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离症的胸部CT平扫征象

2015-01-24 09:14仵志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薄层供血实性

仵志强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65)

肺隔离症的胸部CT平扫征象

仵志强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65)

目的 探讨胸部CT平扫所能提示肺隔离症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CT胸部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肺隔离症的CT平扫征象,寻求能提示肺隔离症的CT平扫特征。结果 40例肺隔离症中叶内型39例,叶外型1例,其中CT平扫诊断37例,正确率92.5%。36例叶内型主要表现为:双肺下叶肺内多发的囊性、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以及不规则斑片状病灶,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大部分病例与支气管相通,并可见病灶由体循环的动脉分支供血。1例叶外型表现为左肺下叶内侧实性肿块,边缘光滑,与左肺下叶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与支气管不相通,并可见腹主动脉一分支与之相连。结论 肺隔离症的影像诊断以CTA为最佳,但其CT平扫有一定特征,其中薄层连续观察发现发自胸主或腹主动脉的动脉分支供血病灶是最直接证据,为进一步CT血管造影提供依据。

肺隔离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造影

肺隔离症是指一部分肺发育不全,无呼吸功能,与相邻肺叶的正常部分相隔离,而其血供是由体循环动脉或其分支供应的一组病变[1]。而其确诊需要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2-8],而临床工作中,患者首先就诊常常是胸部CT平扫,笔者通过对经CTA或手术证实的40例肺隔离症的CT平扫征象的分析,探讨其CT平扫影像特征,以求提高平扫诊断水平,为进一步CTA检查或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5~43岁,平均年龄20岁。临床症状:反复间断性咳嗽、咳痰38例;反复间断性发热33例;反复间断性咯血25例;胸闷18例;胸痛3例;无症状体检发现2例。40例手术证实,其中36例做了CTA检查。

1.2影像学检查方法:40例肺隔离症均有胸部CT平扫检查。CT扫描采用Philip's公司的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平扫层厚5 mm,Pitch 0.935,重建间隔5 mm,标准算法重建,矩阵512×512,范围自胸廓入口至上腹部,以肺窗及纵隔窗观察;薄层重建层厚2 mm,层距2 mm,标准算法,以肺窗及纵隔窗观察。薄层连续观察时依据图像情况适当调节窗宽窗位。

1.3分析方法:由2名经验丰富的呼吸影像医师观察患者CT平扫征象,着重观察病灶部位、病灶形态、病灶与支气管关系,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关系,尤其薄层连续观察与之供血的动脉与体循环动脉的关系,并加以记录、分析,得出诊断。再由1名呼吸影像医师将40例CTA的征象或手术结果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由3名共同总结出肺隔离症的CT平扫特征及观察分析方法。

2 结 果

2.140例肺隔离症CT平扫诊断正确37例,其中39例叶内型诊断正确36例,1例叶外型CT平扫诊断正确,CT平扫诊断肺隔离症的正确率为92.5%。40例中左肺下叶32例(占80%),而右肺下叶6例(占15%),双肺上叶各1例(占5%)。

2.236例叶内型主要表现为:36例病灶均于左肺下叶或右肺下叶的肺内见多发的囊性、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以及不规则斑片状病灶,其中35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33例病灶与支气管相通。36例均可见病灶由体循环的动脉分支供血。

2.31例叶外型表现为左肺下叶内侧实性肿块,边缘光滑,与左肺下叶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与支气管不相通,并可见腹主动脉一分支与之相连。

2.43例误诊病灶均位于右肺下叶,病灶表现为不均匀的片状阴影,而其CTA表现为数支小血管供血,且2例为肋间动脉供血,1例供血动脉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未参与供血)。

3 讨 论

3.1肺隔离症的发病机制:肺隔离症是胚胎期前肠和毛细血管与背主动脉相通,在发育过程中该部血管发生障碍未闭锁而被遗留下来所致,而其所供应的这段肺组织也发育不全[2]。供血的血管可以是体循环的动脉或动脉分支,异常血管1支多见,也可多达3~4支。发育不全的肺组织可以与支气管相通也可不通,相通者常继发感染[3]。本组中38例均有反复感染所导致的症状,因此需要尽早及时正确诊断与治疗[4-7]。

3.2肺隔离症的CT平扫特征

3.2.1本组中正确诊断的36例叶内型有以下特点:①部位:病灶位于左肺下叶31例,右肺下叶3例,双肺上叶各一例,因此肺隔离症分布特点是左肺下叶最多见,其次是右肺下叶,而其他部位少见。②病变形态:36例均表现为囊性、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与不规则片状影共存和相嵌,故肺隔离症的肺组织因发育不全及反复继发感染而使其形态及密度表现为多样性的混杂影,这种混杂影构成了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③病变的供血:通过适当调节窗宽窗位薄层连续观察,36例均能显示病灶与体循环动脉或其分支相连,从而显示了其特征性的供血血管,因此适当调节窗宽窗位薄层连续观察找到病灶的供血来自体循环至关重要。

3.2.2本组1例叶外型特征:病灶位于左肺下叶的实性肿块,肿块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病灶与发自腹主动脉的一粗大血管相连。由此看出叶外型形态和密度与其他肺部良性占位性病变相似,而其由体循环动脉或分支供血是确诊依据,因而CT平扫时调整好窗宽窗位薄层连续观察是提示诊断的至关重要的方法。

3.3肺隔离症误诊原因分析:3例病灶均位于右肺下叶,不是本病发病最多的部位;3例病灶均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片状影,容易误诊为炎症;3例的供血动脉均是数支细小血管,薄层连续观察时未见显示,未能观察到来自体循环动脉的供血血管是本组3例误诊的根本原因。

3.4肺隔离症的鉴别诊断:本病需要与双肺下叶单纯的肺组织发育不全、动静脉畸形、良性占位性病变以及密度不均的炎症相鉴别。单纯肺组织发育不全常表现为不规则片状影,且常有肺体积的缩小,CTA显示其供血仍然为发育不良的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供血;动静脉畸形常常表现为类圆形的血管囊,而无不规则片状影与之相嵌,并看见粗大迂曲的血管与之相连;良性占位性病变可以无血供或者其供血动脉常常肺动脉或支气管动脉的分支供血;当肺隔离症表现为不规则的片状影,需要和密度不均的炎性病变相鉴别,肺隔离症可以通过薄层连续观察发现来自体循环动脉或分支供血[6-8],而与炎症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及支气管的分支。

综上所述,肺隔离症的CT平扫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在调整好适当的窗宽窗位薄层连续观察找到病灶由体循环的动脉或分支供血是直接依据,可以为CTA检查或直接手术提供最重要的参考价值。

[1]李铁一.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0-104.

[2]Hirai S,Hamanaka Y,Mitsui N,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infected in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 collective review of patients older than 50 year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J].An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7,13(5):331-334.

[3]Lee EY,Dillon JE,Callahan MJ,et al.3D multidetector CT angiographic evaluation of extralobar pulmonary equestration with anomalous venous drainage into the left internal mammary vein in a paediatric patient[J].Br J Radiol,2006,79(945):e99-102.

[4]张发林,雍昉,潘爱珍,等.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7):1199-1201.

[5]陈波,邢宁,肖越勇.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支气管肺隔离症[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4):633-634.

[6]耿闯,顾岚.薄层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肺隔离症[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763-1765.

[7]Ko Sf,Ng SH,LeeTY,et al.Noninvasive imaging of 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J].AJR,2000,175(10):1005-1012.

[8]刘进康,夏宇,杨迎,等.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2):116-118.

R445;R563

B

1671-8194(2015)26-0170-02

猜你喜欢
薄层供血实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
辣语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