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筱
浅谈76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范筱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口服泮托拉唑40 mg,1次/d ,联合莫沙必利5 mg,3次/d。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禁忌吸烟,饮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结果76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46例(60.53%)、有效27例(35.52%)、无效3例(3.95%),临床总有效率为96.05%。大部分患者能严格按照医嘱合理使用药物,烧心、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胃脘胀痛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泮托拉唑;莫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观察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46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地域、任何年龄的人群,并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西方国家的发病率较亚洲地区为高。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指消化道运动障碍性疾病和功能紊乱,较集中于十二指肠和胃肠,尤其是胆汁和酸性胃液反流到食管中,导致食管黏膜发生糜烂、炎症和溃疡等症状[1]。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了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男性略多于女性[2]。此病的发生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吸烟、饮酒、肥胖及精神压力大有关。胃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本研究应用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两种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主要是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可向颈部、肩部、背部扩散,躯干前屈或弯腰时症状加重,患者坐位时或者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患者一般在进餐后、卧床睡眠及躯干前屈时,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者口腔。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患病初期可因食管炎造成继发性食管痉挛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可导致食管瘢痕形成发生食管狭窄,造成永久性咽下困难,尤其在进食固体食物时会引起剑突处堵塞感或疼痛。由于食管黏膜发生损伤、糜烂,重者可引起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可导致贫血。夜间睡眠时由于反流液被误吸进入气管可引起患者呛咳或吸入性肺炎。
1.2 诊断 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3]。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
1.3 治疗 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促胃肠动力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为常用药物 ,本资料应用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两种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目的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愈合食管炎、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口服泮托拉唑40 mg,1次/d,联合莫沙必利5 mg,3次/d。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禁忌吸烟,饮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B超、CT检查胰腺水肿明显减轻,症状、体征7 d内好转,血液淀粉酶降至正常;有效∶患者B超、CT检查胰腺水肿有所改善,症状、体征7 d内减轻,血液淀粉酶有所下降;无效∶患者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7 d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经过对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上述西药治疗并连续进行跟踪随访,并每年复查胃镜1次。显效46例(60.53%)、有效27例(35.52%)、无效3例(3.95%),临床总有效率为96.05%。大部分患者能严格按照医嘱合理使用药物,烧心、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胃脘胀痛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效的患者未严格遵医嘱用药。仍生活不规律,有暴饮暴食和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镜检查发现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各种因素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及His角功能失常,导致贲门收缩关闭功能不全,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功能降低,以致胃酸、胃蛋白酶等长期刺激食道,引起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4]。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潴留、患者大量饮酒、吸烟或者服用阿托品类药物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因此,在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要做到“标本兼治”。积极消除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削弱的不良因素,及时配合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大部分患者经过合理的饮食,改变以往不良生活习惯。忌酒戒烟,注意低脂饮食,少食多餐,晚餐不宜过饱,餐后避免立刻平卧等,床头垫高借助重力作用减少反流,经过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特别是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且与抗反流药联合应用疗效更好。另外,告知肥胖患者应该控制体重,因为过度肥胖可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促进胃液反流,平卧时更甚,应积极控制体重以减轻反流症状。由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程较长,症状往往反复出现,导致患者思想压力过大,会产生抑郁或焦虑症状,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要对患者做好相关疾病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工作,使其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适度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尽量减少引起腹内压增加的活动(如过度的弯腰、腰带过紧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道蠕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泮托拉唑起效快、药效强,是临床上一种可靠的抑酸药物,能有效的抑制胃酸水平且维持时间长,疗效基本上无明显的个体差异。莫沙必利属于新一代的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是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兴奋肌间神经5-HT4受体达到促进乙酰胆碱释放的目的,增强平滑肌的收缩力,增强食管的蠕动及胃动力,最终促进胃排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具有作用强、安全性能高等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总之,通过抑酸剂和促胃肠道动力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有效率高、作用持久的优点,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食管黏膜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部分患者易合并声带炎、食管溃疡及狭窄,使食管癌发病风险增[5]。指导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正规的药物治疗。能使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可有效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王建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65 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中国保健营养,2012,22(3):37-38.
[2]唐纯.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6例临床分析.临床医药实践,2010,19(8):988.
[3]郑日男.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缓解的比较研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9,18(7):642-644.
[4]姚松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76例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5):2283-2285.
[5]幸军,冯青青,李春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20-121.
2015-05-26]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