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5-01-24 04:55林传星张晓鸣朱克峻杨晋柏
中国猪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圈舍猪只猪群

林传星 张晓鸣 朱克峻杨 晋柏 峻

(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浅析我国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林传星1张晓鸣2朱克峻1杨晋1柏峻1

(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畜牧业的繁荣,规模化、集约化的生猪养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生长育肥猪是猪只生长的最后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饲料来获得最好的效益。本文结合我国猪群饲养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生长肥育猪;饲养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饲养者对优良品种、优质饲料、饲养管理和严格防疫等的认识也越来越高。生长育肥猪是指养猪生产中从育成到最佳出栏上市时的猪只(一般在70~180日龄),该阶段的猪生长速度最快,饲料消耗占养猪饲料总消耗的78%,超过全部生产成本的60%,也是决定生猪饲养者获得最终效益高低的重要时期[1]。所以,生猪饲养者必须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应用猪遗传育种、饲料营养和环境控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制技术,达到猪群增重快、耗料少、胴体品种优、成本低和效益高的目的[2]。以下就我国生猪养殖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做一概述,旨在为生猪的商品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1 生长发育规律

猪群的生长受到品种、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不同猪种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不尽相同,但其生长规律一致。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是先提高(加速生长期),到达最大生长速度后降低(减速生长期),转折点发生在成年体重的40%左右,相当于生长育肥猪的适宜屠宰期[3]。猪的各种体组织增长速度类似于体重增长,其生长顺序和强度不平衡,但各部分的生长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总的顺序是:神经组织—骨骼—肌肉—脂肪。猪体的化学成分也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即幼龄时猪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而幼龄时猪体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以后则迅速增高。在生长育肥猪的一生当中,体内水分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最大,而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变化较小。此外,从增重成分上看,年龄越大,增重部分所含水分越少,含脂肪越多,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在胚胎期与生后最初几个月增长很快,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速。

2 育肥方式

育肥方式对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均有很大的影响,生长育肥猪的育肥方法一般可分为直线育肥法、吊架子育肥法和一贯限制育肥法。直线育肥法是指从断奶开始到育肥结束,猪只一直自由采食高能日粮的培育方法,整个育肥期没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方法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商品率高,便于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是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普遍采用的方式[4]。吊架子育肥法是将猪的整个育肥期划分为小猪、中猪(架子猪)和催肥阶段,小猪阶段饲喂较高比例的精料,而到其骨骼发育较快的中猪阶段时,利用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限制饲喂,饲粮以青粗饲料为主,饲养4~5个月,最后的催肥阶段则利用肥猪易于沉积脂肪的特点,提高饲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水平,快速育肥。这种育肥方式充分利用当地青粗饲料等自然资源,降低了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成本,但拖长了饲养期,且生长效率较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据当地饲料条件所采用的一种育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要求。一贯限制育肥法是指从断奶到育肥结束,始终用低能量日粮让猪随意采食,这种原始的饲养方法,现已被淘汰。

3 饲养管理

3.1科学搭配日粮

生长育肥猪的日粮设计不仅要求其要含有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要保证其浓度的平衡,使猪只发挥出自身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日粮中除了要注意钙和磷的平衡外,各种氨基酸之间也要保持平衡,因为过量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会被氧化分解,抑制动物的饲料摄入量,并增加能量消耗。所以,日粮的科学配制应根据生长育肥猪的实际营养需要、饲养标准以及当地饲料原料资源确定其饲料配方,并进行合理的加工调制,配制出全价日粮饲养[5]。

3.2合理调制饲料

饲料的调制与其适口性、饲料转化率有关,猪的饲料只有经过科学的加工调制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其适口性[6]。在猪群的饲养过程中,饲料应生喂还是熟喂要根据原料的特点进行选择,谷实饲料如玉米、大麦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糠麸类适宜生喂,煮熟后饲料营养价值约降低10%,尤其是维生素会被严重破坏;但大豆、豆饼、棉籽饼和菜籽饼等宜煮熟为好,这样可破坏其内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3.3饲喂次数

