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4 02:30:56鲍艳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
关键词:茯苓桂枝肌瘤

鲍艳华

(辽宁省朝阳市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鲍艳华

(辽宁省朝阳市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对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分析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子宫的平均体积和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分别为(206.12±11.08)cm3和(20.24±1.18)cm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13.33%)与对照组(16.67%)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缩小患者的肌瘤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米非司酮;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治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可引起患者的月经量增加,出现痛经及压迫的不良症状,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接受子宫切除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常使用手术治疗,然而,实施手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2]。本文对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所研究的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31~50岁,平均年龄为(37.4±3.1)岁,出现肌瘤的时间为2~28个月,平均时间为(11.2±0.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30~52岁,平均年龄为(37.5±3.2)岁,出现肌瘤的时间为1~29个月,平均时间为(11.4±0.7)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组间的相关数据均可进行比较及分析。

1.2方法:对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为25毫克/片,每天服用1次,每次服用半片。对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米非司酮为25毫克/片,每天服用1次,每次服用半片,桂枝茯苓丸是由桂枝、茯苓、桃仁、赤芍、牡丹皮5种中药所组成,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4粒。两组患者均自月经的第l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

分析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子宫的平均体积、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等,其中,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为,显效:治疗之后,患者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与治疗之前相比缩小量高于60%;有效:治疗之后,患者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与治疗之前相比缩小量为20%~60%;无效:治疗之后,患者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与治疗之前相比缩小量低于20%。

1.3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9.0)分析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使用()表示计量资料,按照t检验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检验,并应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于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检查,若P<0.05则表示组间的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中,显效有10例,有效有12例,无效有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中,显效有20例,有效有9例,无效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的明显,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治疗之前,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的平均体积(372.16± 11.54)cm3,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51.49±1.23)cm3,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的平均体积(372.21±11.49)cm3,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51.47±1.26)cm3,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的平均体积及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缩小,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的平均体积(265.18±11.22)cm3,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34.25±1.20)cm3,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的平均体积(206.12±11.08)cm3,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20.24±1.18)cm3,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的明显,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中,存在轻微潮热症状的患者有3例,存在轻微的恶心但未出现呕吐症状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中,存在轻微潮热症状的患者有2例,存在轻微的恶心但未出现呕吐症状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医学上多认为,子宫肌瘤是因寒所致,寒是阴邪,入侵机体可导致凝滞,寒邪侵入患者的子宫,冲任气血而失调,导致经脉中气血的不通畅而出现瘀血的症状,且瘀停长久的积累而出现肌瘤,危害患者的机体健康[3-5]。

米非司酮是可拮抗孕激素的一种临床治疗药物,米非司酮可以和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重要作用,其作为孕激素的拮抗剂,能对患者体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效抑制患者的排卵,促使患者雌孕激素的含量降低,有助于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6-8]。中药桂枝茯苓丸中,桂枝可温通患者的血脉,茯苓可渗利下行以益于患者的心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瘀血,赤芍、牡丹皮、桃仁则可化瘀通血,还可清瘀热,诸药合用,可起到活血而化瘀、缓消肌瘤的作用,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9-10]。

本研究中,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7%,比对照组患者的73.33%明显更高(P<0.05),可以看出,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且治疗后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的平均体积和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分别为(206.12±11.08)cm3和(20.24±1.18)cm3,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说明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能缩小患者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的体积,有助于患者的尽快恢复,另外,研究组有13.3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对照组有16.67%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两组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见,与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相比,使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并没有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使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缩小患者的肌瘤体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1] 毛小刚,方珊珊.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3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125-126.

[2] 徐爱玲.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4):101-102.

[3] 王金平.13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1(9):17-18.

[4] 王淑.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hs-CRP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10(12):2030-2031.

[5] 齐海艳.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早期子宫肌瘤42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62.

[6] 王淑,王彦英,王丽萍等.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hs-CRP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88-90.

[7] 白慧萍.桂枝茯苓丸胶囊配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肌瘤体积、血红蛋白及其临床症状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4,14(10):1366-1368.

[8] 王菊英.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5):47,66.

[9] 向群.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1878-1880.

[10] 张莉.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4):75-75.

R737.33

B

1671-8194(2015)32-0173-02

猜你喜欢
茯苓桂枝肌瘤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健脾安神话茯苓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8:04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桂枝香
影剧新作(2018年3期)2018-10-30 07:11:54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