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5-01-23 05:45:18王学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小肠造影

王学祥

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王学祥

目的对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6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加以总结。结果采取胶囊内镜、小肠镜、CT、CT血管造影(CTA)、腹腔动脉造影等技术进行诊断,取得显著效果。16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全部治愈;10例给予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未见出血。结论对小肠出血患者应用多种检查方法,确保诊断正确,并根据患者各自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小肠出血;诊治分析;手术治疗;小肠镜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21

小肠出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指的是Treitz韧带到回盲瓣之间的肠道出血现象,其病因较为复杂,如小肠肿瘤、小肠憩室等[1]。而且小肠弯曲、长度长、移动度大,增加了诊断困难。一旦出现误诊或漏诊,将影响后续治疗工作。虽然目前医学水平提升,影像学检查技术和内镜检查技术不断改进,但依旧有较高的误诊率[2]。现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26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小肠出血患者均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男14例,女12例,年龄18~66岁,病程2~10年,均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另伴有发热、腹痛、肠梗阻等症状。其中,17例慢性显性出血,6例慢性隐性出血,3例急性大出血。从病因分析结果来看,小肠肿瘤12例,小肠憩室7例,小肠炎症4例,血管疾病3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完成了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将食管出血、结肠出血等排除在外。由于发病时段、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不同,多数患者都进行了多次多种检查∶胃镜检查50例,全结肠镜检查44例,CT扫描48次,腹腔动脉造影20例,全部确诊为小肠出血。

2 结果

2.1 诊断 26例患者经CT、CTA检查,其中18例无异常,血管发育不良4例,炎症性肠病2例,息肉和平滑肌瘤各1例,阳性率为30.77%。血管造影12例,其中6例无异常,畸形患者4例,血管发育不良2例,阳性率为50.00%。10例患者未经手术便确诊,16例接受手术患者,因术前病情较为严重,不适宜行小肠镜检查,采取全腹部CT扫描,并进行血管重建。

2.2 治疗 26例患者中,16例接受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随访12个月,无复发。10例未经手术便确诊的患者,5例予以止血药物,并静脉注射生长抑素,患者迅速止血;2例予以止血药物并注射生长抑素后,治疗效果不理想,改用日达仙,皮下注射1次/d,1.6 mg/次,患者止血得到有效抑制;3例采用动脉泵泵入生长抑素法,同样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无复发。

3 讨论

人体小肠作为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位于消化段中段,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长度约为3~5 m,且整体弯曲度较大,使得诊断工作变得更加困难[3]。小肠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若不能予以快速精确的诊断,极有可能耽误治疗时机,并影响到治疗结果,给患者带来更大危害。随着医学水平提升,内镜技术和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小肠出血诊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进步[4]。关于小肠出血的发病原因,国内外研究结果不同,国外认为血管发育不良是主要原因,占70%~80%,甚至更多,小肠肿瘤所占比重次之;国内多数专业人士认为肿瘤是导致小肠出血的主要原因,占49%~67%。本组26例患者中,18例发育不良和畸形,8例患者因肿瘤而引起小肠出血。受小肠解剖结构影响,以及现代医疗水平限制,当下仍没有特异性较高的有效诊断方法。腹部或盆腔CT检查法用于小肠出血诊断,无需切开,无创伤且检查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该技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以及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对人体进行扫描,时间快且图像清晰,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小肠内部情况,对血管位置、出血范围、病变等都能清晰显示,便于医师观察分析。CT方法用于小肠出血诊断,有着较高检出率,诊断精确率高,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例数,从而为正确的采取治疗方法提供参考。动脉造影技术在小肠出血诊断中也起着重大作用,如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定位准确、阳性率低,但如果患者出血期或出血流速<0.5 ml/min,造影检查无法准确获得阳性结构,而且由于输血量过多,易引起小动脉痉挛,以至于血管造影呈现阴性。此外还有一种核素扫描,但其高检出率需要在活动性出血时才能实现。所以本组诊断中不选取该诊断方法。

在小肠出血的临床治疗上,不少专家认为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主要依靠止血药物,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或使用静脉泵给药,以有效控制原发病。健康人体内源性生长抑素在血浆中的浓度很低,静脉注射给药后,生长抑素显示出较短的血浆半衰期,可有效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在消化道出血中有着广泛应用。小肠出血手术治疗对象有一定的要求,如针对小肠肿瘤患者,内科治疗后无效的患者,经临床各种方式检查后不能明确病因患者,通过介入手段无法治疗的血管畸形所致小肠出血患者,以及病变部位局限或炎症性肠病伴穿孔、梗阻和大出血的患者。手术治疗流程大致如下∶如果血管瘤较小,可直接行小肠壁楔形切除术;若血管瘤较大,或是血管畸形、小肠憩室、局限性炎性肠病,可选择采用肠段切除术。如果患者小肠出血的原因是恶性肿瘤所致,尽可能地采取根治切除术。如果情况特殊,可能需要考虑采取姑息性切除术。

综上所述,小肠出血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其病因多样,血管发育不良和畸形是主要原因。为取得精确的诊断结果,尽量选择CT扫描和腹腔动脉造影技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地选择是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1]耿全利,曹其彬,傅卫.小肠出血35例临床诊治.腹部外科,2010,23(3):153-154.

[2]崔红利,肖潇,杨均,等.59例小肠出血的临床分析.重庆医学,2013,42(18):2093-2094.

[3]苏杰文.老年人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实用老年医学,2015,29(3):192.

[4]吕自峰.小肠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750-751.

2015-04-28]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小肠造影
灌肉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6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56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一根小肠一头猪
故事会(2019年10期)2019-05-27 06:06:58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