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汰,何二良,郭天顺,王廷杰,王鹏,李芳弟,颉炜清,齐小东
品种介绍
优质马铃薯新品种
—‘天薯11号’
吕汰*,何二良,郭天顺,王廷杰,王鹏,李芳弟,颉炜清,齐小东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01)
‘天薯11号’是以‘天薯7号’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2 d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圆形,淡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块茎数6.4个,平均单薯质量114 g,大中薯率81.2%。平均产量在33 t/hm2以上,适于甘肃、青海及宁夏等地种植。
马铃薯;天薯11号;优质;晚熟
‘天薯11号’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天薯7号’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01年进行父母本杂交并收获实生种子;2002年用实生种子催芽播种培育实生苗,并从中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单株,编号为‘天02-3-4’;2003年在选种圃进行株系选择;2004年间比法进行品系鉴定试验;2005年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天水市马铃薯区域试验;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晚熟组马铃薯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并进行品质分析、抗病性鉴定及小面积示范。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天薯11号’,并在甘肃省内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2011~2012年参加国家西北晚熟组马铃薯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国家西北晚熟组生产试验,并进行品质分析和抗病性鉴定。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天薯11号’株型直立,生长势强,分枝少,枝叶繁茂,茎绿色,叶深绿色,花冠浅紫色,落蕾,天然结实性差。薯块扁圆形,淡黄皮黄肉,芽眼浅。生育期122 d,株高74.0 cm,单株主茎数3.2个,单株结薯数为6.4块,平均单薯重114 g。
3.1品系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
2004年在中梁试验站进行品种鉴定试验,4月20日播种,采用顺序排列,无重复,3行区,小区面积13.2 m2,挖窝点播。‘天薯11号’产量为26.29 t/ hm2,较对照品种‘小白花’产量19.58 t/hm2增产34.2%,居参试30个品系的第1位。2005年在中梁试验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4月29日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为20 m2,挖窝点播。‘天薯11号’产量为31.75 t/hm2,较对照品种‘天薯9号’23.26 t/hm2增产36.5%,差异极显著,居参试10品系第1位。
3.2天水市区域试验
2007~2008年参加天水市马铃薯区域试验,共4个试点均在4月下旬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20 m2,挖窝点播。2年8个试验点‘天薯11号’平均产量27.65 t/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21.64 t/hm2,增产27.8%。
3.3甘肃省区域试验
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共7个试点,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为20 m2,挖窝点播。‘天薯11号’2年平均产量22.54 t/hm2,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13.71 t/hm2增产64.4%;比当地对照16.68 t/hm2增产35.1%。
3.4国家西北晚熟组区域试验
2011~2012年参加国家西北晚熟组马铃薯区域试验,共9个试点,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20 m2,挖窝点播。‘天薯11号’2年平均产量34.24 t/hm2,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32.25 t/hm2增产6.2%。
3.5甘肃省生产试验
2011年在渭源县会川镇、安定区青岚乡、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张川县上磨良种场和秦王川园区进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均为‘陇薯6号’(CK1),辅助对照品种(CK2)为各试验点主栽品种。采用对比法排列,2次重复。小区面积150 m2,种植密度和方式同当地大田生产。‘天薯11号’平均产量为22.27 t/hm2,较CK1增产14.4%,较CK2增产4.5%~11.9%。
3.6国家西北晚熟组生产试验
2013年参加国家西北晚熟组生产试验,承担单位共7个,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渭源)、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天水)、宁夏固原市种子管理站(固原)、宁夏西吉县种子管理站(西吉)、宁夏隆德县种子管理站(隆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宁)和青海省海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对照品种均为‘陇薯6号’(CK),采用对比法排列,2次重复。小区面积150 m2,种植密度和方式同当地大田生产。‘天薯11号’平均产量为33.97 t/hm2,较CK增产7.6%。
2013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进行马铃薯病毒病抗性鉴定,‘天薯11号’抗马铃薯X病毒(PVX)和抗马铃薯Y病毒(PVY),经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晚疫病室内接种抗性鉴定,抗晚疫病;经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晚疫病田间抗性鉴定,其田间抗性明显高于对照鲜食品种‘陇薯6号’和当地对照品种‘米拉’;但略低于‘鄂马铃薯5号’。
2013年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淀粉含量16.0%,干物质含量24.6%,还原糖含量0.25%,粗蛋白含量2.36%,维生素C含量35.6 mg/100g。‘天薯11号’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高,品质优良,适宜于鲜薯菜用。
天水地区山区一般4月播种,播种密度以52 500~60 000株/hm2。施肥以基肥为主,辅助以追肥,基肥施农家肥30 000 kg/hm2,尿素150~225 kg/ hm2,磷酸二铵225~300 kg/hm2,结合培土追肥,追施尿素225~300 kg/hm2。出苗后及时除草培土,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晚疫病防治。出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拔除处理,并进行药剂防治,一般用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8.75%氟菌·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每7~10 d喷施1次,全生育期防治3~5次。收获前及时杀秧,选晴好天气收获。入库前进行晾晒挑选,剔除病薯、畸形薯及机械损伤。贮藏期间要注意通风、保温、保湿,减少窖藏损失。
适宜在甘肃、青海及宁夏等地种植。
A New High Quality Potato Variety—'Tianshu 11'
LU Tai*,HE Erliang,GUO Tianshun,WANG Tingjie,WANG Peng,LIFangdi,JIE Weiqing,QIXiaodong
(TianshuiAgriculturalResearch Institute,Tianshui,Gansu 741001,China)
The new high quality potato variety'Tianshu 11'was developed by crossing female parent'Tianshu 7'with male parent'Zhuangshu 3'.Itis a late maturing variety with round tubershape,pale yellow skin,yellow flesh and shallow eyes. The variety produced 6.4 tubers perplant with 114 g oftubersize.Its marketable tuberweightpercentage reached 81.2%.The average yield was more than 33 t/ha.Itwas approved to be grown in Gansu,Qinghaiand Ningxia Provinces.
potato;Tianshu 11;high quality;late maturity
S532
B
1672—3635(2015)04-0253-02
2014-10-2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10)。
吕汰(1971-),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
(Corresponding author):吕汰,E-mail:lvta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