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路,刘 静,周 旋
(1.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3.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城市或城市群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市民日常文化、娱乐、休憩的场所.高品质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提高市民的满意度、认同感和愉悦感,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学者针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展开了广泛的研究.Konstantinos[1]通过梳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相关文献,提出应加快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Tang B S等[2]基于纵向视角,研究香港开放空间的分区及发展.徐磊青[3]通过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探究广场的空间认知与满意度.李云[4]等对深圳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系统进行实证探索.陆宁等[5]运用故障树分析模型,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进行评价.张帆[6]等以南京主城区为分析对象,探究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的影响因子.然而,目前研究尚以定性分析居多,鲜见提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的有效量化方法.因此,深入探究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的诊断指标体系和赋分标准,建立便捷、行之有效的满意度量化诊断模型,确定满意度等级标准,综合诊断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满意度,对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实际状况,明确提升思路,促进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有序、健康建设,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承载市民娱乐、休闲、运动、避难、救灾等活动的重要舞台,是衡量城市整体发展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伴随城市的发展和研究视角的转变,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范畴也在不断改变.从广义角度而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开放空间的集合,包括具有公共可达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以及具有公共开放性的城市周边的开敞地[7].在此,则从狭义视角研究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具体是指在城市或城市群、建筑实体之间的、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待人工开发后具有公共容纳性的公共活动的设施场所,紧急时还可兼做避难和救灾场所.
城市公用开放空间作为城市有序开发的公用资源,是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文娱、交流、集会等活动需求的场所,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开发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定位,是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运营管理环境、交通环境、安全环境等综合开发因素的结果,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便捷自由和安全舒适等需求.
(2)生态景观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可有效减少商业住宅、工业厂房等具有高强度、破坏性特征建筑的开发,并通过绿色植被种植,景观造型展示,有效缓解城市环境污染与净化环境空气,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3)历史人文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其规划、设计与建设集中展示了当地社会历史风俗、宗教政治、人文底蕴内涵,是展现城市内涵生命的广阔舞台和城市文明素养的关键场所.
(4)合理维护性.作为具有公用属性的开放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成开放后,具有高昂的运营、管理和维护成本[8].因此,政府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应切实承担起相关责任,明晰各自权责范围,确保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正常运营.
(5)动态规划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总体增置和类型选择,应考虑城市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地域特色,并结合当地社会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动态规划,持续进行人性化设计改进,以满足高品质人文诉求.
基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特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层次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等相关原则,建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体系Fig.1 Satisfaction diagnostic index system of urban public open space
依据图1,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行业规范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9-10],确定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的内涵及赋分标准,如表1所示.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体系中,Im表示第m个1级诊断指标,其权重表示为γm;Imn表示 Im对应的第n个2级诊断指标,其权重表示为γmn; Imnp表示 Imn对应的第p个3级诊断指标,其权重表示为mnpγ.
运用1-9标度法[11],依据各级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赋分,进而构造判断矩阵,经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出各项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的权重.
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综合诊断时,为突出重点,发现主要问题,确保诊断结果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应剔除满意度高的诊断指标,针对性选取部分对诊断结果影响大的诊断指标,进行满意度综合诊断.因此,进行满意度诊断指标的两阶段评判,构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综合诊断模型.
表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的内涵及赋分标准Tab.1 Satisfaction diagnostic index connotation and score standard of urban public open space
首先依据表1,针对1I 、2I和3I下属的 3级诊断指标,进行第一阶段满意度指标的评判.将最高分诊断指标进行剔除,得出各级留存诊断指标.
其次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二阶段满意度指标的评判:
(1)各级留存的诊断指标权重再分配
③当则表明最高分的诊断指标皆被剔除,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满意度高.
式中:1l、2l、3l表示1、2、3级诊断指标的初始诊断指标个数;分别表示1、2、3级诊断指标中初始诊断指标的权重和;分别表示1、2、3级诊断指标中剔除诊断指标的权重和.
(2)各级留存的诊断指标赋分
依据表1,对各级留存的诊断指标进行赋分.1、2、3级诊断指标中留存的诊断指标得分值分别为Um、 Umn、和 Umnp.
(3)各级留存的诊断指标线性加权
对各级留存的诊断指标进行指标线性加权[12]计算,得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综合评分,如式(4) - (6)所示:
式(4) - (6)中:U、 Um、 Umn分别表示1、2、3级留存的诊断指标的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综合评分;s1、s2、s3分别表示1、2、3级留存诊断指标个数.
