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调查与护理措施

2015-01-24 02:30:56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
关键词:伤人预见性精神分裂症

贾 娟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042)

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调查与护理措施

贾 娟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042)

目的 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调查及护理措施。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一组7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71例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自杀、毁物、伤人、自伤、出走等危险行为的概率7.04%(5/71)远远小于对照组的18.31%(1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小危险行为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调查;护理

危险行为是指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出自杀、毁物、伤人、自伤、出走、激越等行为的总称[1]。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常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危险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尽可能预防或避免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出危险行为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现针对择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一步调查其危险行为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观察组71例患者中,45例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18~57岁,平均年龄(39.48±6.13)岁。病程时间0.2~13年,平均病程(6.28±2.14)年。对照组71例患者中,42例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18~55岁,平均年龄(38.69±5.88)岁。病程时间0.3~12年,平均病程(5.97±2.84)年。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处理,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可比性比较明显。

1.2方法。对照组:7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遵照医嘱给予常规日常护理及用药护理。观察组:71例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由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详细采集患者的病史,同时准确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毁物、伤人、自杀以及冲动等危险行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个体化护理防范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2]:①心理护理:因为患者入住医院之初,对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需要时间适应,患者的情绪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波动,致使其失去自知力,对医师及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常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接受治疗,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利用心理学技巧及正确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交谈。交谈过程中,注意态度要诚恳,切勿训斥患者的行为,语言婉转语气温和,争取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友好、亲密的呼唤关系。②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医师及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加强重点防范措施,对存在严重幻觉、被害妄想症的患者,应安置在特殊的护理区,同时严格紧密巡视观察,对患者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避免其做出危险行为。③制定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做好检查工作,防止任何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环境的安全。对于存在冲动行为的患者,要更加注意,同时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预见保护性的约束。④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给予用药护理,确保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1.3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试验的计数数据,可用百分比(%)表示,以卡方χ2进行检验。如果P<0.05,表明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71例患者中,无自杀病例,毁物者1例,伤人者1例,自伤者1例,出走者2例,危险行为的发生率约为7.04%;对照组71例患者中,自杀者1例,毁物者2例,伤人者3例,自伤者3例,出走者4例,危险行为的发生率约为18.31%,可见观察组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概率7.04%(5/71)远远小于对照组的18.31%(1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新歌日控制能力低下,缺乏对疾病的正确了解及任职,并且大部分患者不愿住院接受治疗,进而产生强烈的抗拒、敌对心理。除此之外,因为患者受神经症状的影响,所以住院治疗过程中长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激越、毁物以及出走等危险行为。加强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措施是预防其危险行为发生的关键。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对患者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及潜在危险行为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减小至最低水平。加强与患者的友好沟通,从患者的表情、语言、行为等方面评估其发生危险行为的可能[3-5],以便预先做好预防措施。护理人员接触发生危险行为患者时,应注意运用心理学技巧及沟通方法,尽可能避免激惹性因素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本次结果充分验证了以上理论的科学性,观察组患者经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概率7.04%远远小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18.31%。由此不难推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小危险行为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1] 韦红梅,王翠棋,陈翠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41-42.

[2] 朱玉梅,易正辉,朱翠芳.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30 例危险行为预见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4-6.

[3] 崔会欣,赵龙,崔海华,等.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评估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 2013,25(8):95-96.

[4] 李雪英,刘君.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3,26(21):273-274.

[5] 李珊.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调查与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 2015, 28(3):145-146.

R473.74

B

1671-8194(2015)32-0228-01

猜你喜欢
伤人预见性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长夏谨防湿邪伤人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08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0
莫让网评伤人心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14
宠物伤人要赔偿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