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娣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妇产科,甘肃 临夏 731100)
近年来,慢性盆腔疼痛的症状在妇女人群中非常普遍,此病情的症状很复杂,在医学上,此病情诊断有些困难,有时就算进行了剖腹探查也无法找出病情的原因,造成了很多难度的治疗影响效果,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1 一般资料: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笔者对某医院妇科患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症状患者进行分析调查,总共124例患者,年龄25~48岁,患者的盆腔疼痛症状持续时间7个月~9年。124例患者都有性生活史,其中除6例患者没有生育之外,其他所有患者都有生育史;45例患者之前有过剖宫产术,38例患者之前有过流产,21例患者之前有过放置节育器节育。根据调查的病例分析,其中,43例患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21例患者有子宫腺肌症,55例患者有慢性盆腔炎症,5例患者病症为其他类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首先以影像学检查的方法,经过引道或者腹部的超声,查找出盆腔内部的异常,之后进行解剖,作出初始的诊断分析。其次利用内镜进行检查,对具体部位使用结肠镜或膀胱镜进行排查。最后再使用腹腔镜检查进行检查,将其作为直视的诊断工具[1]。
1.2.2 治疗方法:一般的治疗方法,都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然后进行用药治疗,一般情况下,经常使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在药物的剂量和药物种类减少的同时,也要抑制药物的不良反应,经常使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止痛药和器官特异性药物。在除过药物治疗外,还有心理和手术治疗等。
1.3 疗效判定:在治疗中,如果患者的病症痊愈了,就会表现出月经时间和白带正常,没有自觉性的盆腔疼痛,而且子宫和一些附件都会恢复正常,没有明显的压痛。明显的效果有,盆腔疼痛已经完全消失了,月经和白带表现正常,子宫和其他附件也会恢复正常,偶尔会出现轻微的压痛。没有效果的治疗表现为,盆腔疼痛的病症没有很大的改变,月经白带也没有改善,依旧还有子宫和其他附件的相关病症,进行轻压后依旧有痛感。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治疗方法是用的统计学软件系统是SPSS17.0,根据此软件系统进行处理,使用(±s)计量资料,%进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本次治疗中,124例患者有42例患者痊愈,比率是33.87%;其中有66例患者显效,比率是52.23%;痊愈和显效的总体比率是87.10%,其余是患者无效。在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时,总的有效患者是40例,3例患者是无效,2例患者出现无效是因为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根据相关结果显示,无效患者的病程都超过了5年,而且一直在服用药物,在使用综合法进行治疗来减少疼痛病症,有效减少患者盆腔疼痛,5例患者属于其他病症,3例患者是有效,2例病情不明,治疗效果差。
在治疗的过程中,1例患者因为严重的器官粘连出现慢性盆腔炎,经过手术治疗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他45例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有用药史,采用药物和理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出现了显著的效果,但有9例还没有明显的表现;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
导致盆腔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很容易复发,目前在医学中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依然是抑制疼痛,使用药物和一些物理手段,以及相关的手术和心理治疗等,抑制疼痛的治疗方法可以进一步增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妇科病中,慢性盆腔炎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也是导致盆腔疼痛的病症,该病症有非常高的复发率,并且复发病症的时间比较长,是一种特殊的疑难杂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和镇痛药物,以此来抑制疼痛,改善气血循环,如果患者年龄较大,病情非常严重,在不要求生育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妇科内分泌的治疗,可以有效调节妇科的内分泌,尤其是子宫的改变和卵巢的新陈代谢,此治疗又称作激素治疗,将机体功能进行有效调节,达到抑制腹腔疼痛的目的。在此次的治疗研究过程中,使用孕激素或者抗孕激素进行治疗,有效的抑制内膜的分泌和增生;同时谨慎小心使用GnRHa抑制排卵,有效缓解痛经以及性交痛等症状[3-6]。
在盆腔疼痛的治疗过程中,应详细分析诊断进行质量,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此外,针对有激素反应型的妇科患者,治疗的方法一般采用内分泌治疗法。
[1]许薇.中医辩证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症78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8):178-179.
[2]李秀萍.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41-42.
[3]杨春.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265-266.
[4]许红英.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观察[C].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2013.
[5]彭国雏.桂派中医妇科湿瘀并治法在盆腔疼痛证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4,(13):102-103.
[6]尹保娜,李淑兴.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治及评估[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