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韩少功的长篇新作《日夜书》是一本有关于知青的文学著作,但又不同于以往的知青文学。它的写作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整体结构方面表现为多层叙述视角和外在结构的连续性;人物塑造方面主要分析了知识分子形象;写作精神最终归结于精神“寻根”,引发人们关于那一个年代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完成自我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日夜书;写作独创性;“寻根”;反思
一、《日夜书》简介
知青一代人曾以“伤痕”、“反思”文学思潮为发端,又以“寻根”的超越姿态将“上山下乡”的经历拓展、升华到民族文化的高度,创造了自己的文学辉煌。韩少功在花甲之年重磅推出了长篇新作《日夜书》这本有关于知青的文学著作,开启了一个重新记忆的旅程。它既由以往的知青文学建构起来,又重新选择了一些差异性的内容,带领我们重新返回当下的现实。小说是以韩少功当年下乡的湖南农村汨罗为原型所著,作品贴近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人生感受和体验,讲述的是“50后”这一代中国人的故事,呈现了以往知青文学所不曾呈现的知青生活场景、事件。通过几位主要人物从知青年代到转型时期性格及其命运的变化,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变迁,成为知青一代的精神史。
二、写作独创性分析
1、整体结构
《日夜书》写作独创性之一首先表现在整体结构方面,以关于知青的另类叙述打破传统叙述结构。全书结构看似散漫,无中心规律可循,韩少功采取了惯用的“我”的叙述视角,但此“我”非“彼我”,这里的“我”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我”这个角色作为知青那一代人的历史见证者,将这些零散的故事串联起来。“我”保持着一个反思主体的冷静,对其进行理性化的思辨与讨论。作者可以想写谁就写谁,读者也可以随时把书拿起放下,对阅读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因为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情节和矛盾冲突。然而,仔细阅读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全书共分为每五十一个章节,每一个小节叙事十分完整且相对独立,但它的内在结构有一种隐约的相互照应。比如,小说一开始从生活中最基本的吃、穿、用写起,写到了人性本能的生理欲望,再写到人与人之间的信赖,甚至上升到思想层面,讲精神领袖马涛带领人们怎样读书、思考、对现实进行批判,最后又从思想的高度又回到了对人身体的描写,这也是文章的一种内在结构。
2、人物性格塑造
韩少功也抛弃掉了以往的写作范式,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方式。它呈现给读者的是多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形象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命运和人生遭遇却截然不同。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人物,然而没有哪一个是所谓的主要人物,将他们组合起来才是对整整一代人遭遇的全面的反思。可见,作者关注的是知青这个群体,而不是知青中的某一个人。从阅读意义上说,《日夜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刻画了一系列很典型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让人过目难忘。
韩少功曾说一个民族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的质量。因此,在《日夜书》中作者对“知识分子”做了细致的描绘和反思。他们读书、思考,身居乡土却关心世界,以求异的姿态挑战着平庸的现实生活,不断在思想的领域中寻找着自己理想的生活。比如,马涛作为具有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知青时代的他还很单纯、热情,虽然有时观点略有偏颇,但他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是他性格中难能可贵的一点;而偏激、固执、自私则是他性格的另一面,他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的,和人争论也总是盛气凌人,虽顶着自由民主分子的光环远走他乡,却因为嵌入骨子的自私,终被人逐出意见领袖的行列,遗忘于芸芸众生中。正是这两方面组成了马涛性格的完整性,塑造了马涛这个血肉生动让我们回味无穷的人物形象。然而,还有类似于姚大甲、安燕以及郭又军一类的人物不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吗?人们总认为知识分子身上经常带着点小资的格调,或多或少还有点书卷气息,虽擅长表现愿望与姿态,但拙于行动和持久的务实性建设。发展中国家的小资被更多的焦虑所挤压,更多一些文化和精神的贫血症,因此更应该多一些自我反思。
