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敏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刘亚敏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1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浆BNP水平、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 其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且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 BNP水平越高, 因此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心力衰竭;脑钠肽;心功能
心力衰竭是以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以及血流分布异常为特点的比较复杂的综合征, 是心脏病进展的最终结果, 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1]。心力衰竭在疾病早期无显著特点, 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 因而为临床诊断带来了较大困难。有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在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心室肌张力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且BNP水平也会逐渐升高, BNP增高幅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心力衰竭进程的重要指标[2]。为了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12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均自愿接受本次治疗, 排除具有严重肝肾疾病、精神疾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65例, 女57例, 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64.34±5.14)岁;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其中Ⅰ级25例, Ⅱ级30例, Ⅲ级28例, Ⅳ级29例。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4例, 女26例, 年龄59~78岁, 平均年龄(66.32±4.28)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对照组则在体检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均严格按照常规操作进行采集。采集完毕后, 将血液标本置于有EDTA的试管内, 离心分离血浆, 之后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NP水平, 严格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BNP水平比较 经比较, 观察组血浆BNP水平为(683.21±32.25)ng/L, 对照组为(47.62±8.21)ng/L, 观察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比较 经分析, 心功能Ⅰ级患者的BNP水平为(79.52±9.48)ng/L , Ⅱ级为(201.36±11.45)ng/L, Ⅲ级为(718.47±18.63)ng/L, Ⅳ级为(894.56±38.14)ng/L, 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血浆BNP水平高低顺序为Ⅰ级< Ⅱ级<Ⅲ级<Ⅳ级。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其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力衰竭是在心脏结构异常改变、心脏功能性疾病等因素下造成的射血功能受损、心室充盈等最终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在多种心脏疾病或者大血管疾病中都有发生。老年患者年龄逐渐增大, 身体各项机能不断退化, 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比较高,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由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受多种因素影响, 且疾病进展和心肌细胞渐进性、持续性存在密切关系, 当心肌细胞不断受损后, 心力衰竭的程度也更加严重[4]。除此之外, 因为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 甚至和心功能状态不完全相关, 因此临床确诊其病变程度存在较大难度。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若没有清楚的了解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很难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 从而对其治疗、预后等带来较大影响,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 对心力衰竭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价值。BNP是临床判断心力衰竭进程的重要指标, 其水平增高幅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5]。BNP主要存在于机体心室肌内,是由32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 其分泌受压力负荷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容量的影响比较大。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心室壁张力会明显增加, 导致心室肌内BNP大量分泌, 进入血液当中, 从而使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 由此可见, 血浆BNP水平高低, 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心室功能紊乱程度。BNP作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以及心功能分级的重要生化指标, 可以对抗肾上腺素的水钠潴留效应, 同时, 还可以抑制血管活性肽的产生, 并拮抗内分泌系统激活产生的心脏毒性,从而延缓心脏重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高于健康体检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后, 对其血浆BNP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 其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且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 血浆BNP水平越高, 因此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1]孙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诊断价值.当代医学, 2011, 17(22):111-112.
[2]赫艳梅.血浆BNP水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7):1299-1301.
[3]李晓南.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程度、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12):44-45.
[4]桂瑞丰, 李超伟, 郭华国, 等.心力衰竭患儿血浆 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1):85-88.
[5]周俊高, 高丽.老年心力衰竭病人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探讨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9):2231-22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22
2015-04-23]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