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旧时上海老茶馆

2015-01-23 22:04:08秋实
上海企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茶客茶楼茶馆

秋实

清末民初,上海老城厢内外,南市北市、沿河傍桥、十字街头茶馆遍布,茶客如云,茗香醉人。据史料记载,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上海有茶馆64家,到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达164家。抗战前,大大小小的茶馆达数百家之多,仅城隍庙一处,就有大小茶馆几十家,可谓“十里洋场奇事多,上海茶馆甲天下”, 成为沪上风情旧景之一。

茶馆称呼各地各异,旧上海茶馆多以楼、馆、园、阁、居、社、肆、轩之称。茶馆题名亦雅,如:秋月楼、碧玉春、鹏飞白云楼,江南一枝春、品泉楼、玉茗楼、丹凤楼、香雪海等,颇具诗情画意。

据说,上海滩最老的茶馆建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清同治初年沪上茶馆开始兴盛,著名老茶馆丽水台建于洋泾浜三茅阁桥边,高阁临流,背靠东棋盘街,坐落于青楼环绕之中,当年茶座间有“绕楼四面花如海,倚遍栏杆任品题”之句,成为文人雅士、富绅阔少流连之地,有歌咏道:“茶馆先推丽水台,三层楼阁面河开,日逢两点钟声后,男女纷纷杂坐来。”晚清庙园均设茶肆,旧时沪城有“城中庙园茶肆十居其五”之说。尤其在城隍庙附近茶馆丛集,有鹤亭、船舫厅、乐圃阆、群玉楼等十余家。其中,西园湖心亭是南市茶馆的代表。西园原来是豫园故址,湖心亭于清乾隆四十九年筑于老庙九曲桥旁荷花池中央,嘉道年间是青蓝布商贾聚会议事之地,咸丰五年改为也是轩茶楼,楼内临窗排列一色花梨木茶几与靠椅,居中放有云石面红木圆桌,配蛋圆形红木凳。墙上悬挂名家字画,布置甚雅,暑中坐饮,荷风徐来,清香拂面,饮者尘心顿滤,两腋生风,龙井、碧螺芬芳欲醉,申江品茗消夏胜处也。

旧时上海老茶馆因档次及茶客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高档茶馆,主要分布在老城厢、租界、园林等区域。《申报》1898年7月26日《茶肆须知》一文,就载有老城厢十六铺一带40家茶馆,如汇水楼、万福楼、万和楼、永和楼、清和楼、养和楼、同春楼、福兴楼、福顺园、福兴园、德兴园、聚兴园、叙兴园、东兴园、北瑞春等等。时人陈无我在《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中记载了英租界内知名茶馆,如引凤楼、百花楼、得意楼、风月楼、长春楼、乐也楼、玉壶春、青莲阁、一洞天等。这类茶馆的茶客基本来自中上流社会,大多为显贵要人,社会名流,文人学士,阔老商贾以及在社会上已有地位的大流氓头子、帮门会道头子等。这类茶馆大多地处繁华市面或风景优静之处,楼房高大,不论是外部装璜,还是室内装饰,都比较讲究。茶室陈设雅致,窗明几净,宽敞明亮,茶具十分考究,并布置有内室、雅座,专供显贵要人、阔老、大亨们品茗议事和社会名流会友。当然,茶资也就高出一般茶馆若干倍,甚至几十倍。

另一类是低档茶馆,而且特别的多,遍布街市里弄,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一种俗称“老虎灶”,又叫“熟水店”的茶馆。这类茶馆,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几张方桌条凳,再有个外形像老虎一般的烧水灶头就基本齐全了。老虎灶茶馆兼供开水,有的还会捎带卖些杂货食品,每天早上六点开始营业,晚上十二点打烊,如德清园、和顺茶园、长源园、龙海园等。附近的街坊邻居有闲时会常来此坐坐,泡上一壶茶,用来打发时光。每到中午,一些走街串巷箍木桶的、修雨伞的、磨剪子铲菜刀的、锔碗补锅的、摇拨浪鼓的、收破烂挑高箩的手艺人以及小商小贩、黄包车夫、走坊郎中、算命先生等前来光顾。他们泡上一壶廉价的热茶,买块烧饼,或自带干粮,就着茶水充饥、歇脚。

老虎灶茶馆还是澡堂子,到了夜里,就在卖茶的后门挂个青布帐慢,置上澡盆,简易澡堂就形成了。炎热的夏天,辛苦一天的苦力们只要花八九十文,就可洗个澡。至于设在偏僻地方,偶有顾客来光顾,边扇起风炉,临时煮起茶水的茶馆,上海人称之为“来扇馆”,设施更简陋了。

