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翠云
(吉林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吉林 吉林 132001)
真菌性鼻-鼻窦炎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邱翠云
(吉林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围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50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未发现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经检查,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中,复发率为2.5%;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复发率为12%。所有复发患者,均给予2次手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于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
近些年来,临床医学中对鼻内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同时,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对其手术期的护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我院在5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病程为(12.3± 7.4)年,平均病程为(6.4±2.5)年。术前,5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鼻窦轴位扫描、冠状位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所有患者均存在鼻塞症状,流血涕或者浓涕者36例,头痛头胀者12例,面部疼痛或者麻木者10例;感觉嗅觉减退或者嗅觉障碍者8例。
1.2方法:50例患者均应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实施全身麻醉者28例,实施强化麻醉和局部麻醉结合这22例。患者实施手术时,应以患者具体的病灶情况作为依据,对所有病变组织进行全面清除,以实现对正常鼻窦黏膜组织的保护。主要的手术原则为清除致病真菌,术后可用高分子膨胀海绵于患者鼻腔中填塞。同时,于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术后,患者不能经口鼻呼吸,术前3 d,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指导,帮助其进行经口呼吸练习。术前1 d,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保持耐心的态度,应用热情的服务,详细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手术方面问题,并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对手术环境进行充分了解。针对患者术前出现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以消除或者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慌情绪,稳定患者心理,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如患者吸烟,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吸烟对疾病造成的危害,劝诫患者戒烟,以减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良好的病房空气环境。术前1 d,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剪鼻毛并备皮,术前8 h患者应禁食,避免出现呕吐现象。术前,可应用2%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冲洗。同时,术前30 min,可对患者进行阿托品和苯巴比妥肌内注射,以发挥有效的止血和镇静效果。
1.2.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对患者手术过程中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出血量和脉搏等。同时,需对患者的详细情况进行准确记录。
1.2.3术后护理:患者的术后护理是围手术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术后,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体位护理、鼻腔换药、鼻腔冲洗和并发症护理等。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护理人员需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查。为保持患者鼻腔渗出物和分泌物的引流通畅,以及呼吸顺畅,患者应取半卧位,以减轻患者头部充血现象和面部肿痛现象。取出患者鼻腔填塞物后,第2天可应用2.5%碳酸氢钠溶液和氟康唑溶液冲洗患者鼻腔。另外,可应用新型恒温冲洗仪对患者鼻腔进行冲洗,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指导,保持冲洗方法的正确性。对于变态反应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冲洗鼻腔时可应用0.4%氢化可的松溶液和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交替冲洗,同时,可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如脑脊液鼻漏、鼻腔渗血、术腔粘连、眼部并发症等。术后,为减轻患者疼痛和出血效果,可于患者鼻部进行冷敷或者冰敷。
1.2.4出院指导:术后,50例患者均坚持定期在鼻内镜下进行换药,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出院后,患者冲洗鼻腔可自行应用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劳逸结合,并注重饮食平衡,加强对营养的摄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愉悦的心情,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鼻腔清洁。同时,应告知患者定期回医院进行复诊。
对50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未发现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经检查,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中,复发率为2.5%;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复发率为12%。所有复发患者,均给予2次手术治疗,术后痊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鼻内镜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不同类型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特点,效果显著,可彻底清除患者病灶,保证患者鼻窦引流通畅,同时,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比较小[2]。真菌性鼻-鼻窦炎疾病的引发因素主要为曲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与机体的内环境因素关联比较密切。在不同真菌性鼻窦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为真菌球型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作用主要为对患者鼻腔内的病灶和病变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实现对患者鼻窦和鼻腔通气引流的改善,以实现对鼻窦炎患者的有效治疗[3]。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其成功率具有直接的影响。给予患者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实现对鼻窦炎患者的治愈,还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保持清晰的视野,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术前,应用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冲洗,不仅可实现对脓性分泌物的清洗,还可有效减轻患者鼻腔黏膜水肿现象,有利于进行窦腔脓液的引流。在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并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患者的复发率比较低[4-5]。本组资料中,对5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中,复发率为2.5%;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复发率为12%,给予二次手术治疗,均痊愈,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于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杨伶俐.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处方药,2014,30(6):142.
[2] 张福康,冯仕庭,陈境弟,等.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2):32-34.
[3] 王巧苏.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236-237.
[4] 张红凡.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2,44(21):84.
[5] 沈海萍,张维,李勇,等.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6):47-48.
R473.76
B
1671-8194(2015)32-02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