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梅
妊娠期高血压应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的应用价值评析
王艳梅
目的分析拉贝洛尔同硫酸镁联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硫酸镁及拉贝洛尔联合应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膝跳反射消失以及重度低血压等情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对症措施治疗后临床表现消失。结论将拉贝洛尔及硫酸镁联合应用对妊娠期高血压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妊娠期高血压;拉贝洛尔;硫酸镁
妊娠期高血压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内临床发病率约为10%,多发于妊娠20周,不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还可造成胎儿生长受到一定限制,发生胎儿窘迫以及产后出血等不良情况,甚至可造成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1]。通常情况下,医生给予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如硫酸镁等。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镁在临床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时维持小剂量,虽然安全有效,但降压效果不明显。拉贝洛尔降压效果稳定,疗效显著,若将拉贝洛尔及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不仅具有良好解痉效果,还能有效降低血压。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8例,给予拉贝洛尔及硫酸镁联合应用进行治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16例,均临床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35±3.92)岁;孕周25~40周,平均孕周(36.41±2.34)周;病程1.5~3.8个月,平均病程(2.33±1.16)个月;经产妇19例,初产妇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0.69±3.56)岁,孕周23~40周,平均孕周(37.50±2.67)周;病程1.3~4.0个月,平均病程(2.62±1.18)个月;经产妇21例,初产妇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初次确诊;②入本院治疗前未使用任何降压药物进行治疗;③无任何药物禁忌证;④胎儿发育正常,无胎膜早破或其他妊娠期并发症者;⑤无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者,无肝肾功能不足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给予基础性治疗措施,主要包括:①阿司匹林小剂量口服;②左侧卧位,合理运动、控制饮水量以及食盐摄入量;③加重饮食方案中高蛋白食物、高微量元素食物比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进行治疗,将25%浓度硫酸镁(10 ml)同10%浓度葡萄糖注射液(20 ml)混匀后经静脉途径缓慢推注,推注时间>5 min;25%浓度硫酸镁(60 ml)同5%浓度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混匀后静脉滴注,滴速维持1~2 g/h左右[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入拉贝洛尔,将50 mg拉贝洛尔与5%浓度250 ml葡萄糖注射液混匀后静脉滴注,滴速保持约1~4 mg/min。所有受试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血镁离子浓度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进行处理;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拉贝洛尔期间,应注意保持仰卧位,时间持续3 h,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妊娠结局。
1.5 疗效评定标准[3]①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无尿蛋白,血压恢复至正常范围内;②显效:无症状,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收缩压下降幅度<20 mm Hg (1 mm Hg=0.133 kPa) 至恢复正常范围内;③有效:无症状,尿蛋白水平降低,收缩压下降至140 mm Hg以下,舒张压处于90~120 mm Hg范围内;④无效:临床表现及尿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血压处于异常状态。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3%(55/58);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5.52%(38/5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分娩结局比较 治疗组自然分娩36例,占62.07%,剖宫产22例,占37.93%;对照组自然分娩25例,占43.10%,剖宫产33例,占56.90%。两组患者分娩结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63.52±5.29)mm Hg及(106.35± 3.14)mm Hg,(129.46±3.95)mm Hg以及(85.23±2.58)mm Hg;对照组5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66.53±5.34)mm Hg及(108.42± 3.20)mm Hg,(134.67±4.38)mm Hg及(92.43±2.13)mm Hg。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出现重度低血压5例,膝跳反射消失8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重度低血压8例,膝跳反射消失10例。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给予对症治疗措施后,不良反应消失。
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期血压升高明显,尿蛋白水平提高、全身出现水肿、抽搐、昏迷等,若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可造成子痫前期,重者甚至可威胁母婴生命安全[4]。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入院治疗后,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控制摄入水及钠,合理摄入饮食,保证充足热量、高维生素及富含蛋白饮食,加强心理疏导,密切观察胎儿及胎心变化情况。硫酸镁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降低子痫发病率,但若单独应用,容易诱发镁离子中毒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将硫酸镁及拉贝洛尔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压、缩短胎儿肺部成熟期[5]。本次研究中将拉贝洛尔及硫酸镁联合应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还有利于胎儿肺部成熟,促进孕育质量提高,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之,将拉贝洛尔及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有效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1]赵卫东,韩庆丰,刘立敏,等.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4): 1532-1534.
[2]闫士琳.拉贝洛尔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7):84-85.
[3]岳桂英.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4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19-2120.
[4]姚炜,李春香,李艳萍,等.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分娩期孕妇子痫前期90例观察.上海预防医学,2014,26(1):49-50.
[5]李俊菲,邹明英.拉贝洛尔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临床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实用预防医学,2015,22(4):487-4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134
2015-09-15]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