3、写作精神
《日夜书》写作的另一独创之处在于作者不但能将灵动的言辞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而且其写作精神也高于一般著作。它与以往的知青文学相比,摆脱了既定描绘知青生活苦大仇深的生活苦难史,尽量客观平静地描写了“50后”知青的生活,人物形象充满矛盾,显得更加立体。书中用略带诙谐幽默的语句既写了人们生活的苦难,也写了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希望建立在苦难的追寻上,任何一个人物都充满了灵魂的挣扎与涅磐。在小说结尾处,主人公陶小布陷入了回忆与深思中,以一把枪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马笑月在他的回忆里变成了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她说她要“种太阳”,“无限憧憬地长出好多太阳树”,“遇到停电的时候,我们就去送太阳,给每家送一个。”然而,太阳树久久没有发芽开出太阳花,最终“她噘起小嘴,失望地远眺窗外那一片风景”。[1]这段意犹未尽的回忆与憧憬是韩少功有意设计的一段情节,也是他的一次心灵跋涉,目的在于探索人类灵魂中那些不可动摇的困境,是对知青这一代人共同面临的精神难题的苦苦追问,更代表了来自下一代人对知青一代的历史审判,是为了使人们不断地自我反省。
总的来说,《日夜书》从根本上延续了韩少功“寻根”小说的创作传统。小说从一开始的嬉笑幽默到最后的沉重、悲哀,甚至是悲凉,都无不表现出作者对那一代人艰苦命运的深深惋惜,对知青一代深刻的自我反省与批评。在叙事与沉思相互交织中,它想要寻找的是缺失的精神之“根”。通过描写城里人精神缺失、思想迷惘与“知青”年代物质贫乏时相比,在社会剧变下的人们不免都要画上“畸形”二字。如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姚大甲,年轻时的他身处贫穷乡村却依然尊重艺术,痴迷艺术,然而,返城后虽然物质生活明显上升,但却开始迷失自我,对于自己但到底干了些什么,不是特别清楚,艺术也成了只是可以偶尔high一下的把戏。由此可见,世事变迁后的姚大甲已然不再认为艺术是神圣不可侵、贫贱不能移的圣物了,这就是人性精神之“根”缺失的体现,也恰恰是韩少功想展示给我们的知青那一代人当下生活的真实存状态。韩少功用诸多畸形人的特殊故事,讲述了一个畸形时代产生的悲喜剧,引发人们关于那一个年代的反思,关于人们生而为人,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完成自我的深刻思考。
三、反思
回看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的确非常繁荣,异军突起的网络小说和纸媒小说数量极其庞大。但是,中国文学需要更多有思想高度的创作家,我们的文学创作需要更多的思想养料,给人们精神上的启示。在写知青的这一代作家中,韩少功、叶辛、张承志等都是非常富有思想性的作家,而韩少功在当代作家当中更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首先,他不但有思想家的气质,而且翻译过米兰·昆德拉的名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及《惶然录》等作品,通过翻译会体会到另一种文化,另一种语境,其文学目光可见一斑。其次,韩少功的亲身遭遇使他不但对自己的人生历程有着深刻的反思,而且对中国历史有着更为深入的思考。《日夜书》让读者再一次感受到他思想强有力的穿透性,作品中的思想正是真正切入到对当下知青一代的现实关怀中,而且写作显得更加理性,带有浓郁的反思色彩,与80年代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的知青小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韩少功的《日夜书》是对“50后”知青命运的关注反思,对知青文学具有重要贡献,也对知青一代精神史的发掘、揭示具有深刻的意义
注释:
[1]韩少功.日夜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第329页.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日夜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2]黄灯.《日夜书》整体性叙事背后的精神图景[N].小说评论,2014,1.192-195.
[3]唐伟.文明的野蛮与野蛮的文明——评韩少功的《日夜书》[J].中南大学学报,2014,2.
[4]徐勇.面向回忆的敞开——评韩少功的长篇新作《日夜书》[J].南方文坛,2013,(5)112-113.
[5]刘复生.掘开知青经验的冻土——评韩少功的长篇新作《日夜书》[J].文艺争鸣.2013,8.
作者简介:曾红莲(1991—),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