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本溪市铁路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潜行剥离缝合术联合RPH治疗环状混合痔48例治疗体会
张 伟
(本溪市铁路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研究潜行外痔剥离缝合术与RPH(内痔或痔上黏膜套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对4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给予潜行剥离缝合术联合RPH治疗,并对患者总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无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后遗症。结论 潜行剥离缝合术联合RPH 48例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环状混合痔;潜行剥离缝合术;RPH
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采用潜行剥离缝合术联合RPH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35~76岁;平均56.3岁。病程5~21年;均未合并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所有病例均有内外混合痔出现脱出的现象,这些病例中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疼痛的表现,其中具有便血16例;肛门排便不通畅及便后遗留排不尽感10例;术区坠胀感12例。
1.2治疗方法:按肛门缝合切口进行术前准备。术晨禁食水,排空二便,备皮,肛注甘油灌肠剂或软皂液灌肠。充份排空灌肠液。硬膜外或骶管麻醉成功后,患者呈截石位,常规消毒术区,铺无菌巾,沿静脉曲张外痔的外缘做弧形切口至皮下,沿切口向肛管方向潜行剥离曲张的静脉团并全部剔除。如发现剥离静脉团过程中有出血,及时予以电凝或结扎充分止血。以丝线间断缝合皮肤。以同样的方法剥离另一侧曲张静脉丛并缝合皮肤,碘伏消毒缝合切口,如果发现剥离后的皮肤与下层组织不能充分贴合,可以用细丝线缝合并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1]。取一次性痔疮套扎器(又称RPH,中山医科大学生产)连接负压吸引器,分别于齿线上方约3~4 cm处,呈倒三角形法或是串联法,压力开关保持闭合状态,于一次性肛门窥器直视下,将套扎器接入负压吸引器,连接紧密,避免漏气,枪口吸入脱垂的直肠黏膜,观察吸引器的压力表,负压值逐渐升至0.08 MPa左右时,释放胶环,并压下压力按钮,取出RPH。然后分别于套扎处远端套扎处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至组织球隆起。在该直肠黏膜完成套扎后。重复以上操作方法,依次套扎其他的痔上直肠黏膜。然后仔细观察术区,检视有无直肠黏膜活动性渗血、套扎处有无松脱情况,注意套扎部位不要在一个平面上。以避免肛门狭窄。如果发现仍有直肠黏膜较松驰,可以使用一次性痔疮套扎器再次套扎松弛的直肠黏膜。移出肛门镜,置有防止出血、止痛功效的栓剂纳肛,根据情况放置肛管或烟卷式引流,外用塔形敷料压紧,绷带固定,术毕。术后按肛门缝合切口护理换药。
1.3疗效判定。治愈:症状肛门疼痛,无肛门痔核脱出;好转:症状改善,肛门痔核脱出减轻;无效:仍存在痔核,症状无减轻。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术后予以口服抗生素3 d,禁食肠道内营养以控制排便3 d,术区一期愈合。
环形混合痔简称环痔,是混合痔手术中较难处理的类型,是痔发展的最后阶段。长期的混合痔脱出导致肛门括约肌松驰,收缩无力,脱出的混合痔因为水肿,膨大并发感染可出现还纳困难,甚至出现嵌顿,因此必需手术治疗[2]。
传统手术方法有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分段结扎术以及目前采用的PPH(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TST(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RPH等多种器械手术方式。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需行多个放射状切口,在两痔之间较为平坦处留有一定宽度的肛管皮肤区间,术后创面开放,易感染,术后换药时疼痛较重,易出现术区一定程度的水肿,并且可能遗有部分皮赘,术区不平整,往往术后需要二次处理,造成患者肛门反复疼痛和心理上的反感。而分段结扎术虽然肛门外形相对较好,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过长,大约要40余日,且术后疼痛较重,瘢痕形成后易造成肛门狭窄,往往需要同时行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术后并发症多,一般患者难以接受。PPH(痔上黏膜环切术)环形切除痔上黏膜后一次性吻合,手术操作简单,从病理生理角度解决了肛垫下移的问题。TST(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术)是选择性部分切除痔上黏膜,与PPH相比各有侧重,共同缺点是术后遗有钛钉,术后可能出现钛钉吻合处感染、出血。甚至术后1~2年后还可能出现因钛钉不完全脱落而造成术区出血或感染而二次手术取钉的情况。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自动内痔或痔上黏膜套扎术(RPH)是由中医传统的线结法治疗演变而来的,使用中山医科大学自主研制的一次性自动痔疮套扎器在齿线上方1.5~4 cm的适当位置将圆形的胶环,连续对痔或痔上黏膜的基底部进行吸入后套紧,因胶环具有自动收缩的特性,这样胶环自然紧缩后,很快会停止痔的血液供应或减少静脉倒流,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瘀滞,使之产生缺血、萎缩、坏死,这样套扎组织的远端会逐渐脱掉,术区黏膜组织逐渐愈合。套扎的胶圈一般术后7 d左右自动脱落,排出体外,避免了应用PPH、TST的手术方法后体内遗留金属异物,是目前内痔治疗疗效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果单纯应用RPH,部分外痔术后仍可能存在脱出现象。外痔潜行剥离缝合术适用于环状混合痔的外痔部分为静脉曲张型的患者,不在肛管内行切口,潜行剥离外痔静脉丛后予以缝合,故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符合静脉曲张外痔的病理原理。单独应用外痔潜行剥离缝合术不能对内痔部分进行处理。故联合应用外痔潜行剥离缝合术与RPH可以补充各自的不足,使混合痔手术达到外形美观、治疗彻底、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的目标。因为外痔部分要潜行剥离后缝合,故必须控制排便3 d以上,让切口部分愈合,以免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可预防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间可口服流食,如蛋白质粉、藕粉等。不能饮用牛奶、豆浆,以避免肠道内产气过多,使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的症状。术后创面换药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执行,在切口未愈合之前不能使用药物熏洗坐浴的方法。经过多例手术证明,潜行剥离缝合术联合RPH不失为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一种较好的微创方法与术式。
[1] 荣文舟,王长顺,王立铨,等.肛肠病手术技巧[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6.
[2] 王启,刘铫.外剥内扎环切缝合术治疗重度环混合痔30例[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3,6(6):79.
R657.1+8
B
1671-8194(2015)32-0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