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2015-01-23 23:46张璐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

张璐

摘 要:批评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模式、思维定势的不同,人们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用策略也存在差异。本研究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为依据,结合文化纬度理论,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视角对比了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存在差异的文化渊源,旨在帮助外语学习者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从而提高其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批评行为的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批评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1.引言

本文尝试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为依据,对中美两个国家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进行了实例分析和比较,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给出了深层次原因,旨在帮助外语学习者了解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异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理論基础

2.1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间接言语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Searle(1969:33)把说话人在间接地使用语言时所实施的两种言语行为称为首要言语行为和次要言语行为。

2.2面子理论

面子理论是Brown和Levinson (1987)借用Goffman(1967)的面子概念来解释礼貌这一现象的。面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即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赞许。一类是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指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和妨碍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

2.3文化纬度理论

1965年hofstede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IBM公司做了一项数据分析,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的不同上,并确立了文化的四个维度,即权利距离、不确定的躲避、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以及性别。在80年代末,邦德作了关于中国价值的调查,并且把文化的第五个维度加入了hofstede的原来的文化维度中,即儒家活力或长期倾向性和短期倾向性。(hofstede:2001)

3.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

3.1相似点

3.1.1隐含策略

隐含策略是指说话人不明显提及被批评者,而是采用模糊的表达等间接形式来实施批评言语行为。隐含的批评主要是为了礼貌地避免与听话人的直接冲突,避免伤害其面子。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暗示:暗示指说话人使用表面上看似与批评无关的言语来表达意图,从而避免与听话人的直接冲突。

(2)开玩笑:Brown和Levinson认为,在批评言语行为中,开玩笑使说话者达到批评的目的,而不威胁对方的面子。

(3)反语:在批评言语行为中,反语的使用能够使人们在谈笑间使听话者认识错误,避免了伤害其面子。例如:

3.1.2缓和策略

缓和策略是说话人决定公开指出对方的错误,但又不太想伤及对方面子使用的策略。其方式主要有:

(1)使用模糊限制语:模糊限制语可以就话语的真实程度或范围对话语内容作出修正,也可以表明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所作的直接主观测度。在英语中,perhaps,maybe,a little,kind of等使用得频率较多,而在汉语中,可能、或许、好像也使用得比较频繁。

(2)先表扬后批评:说话人通常先肯定听话人的成绩或优点,然后再公开地指出其不足之处,这样可以缓和批评语的程度,不太威胁听话人的面子。

3.2差异

虽然,英汉批评语在语用策略上存在许多共性,但两种语言文化模式的差异,社会结构、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会造成其语用策略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上级对下级的批评模式:美国人惯于用原则策略(principles),即说话人不直接批评而是陈述通用原则,而中国人则通常用教导(instructing)或警告(warning)策略来实施批评言语行为。

(2)使用前语(prefaces):使用前语策略是中国人特有的批评方式。批评者使用前语暗示批评语的发出,使被批评者在心理上对批评发出有个准备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批评语的语势,使得被批评者能更容易接受批评。

4.影响中美两国语言特征的因素

语言是反映文化的,而文化是有民族差异的,一个民族独特的思想定势和文化模式会在言语行为中表现出来。通过以上对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比较,我们不仅看到了两种语言在表层表达上的不同,还可以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首先,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我国的权力距离指数比美国的更高。在社会结构方面,中国传统上是以家长制为基础的,上级对下级经常使用教导或警告的直接批评策略。而美国的社会结构基本是平行的或平等的。因此,即使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批评也要有所依据。因此,利用原则或哲理来实施批评是最合适不过的策略了。

其次,就传统文化思维定势而言,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以和为贵的民族心理及知礼数的处世方式,在言语行为中处处表现出委婉含蓄,批评也不例外。他们在批评时,总体上趋向间接言语,以减轻面子威胁程度或不伤人面子为原则。而美国社会奉行的个人本位主义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因此,他们在批评时,总体的趋向相对要直接些倾向于表达自己对对方冒犯行为的感受,减轻批评的威胁面子之力。

5.结语

批评言语行为只是言语行为研究中一个很小的课题,但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适当引入与言语行为有关的语用策略学习,把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放在与语言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技巧。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拉威尔与德彪西《空求》的演奏与美学特色比较研究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