮缝合中,帽状腱膜必须按层对位缝合,此层承受主要张力,缝合不良时切口可能裂开[3],尤其是去骨瓣减压的患者,可以明显减少头皮张力,改善头皮愈合。此外帽状腱膜是防御浅表感染侵入颅内的重要屏障,由于这一层缝合不好出现并发症的并不少见。目前常规的头皮缝合方法多以丝线间断缝合帽状腱膜,再以丝线间断缝合皮肤,自Cushing提出要缝合帽状腱膜以来,一直是经典的头皮缝合方法,但该法在缝合时出血较多,且术后较多的患者会出现线结反应,使帽状腱膜缝线吐出切口缘,不仅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另有人主张全层缝合,这样可以减少线结反应,但是因为没有分层缝合帽状腱膜层,使头皮缝合的张力增加,延长了拆线的时间,也增加了切口愈合不良的机会。因此全层缝合头皮中一定要缝合到帽状腱膜层,但在切开的头皮中帽状腱膜较易回缩,易被漏缝,会增加出血及皮下积液的机会,甚至影响美观[2]。

3.2 微乔可吸收线能被人体通过水解的方式吸收,有效伤口支撑时间是7~10 d,之后张力强度逐渐减弱,体内15 d后开始吸收,30 d后大部分吸收,60~90 d完全吸收;打结强度大大超过羊肠线,质软、手感好,使用时滑爽、组织拖曳低、打结方便、牢固、无断线之忧;具有非抗原性和非致热性,在吸收过程中仅有轻微的组织反应,术后患者恢复快,痛苦小,无组织水肿,无组织排异。微乔可吸收线进行帽状腱膜层间断连续缝合,使帽状腱膜充分对合,比较紧密地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腔,从而减少了细菌入侵的机会,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止血作用,此外缝合帽状腱膜层后直接用微乔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头皮,可以将组织反应降到最低,避免术后因线结反应引起切口红肿等担忧,从而减少抗生素应用的剂量和时间,术后也未出现头皮开裂或感染现象。该改良头皮缝合技术的特点:①帽状腱膜充分对合,而且比较紧密地形成了一个封闭腔,从而减少了细菌入侵的机会,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止血作用[1]。②有效预防了丝线头反复从头皮长出,从而解除了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心理负担[1]。③帽状腱膜通过间断连续缝合,减少了头皮的张力,同时便于术后某些特殊情况需要探查时候,拆除部分缝线,避免连续缝合的缝合作用消失而引起头皮张力大增而影响愈合。④头皮缝合时继续用1-0微乔线缝合,皮内缝合用4-0微乔线缝合,使组织反应降到最低,而且不会降低支撑切口的强度。

3.3 因我们手上没有头皮切口张力数据,只能根据经验及可能出现的情况,结合选取病例后颅窝手术切口多不超过8 cm,额颞顶部小骨腔手术直切口及小弧形切口鲜有超过8 cm的,而且我们认为切口>8 cm,切口张力会明显增加,皮内缝合有可能不足以支撑切口,从而制定>8 cm切口行间断缝合。经过数年的探索,该改良缝合头皮方法,取的非常满意的效果,用微乔缝合线行皮内缝合及间断缝合,均没出现切口开裂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该方法克服了经典缝合的缺点,同时完善了连续缝合帽状腱膜层的某些患者可能出现需要拆线探查的特殊情况,并将组织反应降到最低,值得推广。

[1]史振宅,李卫杰,刘铁彪,等.头皮缝合技术的改进——附180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4):198.

[2]陈先震,楼美清.皮内缝合在头皮缝合中的应用与改进[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6):828-829.

[3]史玉泉,刘承基.神经外科手术图解[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

R651.1

B

1671-8194(2015)03-0185-01

猜你喜欢
骨瓣头皮张力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巧测水膜张力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论张力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让头皮爱上做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