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容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的临床观察
李焱容
目的观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60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其采取积极的治疗干预。随访30 d, 治疗前后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行测定。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测定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并做好详细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17.29±6.04)ng/ml低于对照组(23.23±6.72)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测定水平(23.04±6.61)ng/ml高于治疗前(17.29±6.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期, 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明显下降, 可作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的状态指标。同时, 可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上升作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之一。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本研究旨在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情况, 并分析其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为此选取60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2月60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年龄19~68岁, 平均年龄(39.1±9.4)岁。患者平均病程(15.4±3.5)年, 发病中位次数为4次。纳入标准[1]:①符合精神障碍诊断相关标准;②年龄为18~70岁的成年人;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④入组前30 d未使用抗生素、甾体抗炎药及抗精神类药物;⑤患者知情同意。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 男35例, 女25例,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39.4±9.4)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60例患者入院后, 均接受积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和改良抽搐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碳酸锂、丙戊酸盐、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物等。60例患者中, 单纯药物治疗31例, 药物治疗联合改良抽搐治疗29例, 其中改良抽搐治疗的次数为6~8次。
1.3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测定 采用ELISA方法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进行测定, 并采用同样方法测定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取清晨静脉血液标本, 并将其放置在恒温水浴箱中, 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 1500 r/min离心处理15 min, 将血清和血细胞进行有效分离。取2 ml血清于离心管中, -40℃保存。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敏感性<2 pg/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17.29±6.04)ng/ml低于对照组(23.23±6.72)ng/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测定结果(23.04±6.61)ng/ml高于治疗前(17.29±6.04)ng/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为了进一步验证“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可能是双相障碍的病理学原因”这个说法, 本研究选择本院60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23.04±6.61)ng/ml高于治疗前(17.29±6.04)ng/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结论与郭青山等[2]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 说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期, 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明显下降, 因此可将其作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的状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健康体检人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李一兰等[3]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上升后, 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因此该指标提高可作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之一。
本研究所选60例患者均采用开放性治疗, 因此不能完全排除不同治疗方法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同时, 本研究未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患者抑郁程度进行分析, 且研究样本有限, 因此应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强研究力度, 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临床诊疗工作提供良好的方向。
[1]江鸿波, 李莉欣.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白介素-2及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1149-1152.
[2]郭青山, 刘忠纯, 姚丽华, 等.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2):2414-2416.
[3]李一兰, 邓河晃, 张璐璐. 重性抑郁障碍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2: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23
2015-07-07]
402260 重庆市江津精神康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