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洁 孟秀丽 李天润 郭向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191)
①介入血管外科
病例报告·
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1例有多种合并症的主动脉夹层的麻醉管理
王玉洁 孟秀丽 李天润①郭向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191)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预后差、病死率高的大血管疾病。一旦确诊,常需要外科手术或介入干预。血管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病死率低等优点。由于这类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手术的特殊性,麻醉要求较为苛刻。2014年5月,我院对1例有多种合并症的主动脉夹层行全身麻醉下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将麻醉管理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4岁,174 cm,80 kg,因“左侧面部麻木,声音嘶哑2周余”入院。入院后行全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示:全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既往脑出血、脑梗死、肺部感染病史;可疑冠心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20年,均已戒2年。术前多科室会诊,认为该患者病情严重,全身合并症多,手术及麻醉风险大。拟于全身麻醉下在介入导管手术室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全身麻醉,术前禁食8 h。进入介入导管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面罩吸氧,常规监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SpO2),右侧桡动脉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行穿刺测压。入室有创动脉血压(atrial blood pressure,ABP)175/90 mm Hg,心率(heart rate,HR) 55次/min,SpO293%。面罩预吸纯氧,在动脉血压监测指导下完成麻醉诱导:静脉缓慢输注咪达唑仑2 mg、舒芬太尼70 μg、依托咪酯10 mg后,ABP降至110/70 mm Hg,患者睁眼反射消失,然后静脉注入罗库溴铵70 mg,同时人工通气2 min,待肌松满意后完成气管插管,ABP最高120/80 mm Hg,HR最快80次/min。插管完成后,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对称,固定导管,新鲜气体流量2 L/min。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end expiratory gas,PETCO2)监测和动脉血气监测,维持PaCO2在35~45 mm Hg。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力。麻醉维持:以丙泊酚持续输注和罗库溴铵间断推注维持心率、血压平稳。准备血管活性药物备用:尼卡地平24 mg/生理盐水50 ml,硝普钠50 mg/生理盐水50 ml,麻黄素稀释到6 mg/ml,阿托品0.25 mg/ml备用。根据手术要求,并结合术前患者情况,术中维持ABP在100~110/65~70 mm Hg,主动脉内支架打开时血压维持在95/50 mm Hg。支架位置放置满意后,患者ABP 明显提高,硝普钠泵注速度为0.6 μg·kg-1·min-1时,患者血压维持在140/80 mm Hg,HR提高到70次/min。手术顺利完成,主动脉内支架放置满意。
在手术室停止丙泊酚输注,等待患者清醒的过程中,继续密切监测血压,维持硝普钠泵注,根据动脉血压调整泵速,维持患者ABP能够稳定至120~140/65~75 mm Hg。停止丙泊酚输注后1 h,患者清醒,呼吸恢复,能够按指令动作,气管导管松套囊漏气实验显示:套囊松开后漏气良好,无上呼吸道梗阻。再次确认气管插管设备、耳鼻喉科医师和气管切开装置准备充分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患者通气情况和呼吸频率,咳嗽咳痰情况,面罩吸氧,氧流量5 L/min,2喷沙丁胺醇气雾剂喉部深处喷入,鼓励患者咳痰并有效咳出痰液。半小时后,在吸空气状态下,患者SpO2稳定于95%,抬头时间>5 s,硝普钠0.6 μg·kg-1·min-1持续泵入时,ABP 维持于150/80 mm Hg左右,HR 70次/min,安返病房。术后随访,患者血压平稳,无新发脑血管事件,未出现肺部感染,术后10 d顺利出院。
2.1 主动脉瘤的非典型临床表现——Ortner综合征
心脏-声带综合征是指心血管疾病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左侧声带麻痹,出现声音嘶哑的一组综合征。1897年Ortner首先报道,因此,称为Ortner综合征[1]。后来发现,胸主动脉瘤、创伤后动脉瘤、房中隔缺损、心内起搏器置入、肺动脉高压以及动脉导管未闭都是Ortner综合征的病因。左侧喉返神经走行情况复杂,所以通常情况下左侧声带更易累及。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原因不明的声音嘶哑,必须排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能,以减少误诊。本例即以Ortner综合征起病,主诉为“左侧面部麻木,声音嘶哑”,但并未出现教科书中描述的“搏动性剧烈胸痛”等主动脉瘤的典型症状。该病误诊率较高,若在临床上未引起足够重视,将有可能出现致命性后果。
