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多吉,吴玉江,索朗达,巴 贵,次仁德吉,宋天增,2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拉萨850009;2.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藏西北绒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益西多吉1,吴玉江1,索朗达1,巴贵1,次仁德吉1,宋天增1,2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拉萨850009;2.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藏西北绒山羊是优良的绒毛用地方山羊品种,以其耐粗饲、抗缺氧、抗病力强、适应性好而著称。文章对藏西北绒山羊品种来源、品种特征、养殖现状、发展不利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藏西北绒山羊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藏西北绒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藏西北绒山羊分白绒型和紫绒型,是西藏羌塘高原重要的特色优势家畜,是我国优秀的地方种质资源。具有耐粗饲、抗缺氧、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其绒品质(细度)优于我国其他绒山羊品种[1]。但近年来,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藏西北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加上长期受农牧民传统、粗放管理的影响,缺乏科学的选育,品种出现退化趋势。
羌塘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南起冈底斯山,北至喀喇昆仑山,东自内外流水系的分水岭,西以公珠错—革吉—多玛一线与阿里西部山地为界;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低山缓丘与湖盆宽谷组成的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 800 m,相对高差一般200~500 m,为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地域;气候寒冷而干燥,气温的年日变化大,其年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1]。
西藏绒山羊,即藏西北绒山羊,又称克什米尔山羊[2],分白绒型和紫绒型,为绒肉兼用型地方品种。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阿里及其他主产区的技术部门和生产单位在原有的西藏山羊的基础上,经过长期饲养和选择,育成适应高海拔地区少氧、寒冷、温差大、耐粗饲,在终年放牧无补饲条件下仍生产高品质山羊绒的优良地方品种。
2.1体型外貌
西藏山羊白绒型体小,体质结实,体躯结构匀称。额宽,耳较长,鼻梁平直。公、母羊均有角,公羊有两种角型,一种呈倒八字,另一种向外扭曲伸展;母羊角较细,多向两侧扭曲。公、母羊均有额毛和髯。颈细长,背腰平直,前胸发达,胸部宽深,肋骨拱张良好,腹大不下垂。被毛颜色全白[3]。
西藏山羊紫绒型体小,体质结实,体躯结构匀称。额宽,耳较长,鼻梁平直。公、母羊均有角,公羊有两种角型,一种呈倒八字,另一种向外扭曲伸展;母羊角较细,多向两侧扭曲。公、母羊均有额毛和鬓。颈细长,背腰平直,前胸发达,胸部宽深,肋骨拱张良好,腹大不下垂。被毛色为黑色、青色和棕色[4]。
2.2绒毛品质
西藏山羊白绒型绒颜色为白色,绒色泽光亮,光泽度(L)在67以上,色泽度(W)在65以上。绒细度品质优秀。目前大群平均细度约15 μm。绒长度相对较短,手扯长度范围一般30~70 mm。手感柔软,纤维强力和弹性好。具有很好的纺织加工价值[3]。
西藏山羊紫绒型绒颜色主要为紫色和棕色等,光泽柔和,绒光泽度(L)在29~48之间,色泽度(W)在28~47之间。绒细度品质突出,平均细度15 μm。绒长度相对较短,手扯长度范围30~70 mm。手感柔软,纤维强力和弹性好。属于天然有色纤维,具有较高的纺织价值[4]。
2.3生产性能
2.3.1产绒性能 在四季放牧条件下,现阶段西藏山羊白绒型成年羊产绒量100~400 g,年均产绒量约220 g;周岁羊年产绒量50~200 g,年均产绒量约100 g[3-4]。
2.3.2肉用性能现阶段周岁公羊平均屠宰率约36%,周岁母羊平均屠宰率约38%,成年公羊平均屠宰率约42%,成年母羊平均屠宰率约46%[3-4]。
2.4繁殖性能
西藏绒山羊性成熟较晚,多数3岁开始配种。母羊发情多集中在秋季,发情周期15~23 d,发情持续期48~72 h。妊娠期150 d(136~157 d)。通常1年产1胎,现阶段母羊产羔率80%~90%,成活率80%~85%[3-4]。
据统计,西藏绒山羊存栏约600万只,占山羊总数的93%。其中藏西北绒山羊存栏250万余只,占产绒山羊总数的40%左右。而重点区域日土、尼玛两县绒山羊存栏75万只,占藏西北绒山羊总数的31%[5]。
近年来,藏西北绒山羊主产区通过有关部门科技人员对当地绒山羊开展本品种选育,原种场的绒山羊无论是生产性能还是产品品质都有明显的改善。通过本品种选育所培育出的绒山羊比选育前在体重、产绒量、含绒率、绒长、绒伸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1品种退化严重
尽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多个项目的资助下,科研人员在本品种选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项目的结束,科技和资金支撑都随之而去,项目区农牧民继续重复着传统观念中的放牧和顺其自然,致使绒山羊处于杂交乱配状况,一些地区的绒山羊已经出现了绒细度增粗、绒品质下降的品种退化问题。
4.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地方偏僻、环境恶劣、待遇低下,在科技人才本来就匮乏的基础上,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科技力量薄弱;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机会较少。
4.3群体结构不合理
由于广大农牧民不能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的西藏绒山羊个体,也不能及时淘汰繁殖性能低下的母羊,导致了藏西北绒山羊群体结构严重不合理。
4.4繁活率低下
母羊3岁开始配种,年产1胎,且产羔率80%~90%、成活率80%~85%。加之矿物元素缺乏,异食癖羔羊较多,腹泻率高、死亡率高。藏西北绒山羊生产中的寄生虫病防制技术十分落后,“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呈地方性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仍然严重,甚至危害或威胁着当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5.1加大本品种选育力度
近几年来,通过相关科技人员对该品种开展的本品种选育工作,对促使品种净化、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该工作的开展仍局限在体型外貌的选择上。应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功能基因的研究,利用基因先决育种法[6]提高藏西北绒山羊的整体品质,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本品种选育推广工作。
5.2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发展科技的基础。鉴于藏西北地区海拔高、环境差等非人为性因素的客观存在,在尽可能地改善科技人才的生活环境、提高待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培养本土科技人才为主,为减少人才流失,引进人才应以籍贯为本地的大学生为主。
5.3提高羔羊的繁活率
在本品种繁殖率低的客观条件下,通过多渠道对农牧民培训和示范,改变传统饲养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改善妊娠母羊和哺乳母羊的补饲营养,避免羔羊因营养缺乏而引起的免疫力低下和成活率降低;开展疫病防控工作,提高羔羊成活率。
[1]羌塘高原[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15250.htm?fr= aladdin.
[2] 益西多吉,尼珍,索朗达,等.藏西北绒山羊产绒性能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9,29(2):69-70.
[3] 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西藏山羊(白绒型)[S].2012.
[4] 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西藏山羊(紫绒型)[S].2012.
[5]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队.西藏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 刘守仁.“基因先决育种法”在绵羊新品种(系)培育中的创建和应用[C]//2012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2012:83-84.
S827.8+3
B
2095-3887(2015)01-0075-02
10.3969/j.issn.2095-3887.2015.01.023
2014-10-24
西藏自治区畜禽育种专项“西藏绒山羊产绒性能提高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益西多吉(1958-),男,副研究员,中专。
宋天增,Email:Songtianzeng12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