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惠 滕跃中
(山西省晋中种蜂场,030600)
山西中华蜜蜂地方良种的选育和应用
郑永惠 滕跃中
(山西省晋中种蜂场,030600)
山西省境内的中华蜜蜂同属于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以下简称“中蜂”),是我国独有的当家蜜蜂品种。我国大部分植物群落的发育都留下中蜂的痕迹,如许多被子类植物花管的长度与中蜂的吻长相近。再有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型气候带,温度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大,中蜂非常适应这种气候环境。加之我国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但不集中,这种状况培养了中蜂能够利用零星蜜源的独有特性。
在我省的广大山区中蜂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为此我们对山西省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的中蜂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形态学分析,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合理应用、地方性良种选育和保护措施与方法。
1.本场选留种群的选择
中蜂不宜远距离异地引种。根据当地中蜂的表现性状,通过拟设的育种措施,为扩大种群数量,首先在本地多个蜂场(本场内进行)选择,对本场内的蜂群进行全面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选择,选择其经济形状、生产能力、表现形状和形态特征较为一致的蜂群选作种用。为了达到对当地中蜂进行保种的目的,在种群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多选择一些,这样种群内的异质性等位基因的数量就可能越多,而使得同质间等位基因的纯和率就越少,而异质等位基因的丢失就越少,这样对当地中蜂特有的表现性状的保留时间越长,以达到保种的目的。
2.种用母群的选择
在种用母群的选择上最好是对其祖代或父代表现性状的考察,这样才能确定其的遗传基因是否稳定,其优良性状是否能遗传下来。如不能对其祖代或父代的表现性状进行考察,就对其后裔进行严格的考察和检测,检测其表现性状是否与上一代的表现形状或该品种的表现形状基本一致或相近。而后在进行淘汰或留作种用母群。
3.种用父群的选择与培育
种用父群的选择和母群的选择过程基本相同,但选择的量要大于母群的选择量的8~10倍左右。在一般生产蜂场对父群(雄蜂)的选择不加重视,只重视对母群的选择。而在保种工作中,必须加强对父群的选择,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与其交尾的蜂王的成功率和质量,只有大量的健壮的雄蜂才能保证与其交尾蜂王在交尾过程中优胜劣汰,让最健壮的雄蜂与其交尾,保证蜂王的质量。
1.闭锁繁育
闭锁繁育是蜜蜂保种的最佳繁育方式。应用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可防止外来基因渗入(防止遗传污染);在扩大种群组的规模时,可避免原有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因为种群组规模越大,群组内异质性等位基因的数量就可能越多,由性等位基因纯合而形成的二倍体雄性个体的机率就越小,因而基因丢失的可能性就越小,种性保存的时间就越长。
⑴闭锁繁育的理论和方法
1982年Robert E.等提出了闭锁集团繁育的理论及方法,是防止在保种工作中,由于经过几代繁育后,出现近亲交配,造成蜂群生活能力下降以及二倍体雄蜂的出现和增加。在育种和保种工作中由于长期隔离交尾,各群、组之间都存在着同代次之间的近亲血缘关系,这些同代次之间的交配使得近交率很高,相对同质等位基因的纯合率提高。
如果采用人工授精进行选育,按血缘关系进行双亲的选种选配,那么近交率提高的越快,导致蜂群的生活能力下降,生产能力极度下滑,直接影响到保种工作。而采用闭锁繁育的方法和措施,蜂王(处女王)虽是经过以保种为目的选留下来蜂王的后代,而雄蜂是选留群组中自由产生的雄蜂,在处女王交尾过程中,以自由竞争的方式获得与处女王交尾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选育种群的生存能力,减缓了近交系数的提高速度,而且减少了二倍体雄蜂的出现比率。
⑵闭锁繁育蜂王的交配形式有以下几种
隔离随机自然交尾:将整个种群组放入隔离交尾场,建立在山区的保种场,在繁殖季节,控制半径应在15~25 km,选择的种群要保持其独立和充分发挥的原则,蜂群之间尽量不要调补蜜蜂、子脾和饲料。培育出的所有处女王在隔离场区内不加任何控制,随机地和种群组内的雄蜂交配。
人工授精:按同等数量由各蜂群中抓取雄蜂,放入同一个飞翔笼或铁纱笼中,并将其充分混合;随机从该飞翔笼中抓取雄蜂,给各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或按同样数量,由各群抓取的雄蜂,用洗涤法将其精液搜集起来,集中后搅拌均匀,再用其给每只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混精授精法)。