茶馆是为民众提供茶饮的场所,汇通南北的上海,有独特条件提供各式茶饮。吴承联在在《旧上海茶馆酒楼》里记载了青莲阁茶馆里品种丰富的茶:祁门红茶、武夷山岩茶、黄山云雾茶、洞庭白毫、苏州碧螺春、杭州龙井、四川沱茶、福建铁观音等 ,几乎将全国各地名茶都汇集于此。旧上海茶馆早期多是盖碗茶,由堂倌提着铜壶帮茶客续水添茶。从三十年代开始,茶馆饮法有所变化,多为茶客提供每人一壶茶,再配一瓷杯由茶客自己斟饮,或者是几人同饮一壶。

茶资视茶馆档次而定,从十多文钱至百余文钱不等。《清稗类钞》中记载了大马路五云日升楼茶馆的早茶12文,午茶20文,且两人可合用一壶。据《上海风土杂记》记载:“大茶楼普通一壶茶十四个铜板至小洋一角。”一般来说,旧时上海茶馆内茶水供应分早、中、晚三个阶段,通常早茶比午茶便宜,楼下喝茶比楼上便宜。

旧时,上海一些较具规模的老茶馆除供清茶外,还兼售茶点茶食,且品种繁多,精致味美。《上海风土杂记》记载:“四马路一带茶楼点心店制法最精,蟹粉馒头秋天尤佳。”大马路上的茶馆茶点茶食则是丰富多样,《清稗类钞》载,五云日升楼内茶客可配佐饮的茶食就有酥烘饼、猪肉烧卖、蟹壳黄烧饼、饺子、鱼肉面、生煎馒头、金花菜、五香豆、甘草梅子等,深受茶客喜爱。

上海老茶馆除了平日里的饮食,春节时分,也会向茶客们奉上一杯具有民俗特色的“元宝茶”, 茶内的所谓“元宝” 就是两只橄榄,它因为外形相似而得其美名。上海人认为节日里饮用“元宝茶”,具有吉祥富贵的寓意。

旧上海不少老茶馆下午、晚上专设书场,如得月楼、得意楼、群玉楼、上海第一楼、汇泉楼、玉茗楼、四美轩、趴芳等茶馆均请艺人说书。凡设书场的,茶馆正面靠墙处搭一个不大的木台,为评弹、说书艺人的表演之处。茶馆门口挂一块黑板,用白粉写上艺人姓名和所说书目。说书先生无论冬夏春秋都身穿长衫,手执折扇端坐在台上桌子的后面,开讲时,惊堂木拍案一声响,台下立刻鸦雀无声了。评弹艺人大都来自苏州,一男一女搭档,男的身穿长衫怀抱三弦,女的薄施脂粉身穿旗袍怀抱琵琶。评弹开场则又是另一番情景,先叮叮咚咚弹上一番,接下来男先生说上一段,女先生唱上一段,琵琶三弦,时而独奏,时而合奏,时而边弹边唱。唱的是吴语轻侬,莺莺呖呖;弹的是流水潺潺,珠撒玉盘,煞是好听。表演的书目众多,其中《珍珠塔》备受上海民众喜爱,在上海擅长《珍珠塔》而出名的艺人就有十七人之多。茶楼每日卖多少茶资与茶楼艺人很大,艺人也是以茶资多少来分成的,所以,旧上海的茶馆艺人与茶馆老板的关系都比较深切。

在那时,每逢阴历年的前四,五天,有艺人联合说会书之举。规定每一场为四档书,茶馆老板争相邀请说噱唱弹四者兼擅长的名艺人表演。有说长枪袍带、公案侠义、神仙鬼怪书,也有唱《三笑》、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缠绵儿女的小书,或弦索悦耳,或惊堂醒目,各尽其能,各显神通。由于所有艺人都各自拿出绝招,因而,这一段时间茶客特多。但所有收入全部分给堂倌们作为过年之用。这可以说是同行业中不同地位之间的济困扶弱的美德,当然,也有联络感情之意。说会书之时,也是老书客评书目和茶馆老板与艺人签订来年上演书目的时间。

下午不设书场的茶馆便是养鸟的“流哥儿”们的天下,茶馆屋檐下挂满了圆形、方形的鸟笼子,画眉、八哥、百灵……应有尽有,鸟声啁啾。“流哥儿”们边喝茶品茗,边欣赏百鸟争鸣。