表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等级标准和综合诊断结果Tab.2 Satisfaction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results of urban public open space
基于相关学者对满意度等级的划分标准[13-14],结合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的评分标准及综合诊断模型,确定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等级标准和综合诊断结果,如表 2所示.
依据式(6)和表2,将满意度综合评分与满意度等级标准进行对比,得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满意度等级和综合诊断结果,据此便可给出相应的满意度提升思路.
首先,无论处于何种满意度等级,对于评分值为2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三级诊断指标,均应进行整改或者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使其达到4分及以上标准.例如,应急广播系统诊断指标的评分值为2,则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故障,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确保应急照明、广播系统均完好,提高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安全性.
其次,对于评分值低于7分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三级诊断指标,应该有针对性解决方案,解决后继续使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综合诊断模型进行重新诊断.例如,若交通拥堵指数评分值为5,则应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增加高架人形天桥、公共交通线路和城市地铁网络,立体式全面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降低交通拥堵指数.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没有低于4分的诊断指标,满意度等级能够达到“满意度较高”这一等级及以上标准为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必将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中迎来的“黄金时代”.因此,针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满意度的综合诊断,有利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城市开发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具体应用此研究成果时,应确保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1) 由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运营管理环境、交通环境、安全环境等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城市,应结合具体环境和当地特色,对部分诊断指标进行酌情增减,确保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诊断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2) 所遴选的满意度诊断指标应尽量具有可量化性,赋予诊断指标权重时,应邀请包括自然、社会、物业、环境、交通、安全等多领域、多学科的专家,以确保权重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伴随科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必然会进行变动修订,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相应诊断指标分类和赋分标准进行实时更新调整,确保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处于健康状态.
References
[1] KONSTANTINOS T.Promoting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in urban areas using green infrastructure:a literature review[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7,81(3):167-178.
[2] TANG B S,WONG S W.A longitudinal study of open space zoning and development in Hongkong[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8, 87(4):258-268.
[3] 徐磊青,广场的空间认知与满意度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181-185.XU Leiqing.Case study on spatial 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shanghai downtown plazas[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34(2):181-185.
[4] 李云,杨晓春.对公共开放空间-基于的建立[J].现代城市研究,2007(2):15-22.LI Yun,YANG Xiaoyun.The demonstration of a mathematic estimation system about public open space: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J]. Modern Urban Research,2007(2):15-22.
[5] 陆宁,王源青,陆路,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的故障树分析模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0(4):509-514.LU Ning,WANG Yuanqing,LU Lu,et al.Fault tree analysis model of the urban public open space level[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8,40(4):509-514.
[6] 张帆,邱冰,万长江.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的影响因子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分析对象[J].现代城市研究,2014(8):49-55.ZHANG Fan,QIU Bing,WAN Changjiang.Research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open space user satisfaction-the main city of nanjing for the analysis[J].Modern Urban Research,2014(8):49-55.
[7] 韩凌云,徐振,王良桂.多维视角下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框架的建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1):83-89.HAN Lingyun,XU Zhen,WANG Lianggui.Open space morphology and research framework with multi-perspectives[J].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14,38(1):83-89.
[8] 卜雪旸,运迎霞.可持续发展指针导向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以天津市卫安南里旧居住街区公共开放空间更新规划为例 [J].城市规划,2011(4):85-89.BU Xueyang,YUN Yingxia. Community public space planning directed b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Wei’an Nanli area [J].Urban Development,2011(4):85-89.
[9] 宋立新,周春山,欧阳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的价值、困境及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3):24-30.SONG Lixin,,ZHOU Chunshan,OU Yangli. Study on value, dilemma & countermeasures of public open space in urban fringe areas[J].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2(3):24-30.
[10] 刘丽丽.城市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及分析[J].城市问题,2012(7):49-55.LIU Lili. Evaluation indexes and analysis of residents'satisfaction for city public open space[J].Urban Problems,2012(7):49-55.
[11] 杨建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施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6(4):676-682.YANG Jianhua. Fuzzy syntheses evaluation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in urban public spaces[J].Wuha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8,4(26):676-682.
[12] 赵春容,赵万民.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2010,3(33):179-183.ZHAO Chunrong,, ZHAO Wanmin..Applica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urban eco security assessment[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 3(33):179-183.
[13] 杨晓春,司马晓,洪涛.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方法初探-以深圳为例[J].规划师,2008(6):24-27.YANG Xiaochun,Si Maxiao,HongTao.Urban op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method research-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city[J].Planners,2008,6(24):24-27.
[14] 陈建华,城市开放空间及其环境使用后评价[J].建筑科学,2007(2):15-22.CHEN Jianhua..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n City Open Space and Built Environment[J]. Building Science,2007(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