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2015-01-23 01:53:47何福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论治中医学气滞

何福强

从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何福强

目的对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慢性胃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从中医肝郁气滞论的角度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 经肝郁气滞论治后,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病情稳定, 经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均康复出院。结论慢性胃炎是当前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主要是因为肝郁气滞造成胃失和降。从肝郁气滞论的角度进行治疗, 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中医治疗;肝郁气滞论;慢性胃炎

从临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慢性胃炎会因为不同的病因产生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者是萎缩性的变化。当前临床治疗中, 慢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进展, 从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慢性胃炎是因为肝郁气滞引起的, 从肝郁气滞的角度进行治疗, 主要是以通滞、活血、祛瘀为主。本文针对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其中男23例,女17例, 年龄23~76岁, 平均年龄(56.4±4.3)岁。本次研究中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属于中医药治疗的范畴, 患者的临床治疗有具体的治疗用药, 肝郁气滞论治疗以口服治疗为主。

1.2 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中出现胸以及脘腹部闷痛、嗳气太息、乏力气短、烦躁易怒的患者12例, 失眠多梦、肋胀不舒、胃纳不佳、苔薄黄腻的患者13例, 出现食后胀气、嗳气、反酸、胸闷腹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的患者15例。

1.3 治疗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 从肝郁气滞辨证的角度进行治疗, 患者的肝郁气滞论治处方为:蒲公英25 g、柴胡20 g、陈皮20 g、山药20 g、黄芪15 g、党参15 g、赤芍15 g、鸡内金15 g, 法罗海15 g, 白芍30 g, 延胡索15 g、枳壳15 g、香附15 g、栀子10 g、甘草10 g、白术10 g、黄连10 g、茯苓10 g。在此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症状, 增加麦芽20 g、神曲20 g、焦山楂20 g、半夏15 g、当归10 g、郁金10 g、川木香5 g、沉香3 g等。完成治疗后, 对患者实施心电图等检查。

2 结果

经过本次研究,40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其中19例患者康复出院, 治疗2周后, 经心电图检查, 患者的胃部无异常,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患者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多发病, 慢性胃炎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病因影响下,患者的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或者是出现萎缩性变化, 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进行分析, 慢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 随着人们对慢性胃炎研究的不断深入, 近几年人们开始从中医学的角度对慢性胃炎进行研究[1]。

慢性胃炎的发病病因较为复杂, 而且病程较长, 在长期的慢性胃炎影响下, 胃癌的发生率将增加。慢性胃炎发病初期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只有饮食上出现了饮食少量、腹胀的症状,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 其胃黏膜出现一些变化, 造成患者消化功能减退, 进而造成患者营养不良, 临床症状加重, 出现腹胀、嗳气不舒、恶心呕吐、胃脘疼痛等症状[2]。

从中医学的角度对慢性胃炎进行分析, 慢性胃炎是肝气不疏、肝郁气滞造成的, 所以应该进行肝郁气滞论治。中医学文献中记载, 胃病与肝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胃脘痛的病机为肝郁气滞造成的胃失和降。而从当前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分析, 大多数疾病与情绪有关。如果慢性胃炎患者经常出现郁怒等不良情绪, 会造成病情的加重。当前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环境中, 精神压力大, 精神过度紧张等, 都会造成大脑皮层受到抑制, 进而对胃神经进行反射性调节, 减弱胃功能, 也降低了对胃功能的保护, 从而使得胃黏膜容易发生炎症性病变。

肝郁气滞会造成患者的大脑皮层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 牵制患者的肠胃功能, 而产生一些临床症状。慢性胃炎患者的肝郁气滞论治, 以通滞、化瘀、解郁为主, 配方中的柴胡具有抗病毒、抗菌等作用, 有调节患者肠胃功能和促进免疫的功效, 所以在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中, 柴胡有重要的作用。黄芪可以补气、消肿利水, 增强免疫能力,还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 可以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改善机体代谢等功能。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利湿热等功效, 可以应用于肝炎、胃炎等治疗中。白芍、甘草可以起到养血柔肝、止痛的功效, 同时也可以对柴胡产生的肝阴损伤、肝血不足等进行预防。法罗海具有疏肝开郁功效, 在慢性胃炎治疗中, 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陈皮具有理气行滞的功效, 香附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这些药物共同辅助柴胡进行疏肝解郁治疗[3]。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而添加的中药, 例如当归、郁金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中药治疗慢性胃炎, 无较大的副作用, 还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调理,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本文采用的中医学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 治疗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中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 经过肝郁气滞论治,治疗1周后患者的病情明显的好转, 完成2周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 康复出院。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证实,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肝郁气滞论治主要是从中医学的角度对慢性胃炎进行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少, 病情恢复快, 患者可以快速的康复出院。

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 处方中的中药各有不同的功效,将其联合辅助柴胡治疗慢性胃炎, 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胃功能, 促进胃黏膜功能的修复等。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慢性胃炎的病灶位于胃部, 但是与肝脏、脾脏有着密切的联系, 肝脾失调、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肝郁气滞等, 均会造成慢性胃炎的发病, 所以从中医学的角度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治疗效果显著, 可以将肝郁气滞论治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1]程霞, 叶柏.慢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956-957.

[2]卞伊铃, 李保良.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034-1035.

[3]李粉萍, 薛敬东.名老中医张瑞霞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肝炎经验介绍.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6):3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72

2015-01-21]

610300 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论治中医学气滞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从肝郁论治失眠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06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疹
环球中医药(2015年4期)2015-02-27 15:01:59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