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刘立公
·名医访谈·
“鸡血疗法”的教训──王翘楚教授访谈录之二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刘立公
本文以“鸡血疗法”事件为教训,剖析“鸡血疗法”失败的4个原因,督促科技工作者引以为戒,并应该引起有关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
鸡血疗法 失败原因 科学研究
当前,社会上的医学“新技术”、“新疗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新事物”?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原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王翘楚老教授,王老以上世纪60年代的“鸡血疗法”为例,谈了他的看法。我们把王老的这篇谈话记录于后,供广大读者参考。
那是1959年的事。一天,静安区卫生局郑局长到市局来开会,汇报说某厂一位热心于中医疗法的西医医生发明了“鸡血疗法”,于是局里派王老去了解情况。该医生说用新鲜的鸡血给病人口服,或作肌肉注射,可以治疗慢性肝炎、哮喘等很多病,并说肌肉注射比口服效果好。该医生还找了许多中医文献,说他是有根据的。当时厂内外来的病人很多,而且自己带鸡来。根据该医生提供的名单,王老去调查了34人,一个个地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有一定疗效,但也有30-40%的患者有副反应,如发烧、皮疹、心慌等等。对此,该医生说没关系,过一会儿就好了。然而有一病人,在开始治疗阶段反应不大,但治疗到30几次时,注射完后走到厂门口200米处,突然昏倒,面部肿胀,送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用抗过敏治疗后恢复。但这一情况并未引起该医生的重视。
对“鸡血疗法”这一新生事物,市卫生局很重视,静安区郑局长回去传达后,开展得更加轰轰烈烈了,报上也作了宣传,病人越来越多。于是又组织龙华医院、妇产科医院等进行临床验证,重复试验。但因为副作用大,又怕微生物感染,所以不少病人不愿接受,其他医院也不敢尝试。因此,中医处找了生化制药厂,请他们把鸡血脱敏,制成结晶粉,成为一种针剂。几个医院以此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有效,疗效虽不如新鲜鸡血,但没有副作用。对此结论,该医生激烈地反对,说:“这不是我的东西,你们把我的东西搞坏了。”这样,几个协作单位和药厂都泄气了,由此而僵持了一段时间。
“文革”开始后,在1966年秋到1967年春的一段时间里,该医生向全国广泛散发传单,说“鸡血疗法”是重大科研成果,是伟大的发明创造,自行向全国推广,于是全国各地都有效仿者,甚至连新疆也有。该医生又说受到“城市老爷卫生部”的压制,组织病人和学生来“造反”,一时间来了很多人。他们要中医处承认这一疗法是“国际性重大成果”,“比断肢再植还伟大”,并要中医处签字,中医处不肯签;他们又要索取档案资料,中医处也没给。此后他们又到北京卫生部去“造反”……。
但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的“造反”行动突然熄火了,一个人也不来了,中医处感到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出了人命了。原来儿科医院的护士长患有肝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鸡血疗法”治疗,每天注射鸡血,没有很大副反应,但有一天突然死亡。尸体解剖证实,这是鸡血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所致。从此那位西医就不声不响了,外地对此也逐步淡化,最后无影无踪了。于是“鸡血疗法”成了医学界的一桩丑闻。
平心而论,“鸡血疗法”并不是完全没有疗效,不少病人有这样的经验,王老本人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王老在“干校”培养赤脚医生时,有个16岁农村青年,从小就发哮喘,到王老这里来诊治,王老让他试用“鸡血疗法”,他到生化制药厂去买来鸡血粉作肌肉注射,结果有效,且无过敏反应,身体也好转。由此可见,把“鸡血疗法”说得一无是处,这不符合事实;但该疗法有副反应,这也是客观存在。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一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个正面的苗子,由于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结果成了反面的教材,这项工作的失败,有以下几个原因。
1.缺乏科学态度
那位西医不够实事求是,有了一些疗效就以为了不起,看到苗子,就当作成果,并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甚至走到了极端,认为是“国际性重大成果”,“比断肢再植还伟大”。实际上这只是朴素的东西,有几分作用,但还不成熟。不成熟的东西,不可以推广,他们却自行“拔苗助长”,强行推广,在全国普及,结果物极必反,出了医疗事故。
2.缺乏科学的方法
搞科学研究必须要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思考问题必须严格遵守逻辑法则,来不得丝毫马虎和闪失。而那位西医不知道科研成果是如何产生的,不会进行科学思维,不懂得科研课题的设计和研究过程,光凭主观愿望和臆测办事,以主观代替客观,结果在事实面前栽了跟头。
3.缺乏科学的技术手段
科学研究必须要注重条件,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脱落,都会导致整个研究项目的失败,如药品的来源是否有保证?研究的设备是否已经具有?等等。而在本项工作中,鸡血制成生物制品的困难很大,那位西医又反对脱敏处理,他自己也没有解决过敏的技术手段,由此导致了病人的死亡,使整个研究以失败而告终。
4.缺乏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在科研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现象,这时要承认失败,并认真区分正确和不正确的部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坚持正确,修正错误,从失败中重新站立起来,振作精神,百折不挠,坚持下去,这样才有最终获得成功的可能。而那位西医出了事故,闷声不响,从此一蹶不振,把整个工作全部推倒,甚至连其中合理的部分也被放弃,这也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是他不能获得最后成功的又一个原因。科研工作者对于失败的项目,包括“鸡血疗法”在内,不能轻易地全盘否定,要作具体分析,找出其中合理部分,排除不合理的因素,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对于毒药,也可进行研究,例如“六○六”治梅毒,砒霜治疗白血病,均是成功的例子。
在讲述了“鸡血疗法”的始末后,王翘楚教授指出,当前社会上类似“鸡血疗法”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必须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警惕,并引以为戒,防止重蹈“鸡血疗法”的覆辙;这些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有关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不能被虚假的“报告”、“成绩”所蒙蔽,要深入实际,了解其中的真实情况,防止“鸡血疗法”事件在今天重演。至于有些所谓“成果”,事实上是在“科学研究”的幌子下弄虚作假,骗取名利,捞取头衔,甚至骗人钱财,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那更是败坏科学的名声,行径十分恶劣。这些“成果”必然经不起历史的考验,迟早会原形毕露,落得可悲的下场。
R2-03
A
1006-4737(2015)02-0047-02
201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