顶交:在选中的种群组内选出一只优秀蜂王,而后用其大量培育雄蜂,使所有的处女王与该蜂王产生的后代雄蜂在隔离交尾场中随机自然交尾。或将该蜂王产生的雄蜂与培育的处女王进行混精人工授精。
⒉轮回换种
在本场选留和闭锁繁育的基础上,为了防止优良性状逐渐退化或消失和原有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扩大其优良基因库的贮存量,可根据轮回换种的理论,对经过上述种手段选育的中蜂群组采取轮回换种的保种措施,即在不同场地内进行选育出的蜜蜂群组之间,进行轮回换种。
例如:利用卵虫输送法或成熟王台输送法,将A蜂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培育的成熟王台输送到B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B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A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在将B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成熟王台输送到C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C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B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在将C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成熟王台输送到A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A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C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
以此类推,累年进行,这样不但避免了育种过程中多代次繁育造成的近亲交配所引起的退化现象,也避免了二倍体雄蜂出现的概率,增加了群组内异质等位基因的纯合率,大面积扩大了基因库的异质等位基因的贮存量。
中蜂地方性优良蜂种,是以一定地域中蜂群落为基础的。这种地域的中蜂群落,通过自然进化的选择,具有地域特点的地方性中蜂良种。在生产上也受着地域的自然、气候和植被条件以及该地区传统的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例如:太行北部山区对中蜂的饲养大都采用墙洞式、土洞式、瓦罐式或树洞卧式定地饲养,养殖技术较为传统,群势多在2~2.5 kg左右。太行山南部山区对中蜂的饲养大都采用箱式、树洞立式或过箱式定地饲养,只有极少数的进行区域内小转地。群势多以2.5~3 kg左右,养殖技术也比较先进。吕梁山区对中蜂的饲养较为混杂,大都采用传统式饲养方法,有箱式、树洞式、墙洞式、瓦罐式等,以定地饲养为主。
因此,我们要根据地域性特点对中蜂进行合理的利用,根据中蜂群落分布于山区地貌进行合理区划,以地域群落为育种单位,在这样的地域群落中开展良种选育,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合理的育种和保种,同时提高区域性良种优良血统的纯度组合和遗传性能,避免出现因地域性闭锁,造成累代近交产生优良基因丢失或优势退化现象。
在区域内,对现有的中蜂种质资源合理利用,使现有的资源最大化,而又不影响现有资源的持久应用。为此我们在现有的区域内开展中蜂过箱饲养技术、中蜂人工育王技术、中蜂浅继箱生产巢蜜技术等,以提高区域内中蜂有限资源的最大化。
1.中蜂良种选育研究
中蜂是一地方性优良品种,其优良特性西方蜜蜂是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注重中蜂区域良种的选育研究,有计划的开展保种,进行中蜂的遗传学、饲养管理、病害防控、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试验和研究,全面提高中蜂饲养管理水平,使中蜂这一地方性优良品种,在本区域内发挥最大的优势。
2.中蜂保种场和保护区设立
中蜂保种场和保护区的设立较为困难,在保种场和保护区内需要有较好的蜜粉源条件,特别是保种育种场,需要在蜂场周围有方圆25 km以上的隔离区,既无西方蜜蜂的侵扰,又无其他区域的中蜂侵入,这样的场地很难控制。再则蜜蜂和其他动物不同,蜜蜂交尾在空中完成,所以应在各区域的中蜂群中选育并建立保种场,将保种建立在中蜂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这样才能相应的禁止西方蜜蜂的侵扰和其他区域的中蜂的进入,有效的控制蜂种的混杂。
3.建立联合保种措施
为了更好的发挥区域内中蜂的优良特性,在保护区内科建立几个或多个保种点,有条件的可采取联合保种措施,在保护区内选择饲养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养殖户,并按照保种场规范要求对联合保种蜂场进行统一管理,采取联合保种,采用人工育王措施,为本区域内的其他养蜂户提供本区域内的优质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