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额古乐 敖日格勒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骨伤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蒙医学术流派[1]是指蒙医学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具有独特性、群体性、同一性的特点。印、藏医学传入蒙古地区以后,大大丰富了蒙医的基础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推动了蒙医的发展。随着印、藏医的传入在蒙医内部出现了3 个不同的学术流派(古代蒙医流派、藏医流派、近代蒙医流派),通过各学派之间的长期交流,蒙古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学术流派是我国中医、民族医学发展史上一种鲜明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医学流派,对于中医、蒙医的学术的发展、完善与传承、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蒙医骨伤科学作为蒙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从事蒙医骨伤科专业的医生为解除患者的伤痛,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世代相传,使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科。纵览古代文献,公元前100 多年前所编著的《医药月帝》中记载了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北方游牧民族祖先积累的零散的骨骼解剖知识,以及较原始而独特的骨外伤诊治技术[3]。如:前臂骨内收骨折则向外牵拉;若外展骨折者向内牵拉归位后,腋下垫物包扎前臂或用“充气皮桶”进行复位;对闭合骨折,交叉复位后用煮在肉汤内的毡子或木头做压垫固定,或者把温血与鲜奶搅拌涂抹在患处治疗,固定时松紧要适当,对年老者补酒;年轻者补酸奶;年幼者补奶油为宜。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兴起的东胡、鲜卑、乌桓、柔然、突厥等诸游牧部落或民族不仅继承了他们祖先发明创造的按摩、正骨、艾灸、放血、火烙等各种外治方法及用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不断充实和发展了各种医术,并传授给了他们的后代继承发扬。这对蒙医骨伤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 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大帝国。这时蒙古帝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蒙医正骨疗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时期医学界公认金元时代是正骨医学最盛兴时期[4]。据《中国骨科技术史》称“元代正骨科的成就卓著”,而在甄志亚主编的《中国医学史》中说“由于长期战争,特别是蒙古族崇尚骑射,因金创与跌打损伤的救助需要,促进了外伤科的发展”[5]。13 ~14 世纪在问世的《回回药方》一书中记载了流传于蒙古地区的多种骨外伤治疗方法,充分反映了传统蒙医正骨术的成就和特点[6]。当时蒙医正骨术不仅在临床上得到了发展,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如“寒热学说”的形成及“震脑术”的发明,是蒙医学理论的一大进步。因此直到16 世纪末,随着佛教文化传入蒙古地区,《四部医典》等其他兄弟民族的医药学典籍亦随之传播,使已有的蒙医正骨疗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蒙医骨伤科学。据《清史稿》记载:蒙医师取骨折碎骨时,便使用了冰块进行低温麻醉,其手术技术十分高超,故从蒙古士兵中挑选了30 名正骨医人,在军营行医[7]。在这独具特色的蒙医骨伤科学领域,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著名蒙医正骨学家觉罗·伊桑阿;著名外科医生、正骨学家绰尔济·墨尔根等在整骨及治疗外伤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奉天都全记》中称他为“精通医学,起死回尘无数”的好医生。据传说,伊桑阿给徒弟们传授医术时,常用几节竹筒对在一起用布或纸包扎,然后用手拿捏、挤压衔接,模仿正骨进行示教[8]。18 世纪,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在他的著名医著《甘露点滴》一书中把蒙古族正骨及治疗外伤经验与蒙医理论相结合,编写了诸多医著。在《四部甘露》中对筋伤的治疗、骨折的治疗、脱臼的整复等作了较详细的解释。19世纪初,蒙古族医学家阿旺罗布桑旦比扎拉桑所编著的《普济方集》中记载了许多专治骨外伤的方剂。这些专著不仅促进了骨伤科专业的发展,更为蒙医骨伤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蒙医骨伤学经历了明芽、经验积累、理论体系形成阶段[9],现在处于发展与创新阶段。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漫长的年代里,由于交通不发达,医疗技术和设备落后,迫使许多伤科急病重症就地解决,逐渐造就了一批善治跌打损伤的技术人才,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流派的形成,使得骨伤科诊治经验得到了更好的总结、继承和发展。清末西方医学的涌入,传统医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骨伤科流派尽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却历久不衰,且至今熠熠生辉,正是因为他们确有专长,或手法治疗,或祖传秘方,或武术气功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存在使传统医学中的特色和科学的部分得到保存并得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扶植中医及民族医药,内蒙古地区兴办中蒙医医院、中蒙医研究所、中蒙医院校,使中蒙医骨伤科学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当前国内骨伤学派众多,源远流长,是中华医学发展史上的特有现象;各医学流派之间学术观点不一,百家争鸣,极大地丰富了中华医学内容,对中华医学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蒙古族骨伤科学也历经时代变迁,由于风土各异、医家的生存环境、接触的病种、病人各有不同,文化宗教、思维方法、经验体会、师承亦不同,同样促使蒙医骨伤科出现了各家学说竞出、流派纷争的局面。
当代中国蒙古族伤科主要学术派别有包氏整骨、何氏整骨、传统正骨,其代表性人物有包金山、何天佐等等,他们运用祖传验方和手法在治疗骨折、脱位、筋伤等疾病方面疗效佳,且各具特色;其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自成体系是否成为学术流派,有待于确立,当今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流派的学术渊源、传承关系及独特治疗方法,继承和发扬流派学术思想,对促进蒙医骨伤科乃至中国骨伤科的学术发展有着极大作用。当前,国内虽然有蒙古族伤科各家学派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传承关系、特色疗法等报道,但尚未有当代蒙古族伤科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系统整理研究的报道;对当代蒙古族伤科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理论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和研究,发掘其对现今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指导作用的治疗方法、经方、验方和手法等,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及各流派相关著述建设成为“中国蒙古族伤科主要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数据库。
目前中医和蒙医、藏医等民族医学教育方式由传统的师承教育逐渐转化为统一的学校教育,医疗环境由于西医学的影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振国等[10]认为:医学教育的多元方式嬗变为单一的院校培养模式,是导致中医、民族医学术流派特色日趋淡化,甚至逐渐湮没和消亡的外因。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新的学术流派的形成变得非常困难,传统学术流派的传承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和脱节,有些甚至已经消失。但所幸的是,近年来一系列抢救蒙医,重塑蒙医传统平台,加强蒙医学术传承的有力措施,为新的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以著名蒙医家为核心的学术流派逐渐形成。
从古到今,在蒙医骨伤学术领域中,不仅单个骨伤医家学术进行系统研究较少,而且关于整个(整体)骨伤医家的学术流派研究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医骨伤特色与优势的发挥。迄今为止,在蒙医骨伤学术领域尚未有明确的学术流派的划分。所以,有待于进行当代蒙医骨伤医家及蒙古族伤科学术流派研究。
[1]巴·吉格木德.蒙医药学史概述[J].民族医药杂志,2007(1)3 -4.
[2]李林,孟晓丽,中蒙医学术流派形成的共同特点[J].民族医药杂志,2007(1)79 -80.
[3]包占宏,包春丽,包金山.包氏祖传蒙医整骨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6:10 -11
[4]文登县正骨医院编.正骨手册[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5]何天佐.蒙古族伤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6]陶惠宁,曾一林,赖镭成.骨伤文献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84 -87.
[7]巴·吉格木德.蒙医简史[M].内蒙古: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8]巴·吉格木德.蒙医史研究资料.1980.
[9]韩巴根那.蒙医骨伤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探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6(6)30 -31.
[10]王振国.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内容与方法[J].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