2.2 主动脉夹层介入支架术的麻醉管理
血管腔内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等病变,并获得了良好的短、中期效果[2]。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手术病死率低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传统开放手术的危重患者和老年患者[3]。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有多种合并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术中麻醉风险大。本例在进行手术前,在全院各个相关科室的配合下,进行完善全面的评估,并针对各系统疾病进行优化治疗,改善全身状况及对手术打击的承受能力。进入手术室后,监测项目应力求全面。在插管前应给予足量的阿片类药物以抑制插管反应,我们推荐使用舒芬太尼,该药心血管稳定型好、镇痛效果最强、分布容积小、半衰期短和清除率高,而且其作用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芬太尼,反复用药很少有蓄积[4]。为充分镇痛,最大程度抑制插管反应,我们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给予足量的舒芬太尼(70 μg),由于手术时间较短,仅持续1 h,术中并未追加舒芬太尼。整个过程中,患者麻醉深度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
2.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调控
动脉瘤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对术中血压的调控提出更高的挑战。基于本例患者的经验,我们推荐针对这样的患者,在围术期适当扩容,既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度,又能维持脑内一定的灌注压,防止血栓形成。术中血压突发升高时,可以静脉推注尼卡地平0.2 mg或硝普钠0.3 mg,可以在短期内降低收缩压20 mm Hg左右,并持续约2 min。在气管插管及中心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颈部体位,避免颈部过伸位及头部旋转过度影响到颈动脉供血,从而导致脑梗死。支架释放时,主动脉内气囊充胀、覆膜支架自动膨胀的一刹那,主动脉血流阻断会导致近端压力迅速增高;若此时血压太高,有可能对血管内支架产生巨大推动力,导致支架脱落或移位,也可能导致夹层动脉瘤破裂。我们建议在释放支架时应适当加深麻醉,并泵注硝普钠,初始速度0.2 μg·kg-1·min-1,根据患者血压反应调整速度,使收缩压控制在90 mm Hg左右。在支架释放成功后,由于血管梗阻的消失及心功能的恢复,患者血压可能迅速升高,为避免脑血管意外,应及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血压。
2.4 喉返神经麻痹患者拔管的策略
对于术前即有声音嘶哑、呛咳的患者,气管导管要尤为重视。拔出过程应密切监测,应预防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并应有再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等应急预案。
该例患者病史复杂,伴随多种内科疾病,术前多科室的会诊及系统诊治,提高了患者的麻醉耐受力。术中我们通过细致到位的血压调控及气道管理,协助手术科室成功完成主动脉腔内隔绝手术,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加速了患者康复的进程。
1 Escribano JF, Carnés J, Crespo MA, et al. Ortner’s syndrome and endoluminal treatment of a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a case report. Vasc Endovascular Surg, 2006, 40(1):75-78.
2 Suzuki S, Masuda M. An update on surgery for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ortic root repair, endovascular stent graft, and genetic research. Surg Today,2009, 39(4):281-289.
3 Lippman M, Lingam K, Rubin S, et al. Anesthesis for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bdominal and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J CardiovascSurg,2003,44(3):443-451.
4 Bhavsar R, Sloth E, Folkersen L, et al. Sufentanil preserves hemodynamics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11,55(8):1002-1009.
(修回日期:2014-10-22)
(责任编辑:李贺琼)
R614.2
D
1009-6604(2015)01-0087-02
10.3969/j.issn.1009-6604.2015.01.026
2014-09-01)
*通讯作者,E-mail:puthmz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