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2015-01-24 07:35邓春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外伤性血肿病情

邓春华

(云南省后所煤矿职工医院,云南 富源 655500)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邓春华

(云南省后所煤矿职工医院,云南 富源 655500)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加强患者病情观察,严密监测患者术前、术后生命体征,早期给予心理支持及营养支持并做好呼吸道和引流管的护理,后期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结果 经过治疗后62例患者中有43例治愈,8例中残,2例重残,4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周密的观察及细心的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颅内压;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治疗;护理

外伤性颅内血肿(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致命的继发病变,具有病情复杂、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如未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1-2]。因此周密的观察及细心的护理在其诊治和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我科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颅内血肿患者62例,由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之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颅内血肿28例,合并颅骨骨折12例,合并脑疝3例,伴脑挫裂伤19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井下作业矸石砸伤28例,刀斧砍伤16例。

2 结 果

本组6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确诊后,采用手术治疗46例,应用手术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等;另外16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脱水、抗炎、营养神经、激素,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等。经对症治疗后43例治愈,8例中残,2例重残,4例死亡,另有5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3 临床观察

3.1密切观察意识变化: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是否升高的重要指征之一是意识变化。作为责任护士,必须对伤后意识障碍的各期临床表现及演变规律的基本知识有详细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判断病情变化。

3.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生命体征往往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伤后可出现持续的生命体征紊乱。观察时按照呼吸、脉搏、血压、意识及瞳孔的顺序依次检查,注意脉搏和呼吸的频率、节律变化,通过对三项指标进行检测来了解呼吸、脉搏、血压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和规律。在本组病例中发现血压增高>140/90 mm Hg 62例,脉搏减慢<60次/分46例,呼吸减慢<16次/分32例。

3.3密切观察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机体的一个重要指证,可以反映颅内病情变化,责任护士应该注意观察瞳孔形态、大小、对光刺激的反应能力、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有无直接或间接反应。

3.4密切观察颅内高压的其他临床症状:观察有无突然剧烈头痛、呕吐、呕吐的程度和频率、呕吐物的性质;四肢活动情况,有无偏瘫,偏瘫是颅内血肿常见的症状。偏瘫的出现常为进行性,在单纯的颅内血肿,是因大脑皮层运动区受血肿压迫所致,最多见于额颞部血肿。表现为血肿对侧肢体瘫痪。偶尔因脑疝压迫中脑向对侧移位,被对侧小脑幕切迹挤压而发生,此时偏瘫在血肿同侧;还应注意双眼裂是否等大、鼻唇沟是否同样深浅;有无癫痫;听力如何;视力有无改变;有无失语等。从上述的这些颅内压增高的早期表现中来判断患者有无颅内血肿继续扩大,以免到了晚期脑疝再处理,那时即使手术效果也很差。

4 护理措施

4.1一般护理:护理工作尽量做到专人护理,一例患者由一个护士来进行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保持病室安静,室内湿度保持适宜,每天开窗通风2~3次。如无血容量不足,一般抬高床头15°~30°角,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郁血,预防脑水肿。颅内血肿患者一般都伴有意识障碍及颅内高压症状,主要表现头疼,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有效地约束患者,及时上好床栏,防止发生意外。

4.2术前护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废物,吸出呼吸道内的痰及分泌物,防止窒息。同时要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勿使患者因呼吸不畅而缺氧以致加重脑缺氧。②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4.3术后护理

4.3.1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持续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生命体征每15min监测1次,待病情稳定24 h后改为1 h监测1次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即使有效的处理。

4.3.2呼吸道护理: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或痰栓堵塞管口。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 s,并避免剧咳。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后15min吸痰效果较好。每2 h翻身,叩背1次,以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对于伴有颌面部损伤气道分泌物难以排除以及接受亚低温治疗者,或术后昏迷估计短期内难以清醒者,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做好带管护理。

4.3.3管道护理:术后保持头部相对固定,经常挤压引流管,保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阻塞、脱出等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速度、颜色,准确记录2 h引流量。每天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

4.3.4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常有呕吐、高热、大汗、强直抽搐等表现,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加上早期限制水钠摄入,脱水利尿、激素治疗等干扰生理平衡的措施,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引起体内热能平衡失调。因此,必须给予营养支持,正确补充热能以减轻机体损耗。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待消化道功能趋于正常时,可开始鼻饲饮食,先小量试喂,根据情况逐步增加,管喂内容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步过渡到多种平衡配方,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若患者意识好转,有吞咽反射时,可从口试喂,开始时以藕粉、蒸蛋为宜。并注意是否吞下,以防呛入气道。随着病情的逐步好转,给予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4.3.5基础护理:①口腔护理:为预防口腔炎或溃疡,保持口腔清洁,每天2次口腔护理。②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床铺清洁干燥,每1~2 h翻身1次,予气垫床,加强周围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3.6保持有效降温: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保持直肠温度32~35 ℃。必要时给予冬眼低温治疗,以降低脑代谢率及脑耗氧量,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病室应保持安静,温度湿度适宜,光线温和,定时行空气过滤消毒及空气细菌培养。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

4.3.7康复治疗与健康指导:康复治疗与健康指导要因人而异,依照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颅内出血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在术后要进行康复治疗与健康指导。同时可辅助高压氧进行治疗;肌张力较高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适当应用抗肌张力高的药物进行进一步治疗;也可在治疗中利用中医中的针灸疗法,这些军队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康复治疗与健康指导中,护士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对待患者时在充分体现专业素质的同时要充满爱心。对废损功能的再训练应非常耐心;将康复训练的正确方法教授给患者及家属,使患者和家属可自行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也可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和患侧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和康复的信息进而帮助其恢复功能;患者肢体发生瘫痪后由于行动不便加之心理不想麻烦他人,很容易经常性的不动,这样对肢体功能恢复很不好,因此护理人员要每天定时进行瘫痪肢体活动和按摩,防止足下垂。很多伤情较重的患者在意识逐渐恢复过程中,喻燕和身体行为不受控制,在影响独立生活的能力的同时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护士应指导家属务必让患者随时感到被关怀、支持和鼓励。通过暗示、成功案例及权威性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患者功能恢复,早日回归社会生活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5 小 结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致命的,却又是可逆的继发性病变。病情具有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如未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细致地观察病情,仔细查体及细心的护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功能训练,以争取最佳疗效,降低病残率、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王曙辰,李辉.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临床治疗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6):698-699.

[2] 薛志伟,周建安,邓志伟,等.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32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43-544.

R473.6

B

1671-8194(2015)10-0249-02

猜你喜欢
外伤性血肿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