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瑜
(甘肃省临泽县畜牧兽医局,临泽 734200)
中西结合治疗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张 瑜
(甘肃省临泽县畜牧兽医局,临泽 734200)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丝状霉形体(丝状支原体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体多存在于病牛之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中,由呼吸道排出,也可从粪便和乳汁中排出。因病牛与健康牛接触而感染。以肺小叶间淋巴管浆液性渗出炎和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为特征。耐过者发育缓慢或停滞。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本病多呈散发性流行,常年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多发,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牛均可感染发病,1岁以内的幼年牛尤为易感。常发地区因牛对本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发病缓慢,通常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往往呈散发性。
急性病例体温升高至40~42℃,鼻孔扩张,鼻翼扇动,有浆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呼吸高度困难,呈腹式呼吸,有吭声或痛性短咳。前肢张开,长时间站立不愿趴卧;反刍迟缓或消失,可视粘膜发绀,臀部或肩胛部肌肉震颤;脉细而快,每分钟80~120次。前胸下部及颈垂水肿;胸部叩诊有实音,痛感;听诊时肺泡音减弱;病情严重出现胸水时,叩诊有浊音。若病情恶化,则呼吸极度困难,病牛呻吟,口流白沫,伏卧伸颈,体温下降,最后窒息而死,一般病程为5~8天。慢性病例病牛消瘦,食欲时好时坏,发病中期体温升高到40℃以上,结膜发炎,流泪,眼角附有黏性分泌物,角根发热,口流长丝状涎液,前肢开张,呼吸困难,常伴有阵发性咳嗽,叩诊胸部有实音且敏感流浆性或脓性鼻涕,瘤胃慢性臌气,最后多因烂肺、窒息而死亡,病程2~4周,也有延续至3个月以上者。在常发地区多见牛免疫力下降,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反复无常,有的无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故易与结核相混,应注意鉴别。
本病剖检主要特征性病变在呼吸系统,尤其是肺脏和胸腔。特征性病理剖检变化是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肺间质明显增宽、水肿,实质呈多色彩的大理石样变和坏死,病肺呈紫红、红、灰红、黄或庆色等不同时期的肝变而变硬;胸膜增厚,表面有纤维素性附着物,胸腔积水,病肺与胸膜粘连,胸膜显著增厚并有纤维素附着。胸腔有淡黄色并夹杂有纤维素之渗出物;支气管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液混浊且增多。本病急性病例与急性牛出血性败血症相区别,慢性病例应与包虫病、结核病相区别。
4.1 首先切断传染源,对发病牛只隔离观察治疗,对同群健康牛紧急接种牛肺疫灭活弱毒菌苗,对污染的牛舍、用具、垫料等用“威特5号”或“通达百毒消”进行消毒。
4.2 西药治疗
4.2.1 咳喘严重病例选用抗生素治疗,可用咳喘头孢(80~100公斤体重一支)、双黄连注射液、磺胺类抗菌药溶于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500毫升中,一次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天。
4.2.2 胸腔积液引发呼吸困难病例应加强心、利尿药及缓泻剂,如肾上腺素、呋塞米,并内服芒硝等。
4.3 中药治疗
4.3.1 贝母35 g、陈皮40 g、五味子30 g、金银花50 g、鱼腥草150 g、黄芩30 g、半夏30 g、桑白皮30 g、葶苈子25 g、桂枝30 g、木香25 g、甘草20 g。若气虚体弱病例加黄芪40 g,党参80 g;若咳喘较严重的病例加芦根35 g、桔梗40 g、麦冬25 g;若高烧不退病例加连翘40 g、板蓝根50 g、柴胡50 g;若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病例加云苓30 g、泽泻30 g;若病牛粪干色黑时加神曲150 g、山楂150 g。此方适用于500 g左右肉牛,用水煎服,每天1服,连用3-5 d。
4.3.2 前胡15克、桔梗15 g、栀子10 g、云苓8 g、泽泻8 g、连翘15 g、二花10 g、葶苈子10 g、五味子10 g、桑白皮8 g、白芷8 g、甘草5 g。加减同上方。此方适用于6个月内幼龄牛,用水煎服,每天1服,连服3-5 d。
2014年10月9日,我镇昭武肉牛养殖小区贾某饲养的35头8月龄育成牛发病,驻场兽医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未见好转,先后死亡7头。检查已发病牛只16头,病牛食欲减退,有的甚至废绝,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吭声,鼻孔扩张,鼻翼扇动,有脓性鼻液流出。前肢张开,长时间站立;反刍迟缓,个别牛肩胛部肌肉震颤,听诊肺泡音减弱,体温41-42℃。个别病情严重牛只呻吟,口流白沫,伏卧伸颈,前胸下部水肿,胸部叩诊有浊音,体温已下降至35-36℃之间。剖检病死牛只病肺呈紫红色,肺间质明显增宽、水肿,实质呈大理石样变,肺脏膈叶边缘坏死;病肺与胸膜粘连,胸膜增厚,表面有附着物;胸腔积水,呈淡黄色并夹杂有渗出物;支气管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液混浊且增多。初步确诊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建议将健康牛和患病牛分群隔离,圈舍、工具彻底消毒,健康牛紧急接种牛肺疫灭活弱毒菌苗,患病牛利用上述治疗方案治疗5天后11头治愈,死亡2头,3头病情基本好转.
6.1 中兽医认为本病属风热毒邪侵袭肺脏所致,风热之邪侵入机体,肺失宣降,气机不畅,故见发热、喘急。方中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淸热解毒,桔梗、半夏、葶苈子宣肺平喘,甘草润肺止咳。诸药合用热毒清,痈肿消,气机畅,病可愈。
6.2 丝状霉形体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当丝状霉形体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鼻腔侵入体内引起发病,因此应防止环境、饲料污染。丝状霉形体对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采用抗菌素治疗时应首选高敏药物,合理用药,配合中药标本兼治,有利于病牛及早康复。
6.3 本病发病快,易传播,疫区在每年发病季节对患病的牛要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该病传播流行,减低用药成本。从外地购牛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有无此病,对购入牛只要进行一段时间(一般为30 d)的隔离饲养,不宜过早合群,以免使牛群感染发病,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015-01-16 修改日期:2015-02-12
张瑜(1987-),女,甘肃临泽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S8-1
A
1001-9111(2015)02-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