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洛 多杰当周
(1.西藏藏医学院2013 级研究生,西藏 拉萨 850000; 2.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胚胎学是认识和研究人体从开始形成,发育直至分娩,离开母体这一段时间里的各种现象的科学。而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对人体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这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和先进的理论。
1.1 精、血、心的条件:首先是对胎儿形成这一生理现象的认识。藏医认为,胎儿是由父亲的精与母亲的血,还是有中阴的魂魄三者结合而成的,不论是父精,或是母血,只要一方有病,如龙、赤巴、培根有病,就无法受孕,如精或血的外观粗糙,颜色、黏稠度异常,气味不正等,都不会受孕怀胎。《四部医典·论述本》中对此有着深入的研究,若父母的精血有龙病时,精血粗糙、黑色、味涩;患有赤巴病时,色黄、有恶臭;患有培根病时,精血淡灰色、黏性大、味甘、触时有寒凉的感觉。若血液患病腐臭,则培根与龙呈块状;血、赤巴似浓液;培根、赤巴呈现疙瘩;若患血、赤巴混合病时,则呈胶汁状;龙与赤巴干枯,似粪便一样。[1]藏医中如有上述这些情况发生时,就你会受孕坐胎。正常的精液则是色白、质重、味甜、量多;而经血则色鲜红而清、像兔子血,如滴在衣物上但能洗干净则经血无病,方能受孕。
1.2 五源:藏医认为,胎儿的形成,还需要正常的“五条件”。所谓“五源”,是指土、水、火、风、空。其中土源可使胚胎固硬;水源使胚胎聚合;火源使配体发育成熟;风源使配体发育长大;空源使胚体发育所需空间。这5 种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而且五者应互相协调,胎儿才能正常发育。
1.3 宿业:《四部医典·论述本》中由于宿业不具备,也不受孕,魂魄不会入胎[2]。
《四部医典》中对胎儿的发育情况了解的细致而深入,它是以周日的时间为单位来认识和观察人体胎儿的发育过程的。它认为,胎儿从形成到成熟分娩,需要38 周的时间,而这38 周具体的发育情况是这样的:
第1 周:父精和母血融合,其状正如在牛乳里滴入乳酪酵母,使其得到发育的动力,并且非常融洽;
第2 周:胎珠状如乳液凝成的胶状物;
第3 周:状如凝结的乳酪或酸奶;在此期间,若希望生个男孩时,就应在性别尚未明显形成之前,采取转变的方术,使其转变性别。
第4 周:质地比较坚固的团状物,有的是圆形,有的呈椭圆形,并开始分化出男女的不同性别;这个期间的特征是:母亲腰腹沉重、身体消瘦、食欲不振、常打哈欠、困倦、懒惰、乳房涨大、喜欢吃酸味的东西。
第5 周:脐带开始形成,与母体相连;
第6 周:依靠脐带的命脉逐渐形成;
第7 周:胎儿的视觉器官开始形成;
第8 周;依靠眼器官,头部形状开始形成;
第9 周:上下躯体形成;
第10 周:胎儿的双肩,两髓胯骨开始形成;
第11 周:身体的九窍,即双眼、双耳、鼻、口、阴窍等已经形成;
第12 周:心、肝、肺、脾、肾等五脏形状形成;
第13 周:小肠、胆、大肠、胃、膀胱、三木休等六腑形状开始形成;
第14 周:两条上臂、前臂及两条大腿、小腿已经形成;
第15 周:胎儿的双手、双肘和双足、双膝已经形成;
第16 周:胎儿的10 个手指和10 个足趾全部形成;
第17 周:连结胎儿身体上部、下部及内外的血管、脉络逐渐形成;
第18 周:此时胎儿体内的肌肉和脂肪组织逐渐形成;第19 周:胎儿体内的韧带、筋膜、肌腱逐渐形成;
第20 周:全身的骨骼和骨髓逐渐形成;
第21 周:周身的皮肤开始形成;
第22 周:此时身体内的九窍均已开通,开始与外界通流;
第23 周:胎儿的头发、汗毛、指甲、趾甲等开始生长;
第24 周:上述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已经成熟,胎儿也已经知道疼痛,有所感觉;
第25 周:在胎儿体内的脉络中,气已经出现并开始运行;
第26 周:胎儿已经开始有意识;
第27 周至第30 周,是怀孕的第7 个月,所有的器官均已成熟,整个胎体也显得圆满;
第31 周至第35 周,胎儿继续生长,母体与胎儿的精神肉体均互相影响;
第36 周:此时胎儿多动,显得对所处的地方很不习惯;
第37 周:胎儿似乎显得对所处的地方有反感,不愿呆在这里;
第38 周:胎儿的头部转而朝下,并准备娩出母体了。
从以上所叙述的38 周的人体胚胎发育过程来看,藏医对胚胎学的认识,在古代各族医学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尽管以上关于胚胎学的一些描述尚不如现代胚胎学那么精确,但也应看到这样的描述有其一定的科学性,藏医学千百年来对高原人民的健康做出的贡献。
[1]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2]宇妥·元丹贡布著,永年译.四部医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