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方法有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时不必考虑饲喂的次数,而在限制饲喂或定时投料时,当营养供给一定的情况下,限量饲喂的集约化养猪场多采取生长育肥猪每日饲喂两次的方法[7]。另外,从猪食欲与时间的关系上来看,猪群的食欲以傍晚最盛,早晨次之,午间最弱,这种现象在夏季更趋明显,所以饲养员对生长育肥猪可日喂2次,在早晨上班、下午下班时进行。

3.4合理分群

生长育肥猪一般采取群饲的大圈饲养方式,最适当的猪群大小应该根据生产成本的高低以及是否易于管理来决定,育肥猪群的大小一般在20头左右[8]。此外,不同性别的猪只生长速度不同,公猪的生长速度最快,青年母猪生长速度最慢,而阉公猪的生长速度介于两者之间,故公母猪分开饲养不仅能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还可提高猪群的整齐度和圈舍的利用率。目前,分性别饲养已成为大规模猪场标准化的饲养方式。

3.5充足的饮水

水是维持猪体生命最重要的物质,猪体重的50%~65%是水分,水还是细胞和体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参与猪体的体温调节以及猪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因此猪场必须供给猪群充足的饮水,如果饮水不足,会导致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致使猪的生长速度减慢并导致疾病等。供应的饮水应干净且没有污染,应避免水中携带病原微生物[9]。此外,如果水中钠的含量过高,应降低日粮中盐的含量。

4 环境条件

4.1温度

因为猪汗腺不发达,自身调节温度能力较差,并受体重、采食量、空气流速和地板类型的影响,故猪的温度要求由猪舍类型和体重决定[10]。生长肥育猪的适宜环境温度在20℃左右,猪生长前期为20~23℃,生长后期为16~20℃,在此范围内猪的增重速度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在设计猪舍时,要保证圈舍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并可以通过排风系统来调节,以此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4.2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指每头猪占有的圈舍面积,生产中育肥阶段一般不再合并栏,因此每头猪所需的面积从开始进猪时就必须考虑到猪只在达到出栏时所需的空间和面积,生长育肥猪的养殖密度以0.8~1.0 m2/头为宜,过密或过稀都会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要做到既能合理利用圈舍面积又不影响猪的生长,还要尽量减少转群和并群的次数[11]。此外,地面结构、气候条件等都会对猪群的合理养殖密度有所影响。

4.3圈舍卫生状况

生长育肥猪的圈舍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应每天清除被污染的垫草和粪便,在猪躺卧处铺干燥的垫草,并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对重新组群的个体应该及时“三角定位”进行调教,尽快养成采食、卧睡和排泄定点的习惯。此外,要加强环境绿化,注意对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12]。

5 小结

猪的肥育阶段是决定生猪饲养获利与否的重要时期,饲养者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饲养时就必须掌握猪的生长发育规律,选择合适的育肥方式,实行科学合理的饲喂方法,保证圈舍内拥有适宜的温度、养殖密度和良好的卫生环境等,以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缩短育肥期,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

[1]范万忠,李晓慧.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12):80.

[2]李嘉.浅析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J].当代畜牧, 2014(5): 17-18.

[3]王兴群,毛以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 29(12):68.

[4]孙肖明.冬季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 2012(23):11-12.

[5]黄艳.养猪场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研究[J].科学之友, 2012(11):162-163.

[6]卢玉良.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06(9): 164.

[7]吕帆,于希国,王庆霞,等.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J].吉林畜牧兽医, 2004(4):28-31.

[8]代广军,苗连叶.集约化猪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 2002(2):24-25.

[9]晓郝.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7(9): 42-43.

[10]吴越辉.夏季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J].农村养殖技术, 2012(8):79.

[11]王阜生,王常军.浅谈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 2010(1):51.

[12]张青,张旭,顾爱民.规模化猪场中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J].今日养猪业, 2010(5):40-41.

S828.4+4,S821.6

B

1673-4645(2015)11-0060-03

2015-09-25

林传星,E-mail:1937026200@qq.com

猜你喜欢
圈舍猪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猪群中暑咋预防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