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晓丹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ICU,辽宁 辽阳 111000)
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出血的ICU监护研究
单晓丹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ICU,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出血的ICU监护要点,预防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再出血的诱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再出血,其血压持续升高、体位变动、情绪激动、排便用力等为主要诱发因素。结论 开颅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积极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及排便通畅,加强体位及身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护理
随着CT扫描、磁共振的广泛应用及临床观察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再出血(下称开颅术后再出血)的诊断更及时、准确。本院ICU 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手术,其中16例术后并发再出血。经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90岁,平均63岁。术后24 h内确诊再出血4例,2~10 d 8例,>10 d 4例。主要症状及体征:神志恍惚4例,神志清醒转昏迷8例,持续昏迷4例;呕吐6例,抽搐2例,瞳孔改变8例,肢体运动障碍12例。出血部位均位于原手术区,出血量20~80 mL。行血肿清除术10例,脑室外引流术4例,保守治疗2例。10例治愈;6例死亡,其中脑出血量较大导致死亡4例,并发肺部感染伴消化道大出血、肾功能衰竭死亡各2例。
根据临床综合分析及文献报道[1-2],开颅术后并发再出血的诱发因素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
2.1血压持续升高:术后持续高血压,加上患者凝血机制障碍,致手术残腔创面广泛渗血而形成血肿。本组16例中,因血压控制不佳致再出血10例,虽然应用降压药积极控制血压,但未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高达24~30/16~17 kPa。
2.2体位变动: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血肿清除后留有较大残腔,当大幅度翻动、躁动不安(如猛烈摇头、咳嗽),造成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撕裂致出血。本组2例拔除气管插管时出现猛烈摇头致再出血。
2.3情绪激动:患者常伴有失语、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出现情绪激动,致血压升高而再出血。本组6例术后再出血与此有关。
2.4排便用力:本组2例排便时用力过猛致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再出血。
3.1意识观察:术后并发再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意识障碍,通过回答问题、肢体运动和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来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及障碍程度,常用格拉斯哥(GCS)计分来评定。对术后麻醉已消失但仍未清醒者应提高警惕;麻醉清醒后又出现躁动、嗜睡,甚至昏迷者更应注意。本组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4例术后24 h内再出血患者,术后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GCS评分10~12分,24 h内出现意识障碍,GCS评分6~8分,CT检查示手术区有出血,量20~30 mL,即行血肿清除术,预后良好[3-4]。
3.2瞳孔观察:瞳孔的变化是颅内再出血观察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判断病情非常重要。当发现术野区同侧瞳孔先缩小后进行性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应警惕手术同侧再出血的可能。本组有8例出现瞳孔扩大,同时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CT证实颅内再出血,其中4例行血肿清除术,2例行脑室外引流,2例保守治疗后8例转危为安[5-6]。
3.3生命体征观察:16例患者均监测生命体征,每30~60 min 一次。尤其对血压的监测,如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血压升高,应结合其他观察指标分析有无再出血。术后再出现颅内血肿,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可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缓慢且洪大、呼吸慢而浅(二慢一高),应及时处理,积极治疗。如未能及时治疗并解除脑受压,则进入晚期失代偿期,出现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呼吸异常或突然停止。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其中4例死亡者再次手术前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7-8]。
3.4肢体活动观察:注意与原发症状相比较,如有一侧肢体运动障碍而术后未能改善甚至加重,应高度怀疑颅内再出血的存在。本组2例术毕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圆、等大,一侧肢体肌张力4级,30 min后出现嗜睡,检查该肢体肌张力1级,随后出现一侧瞳孔散大,立即手术清除血肿40 mL,预后良好。
4.1积极控制血压,防止术后再出血:对高血压患者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尤为重要。血压过高者按医嘱给予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20~21.3/12~13.3 kPa,同时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及速度,血压下降不能过快,以免引起心脏供血不足。本组有10例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血压升高(24~30/16~17 kPa),致手术创面广泛出血再次形成血肿。
4.2保持正确卧位:开颅术后2~3 d应保持头部平卧位,对颅内血肿较大、术后留有较大腔隙的患者,尽量采取平卧或健侧卧位,头部保持中位,避免前屈、术后留有较大的腔隙的患者,尽量采取平卧或健侧卧位,头部保持中位,避免前屈、过伸。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翻身以30°~50°为宜,同时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和连续护理操作[9-10],以免大幅度翻动造成血压升高、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撕裂而出血。
4.3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舌根后坠者应用口咽通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者,管道固定并按需及时吸净气管及口腔分泌物,拔管前30 min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以防喉头水肿。行气管切开者,在气管切开前30 min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快速输入。头部置水平位稍后仰,不超过10°术中防止压迫气管两旁的颈部血管。气管套管放置成功后立即将头部调整为最佳位置。在气管拔管前,应使收缩压低于平时血压的4~8 kPa,充分吸痰后拔管,防止患者因拔管刺激而躁动不安,使血压升高[11-12]。
4.4加强身心护理:患者常伴有失语、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对疾病缺乏认识,很容易产生急躁、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一方面给患者以精神安慰,对患者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指导,另一方面向家属说明本病容易再出血,并详细介绍再出血的诱因和预防方法,以提高其认识能力,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
4.5保持排便通畅:教会患者在排便时用力呼气,以防止血压升高。便秘者给予番泻叶冲服或口服乳果糖、蓖麻油,必要时用开塞露通便。对尿潴留者予听流水声、热敷腹部等诱导排尿,必要时应给予导尿[13]。
针对临床对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的观察,采取控制血压、保持正确卧位、保持呼吸道、排便通畅、加强身心护理的重要性[14-15]。
参考资料
[1] 江宝龙,兰刘琴,罗红霞.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出血的ICU监护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601-603.
[2] 李龄.脑内出血[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1-369.
[3] 荣根满.高血压病人应警惕腔隙性脑梗死[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8(8):549-550.
[4] 邹恂.护理程序入门—现代护理慨念[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7:115-122.
[5] 佟湛,荣阳,荣根满,等.急性自发性脑实质出血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72-73.
[6] 李宝然,荣阳,荣根满,等.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与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1-42.
[7] 王成义,荣阳,荣根满,等.再发脑出血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4):39-40.
[8] 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63-269.
[9] 彭刚艺.急重症护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78-182.
[10] 张立军,荣阳,荣根满,等.脑叶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价值与前瞻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91-94.
[11] 孟凡波.重症颅脑损伤救治经验[J].急救医学,2013,15(2):106-107.
[12] 丁宝坤.护理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01-209.
[13]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60-380.
[14] 韩泰然,张大千.脑血管病与性格类型的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杂志,2013,29(3):173-174.
[15] 孙静,李华丽,尚正平.整体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出血的应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163-166.
R544.1
B
1671-8194(2015)32-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