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5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3 20:59:03余晓虹谢炳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4期
关键词:咽峡炎热毒利巴韦

余晓虹 谢炳林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5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余晓虹 谢炳林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儿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两组均治疗5 d,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常规组为74.0%(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疗程短、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效果优于单一利巴韦林,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疱疹性咽峡炎;热毒宁;利巴韦林;临床研究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相似,易被家长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目前,疱疹性咽峡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采取抗病毒治疗,如利巴韦林,但不良反应较大。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被广泛用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1]。本研究旨在观察清热解毒中药注射液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以期能指导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6月收治的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符合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就诊前均未进行治疗,排除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白喉及风疹等疾病,排除热毒宁、利巴韦林过敏史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3.7±2.0)岁;常规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3.6±2.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10 mg/(kg·d),1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 mg/(kg·d),1次/d,热毒宁(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6 ml/(kg·d),1次/d,两组均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评价临床疗效。体温正常,症状消失,疱疹消失为显效;体温正常,症状好转,疱疹明显减少或有溃疡为好转;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记录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3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2.0%,常规组显效25例,好转12例,无效1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30,P<0.05)。

2.2 两组症状改善比较 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分别为(2.1±0.6)、(2.3±0.6)、(3.2±0.4)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4±0.5)、(3.9±0.7)、(4.3±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64、3.487、3.655,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属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多发于夏秋两季,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多由柯萨奇病毒 A感染所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儿童由于身体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空气不流通环境内,或在托儿所、幼儿园通过污染的玩具经手、口感染,易感染柯萨奇病毒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口咽部疱疹、溃疡,个别病例可引起心肌炎,通过早期临床症状确诊疱疹性咽峡炎难度不高,应给予及早干预,但在疱疹出现前,缺乏特异性症状,容易被误诊,故医务人员对待疱疹性咽峡炎须高度重视,注意与其他急性传染病或手足口病进行鉴别,采取及时有效治疗,避免症状加重,出现持续发热、哭闹、拒食,咽峡部疱疹破溃形成溃疡,合并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合并心肌炎或病毒性脑膜炎,甚至多脏器受累,加重治疗难度。

利巴韦林是一种对DNA、RNA病毒均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能够抑制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影响病毒的复制,但口服及注射剂均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睡眠差及红白细胞、血红蛋白下降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使用时间、剂量有关,因而,不宜大剂量、长时间应用利巴韦林[2]。疱疹性咽峡炎归属为中医的“喉痹”范畴,是外感风热时邪和肺脾湿热郁蒸所致,时行邪毒经口鼻而入,肺脾受邪,肺之宣肃失常,邪毒蕴结于脾,热毒冲击口咽,则多口生疱疹,且常伴发热、咽痛、充血,故本病治宜以清热化湿、清热解毒、解毒利咽为主。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青蒿是解表清热,宣郁散邪之良药,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镇痛及提高免疫力作用,有效成分为倍半萜内酯、黄酮类、香豆类挥发成分,金银花以清毒泄热为主,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的作用,有效成分为有机酸(绿原酸等)、环烯醚萜苷等,栀子清利三焦之火,导热毒下行,具有抗菌、抗病毒、退热作用,有效成分为桅子苷、去羚栀子苷等,三药结合共祛表里,上下之邪,药效上可相互协同[3]。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杀灭和抑制多种病毒及细菌,如甲型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4,5],同时还具有较好抗炎、退热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本文结果显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单一利巴韦林的疗效,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且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由于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或经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因而,家长应保持儿童所在环境的通风与卫生,在夏秋季节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幼儿园对污染的玩具、食具、日常用品要进行消毒,减少感染的机会。

综上所述,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退热时间与疱疹消退时间,效果优于单一利巴韦林,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疗程短、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陈琳琳,郑福萍,陆志红.热毒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5):130.

[2]刘劲,梁玉华.警惕利巴韦林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z1):678-679.

[3]孙兰,周军,王振中.热毒宁注射液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展.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247-2249.

[4]孙兰,段书敏,周军,等.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8):848-851.

[5]张新庄,萧伟,徐筱杰,等.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抗流感病毒的分子作用机制.物理化学学报,2013,29(7):1415-14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104

2015-09-08]

529300 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猜你喜欢
咽峡炎热毒利巴韦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启蒙(3-7岁)(2019年5期)2019-06-27 07:25:04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家庭医学(2018年8期)2018-10-17 02:10:02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2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9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4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