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方 杨莉莉 赵宇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魏志方 杨莉莉 赵宇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54例门诊及住院的老年人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96例和正常组58例,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患者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分析发现,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呈显著相关[OR1.471,95%CI(1.195,1.821), P<0.001]。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 可见,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关系。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原发性高血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ease, NAFLD)是一种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病变, 病变主体在肝小叶, 病理特征为肝细胞脂肪贮积和脂肪变性, 表现为排除过量饮酒和其他明显损肝因素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逐步演化而来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表现形式[1-3]。近年来发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 有一部分曾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并且呈逐步增加的态势[4,5]。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及住院的154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5例,女49例, 年龄65~82岁, 平均年龄(76.4±10.3)岁, 排除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严重的急性感染或代谢紊乱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将154例患者根据B超是否检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96例和正常组58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中伴原发性高血压64例, 男48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76.2±10.3)岁;正常组中男44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76.3±10.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观测和计算指标 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进行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胰岛素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用稳态平衡法(HOMA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参数间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 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患病率为66.7%(64/96), 而正常组为32.8%(19/5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分析发现,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呈显著相关[OR1.471,95% CI (1.195,1.821), P<0.001]。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和正常组相比分别为(31.6±5.0) VS (26.4±3.2)、(0.9±0.06) VS (0.81±0.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与正常组的空腹血糖[(6.3±1.6) VS (5.2±0.5)]、胰岛素浓度[(17.8±9.5)VS (7.5±4.0)]、高密度脂蛋白[(1.1±0.4) VS (1.5± 0.3)]、甘油三酯[(1.6±0.6) VS (0.8±0.3)]、高敏C反应蛋白[(14.2±2.9) VS (3.3±1.6)]、胰岛素抵抗指数[(4.06±1.35)VS (2.01±1.16)]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表明,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r=0.39)、谷草转氨酶(r=0.41)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现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的态势。目前研究结果表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非常密切, 两者相互影响。国内赵一鸣等[4]早期通过调查发现:脂肪肝组高血压患病率(26.7%)远远高于非脂肪肝组(9.7%)的患病率;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丁佳等[6]也曾经在论著中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病症密切相关。其中, 胰岛素抵抗对该病的发生起主导作用,通过采取控制体重、控制血压以及减轻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措施后,可改善和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状况和发生几率。目前,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中, 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水平作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已逐渐得到接受和认可。胰岛素抵抗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始终伴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早期研究结果还发现, NAFLD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内在缺陷, 再加上外周高TG血症会引起其他脂蛋白代谢的反应,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
此次研究进一步提示和表明,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存在胰岛素抵抗, 如果以人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否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甘油三酯这些指数为自变量,以原发性高血压为应变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 人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这几个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再通过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各种高血压危险因子的矫正, 可以看出,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呈现出显著的双变量关系。而多变量分析则显示,人体质量指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 对原发性高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可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能够导致高血压病发生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很大关系。可以认为,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能够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老年患者应该警惕, 因为极易增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 要及时进行临床干预和治疗, 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2]张连凤, 王金良.糖尿病试验诊断和分类的新标准.临床检验信息,1999,6(1):3.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高血压杂志,2010,12(1):40-45.
[4]赵一鸣,陈明哲,董翰珍,等.脂肪肝与高血压关系的人群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25(1):52-53.
[5]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64.
[6]丁佳,范竹萍.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4):320-3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35
2014-12-22]
161000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