老茶馆里的语言、行为也颇为讲究,流行着一些行话、俗规。如称茶水为“黄莲汤”,冲开水的铜壶为“提令”,茶壶为“摆子”,茶杯为“青子”,手巾为“缆子”,抬子为“四脚子”,椅子为“曲身”,炉子为“老相”,煤为“乌金子”,水为“津”,水杓为“津兜子”,冲开水为“转湾”,火为“三光”,茶叶为“淋枝子”,好茶叶为“尖淋”,次茶叶为“念嘬淋”,客人为“年子”,来客为“入窑儿”,小账为“小头”,楼上为“抬头”,楼梯为“步步高”,衣架为“叉起“,穿衣镜为“劈面”;在老虎灶茶馆里,数字也有独特叫法,如一为“豆”,二为“贝”,三为“台”,四为“长”,五为“人”,六为“耳”,七为“木”,八为“另”,九为“王”,十为“合”。据说,从前上海老茶馆客进入茶馆坐定点茶不必开口,可用手势表示:食指伸直是绿茶、食指弯曲是红茶、五指齐伸微弯是菊花茶,伸手握拳是玳玳花茶,伸个小指是白开水,茶馆伙计一看心领神会。

旧时上海老茶馆不仅是供应茶水茶点的场所,而且还是雇工揽活的“劳务市场”。大清早,新闸路西安茶园、永嘉路康兴园、老西门中华楼、徐家汇彩云楼等茶馆内有油漆匠、瓦木匠、篾匠等手艺人在边喝茶聊天,边等待雇主招工接揽生意,俗称“孵豆芽”。讲好价钱就随雇主上工,或顺便与工头们定好今后的去向。他们与那些掮客、商人和手提鸟笼的茶客分角落入席,决不混杂。

同时,茶馆又是各行各业洽谈生意交流信息的场所。晚清时,营造厂商主要集中在青莲阁举行茶会,著名实业家刘鸿生那时就经常出入青莲阁茶楼与人进行煤炭交易。建筑商多聚在福州路496号长乐茶园,一些小包工则在湖北路天香阁及附近的一乐天茶楼活动,花卉行业在老西门外万生桥阿德茶馆设台交易,品芳楼是旧汽车及配件的交易场所,四美轩是珠宝玉器市场之一,浙江路萝春阁是木业聚集地。所以,旧上海的茶楼固定的茶客主要是些商人。

在这批商人茶客中,有一种被戏称为“白蚂蚁”的经纪人,他们也是每日清晨必到,把茶馆当作交易场所。“白蚂蚁”是专门充当房屋顶租或买卖的中间人,以从中提取佣金为生。犹如今日之房屋中介人。他们到处打探谁家有房屋出租或出卖,谁家欲租房屋或购置房屋,在茶馆利用品茗之机“交易”。如能介绍成功一笔生意,可以从房屋的顶租费或买价中提取百分之十作为酬金。由于“白蚂蚁”经纪人的活动,旧上海中凡有房屋出租出卖或需租赁房屋、购置房屋的主顾,均到茶馆来吃茶,找“白蚂蚁”商洽。谈成了,就在茶馆订契约签押。当时上海人称此为“顶屋市场”。

旧时上海的各类老茶馆都是新闻集散地,消息特别多,故尔报社的记者、巡捕房的巡捕、便衣侦探,都经常光顾茶馆。有的记者,尤其是晚报、小报的记者在茶馆听到消息、趣闻后往往当场在茶馆草就文章,直接送往报社夜班编辑处。许多报纸上的花边新闻就是这么炮制出来的。而巡捕房的巡捕、侦探不仅常从茶馆中得到破案线索,有时就干脆在茶馆办案,把茶馆变成公事房,所以,旧上海有包打听茶会之说。不过,这种茶客喝茶是不付茶资的,茶楼老板则依仗他们的势力维持市面。

由此可见,旧时上海的老茶馆,是一部浓缩了的老上海人的生活史,也是上海茶文化中一朵奇葩。

猜你喜欢
茶客茶楼茶馆
职工书画
工会博览(2024年11期)2024-05-11 07:01:20
老茶客
茶楼包厢外为什么排起长龙
杂文选刊(2020年10期)2020-10-15 02:09:46
小茶客
张婧红室内设计作品
艺术评论(2017年11期)2017-03-29 07:56:23
任素梅作品选
话说不等式x1x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